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数学教育中的情感作用
【作者】 王秀琼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第二小学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足、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纯认识”的过程。正如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为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承担着信息加工的任务,而非智力因素担负着认识的选择任务。因此,非智力因素对操作系统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它属于主体的动力系统。从现代教育观看,在教学过程中,两种系统协同作用,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密切配合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实现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和谐统一,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利的。
一、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场”
1.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通过声音、笑容、动作、眼神等微妙动作来传递,使学生因感到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无限信任而受到鼓舞,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这种良好的的反馈,可成为一种动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微妙动作让学生对你产生好感,而这种对教师的好感往往会迁移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学好功课。
2.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
我们应当立足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因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动脑等活动与实践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开放性的思维,也必然促进教师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拓展、观念的变化和知识的更新。
3.要恰当运用分组讨论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课堂讨论是实施“互动一探究”教学法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分组讨论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采用同一层次的与不同层次的分组方式交叉进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防出现讨论不起来或某些学生没有发言等局面,应该尽可能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全体学生受益。
4.要积极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体现课堂的民主性。
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宽容大度,摒弃师道尊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事实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打开思路,勤于思考,敢于探索,也只有这样的教与学才能共融互进。
二、师生稳定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见。”为此,教师必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平等对待学生,爱护、体贴、帮助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有一种乐于奉献,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就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悟;对教师的正确引导,言听计从;加上教师的赞扬能引起学生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师生的情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三、教学中注意自己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自制力,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在学生面前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教师只有真诚地关心、体贴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敬爱。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支持学生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课堂知识的学习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例如:班上有一位同学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学生留守在家上学。受此影响,精力不能集中,一段时间学习总不如人意。经过了解后,我对她抚以关心和爱护,让她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结果,她改变了学习面貌,学习积极努力,成绩显著。
四、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教育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对学生期望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加之,注意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奥妙,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注意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注意通过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继续学习的激情。
五、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诚实、理解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这说明师生的情感交流对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应该是情感交流的主动方。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有利时机展开情感交流,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为教学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如上课之前的互相问候,能给双方带来一种愉快的心情,课堂上的提问和表扬,会给学生一份鼓励和认可;恢谐的语言,能缓解课堂的紧张状态;善意的批评,换来的是学生的悔悟和感激;教师对学生的期盼和关心,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对学生的平等相待、一视同人,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这种平等、信任、愉快的情感关系,使得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也能接受学生的质疑和与众不同的见解,做到教学相长。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在心理情感上是双向交流的。教师的教学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所学科目,如此循环。所以,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能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基础。只有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作用,才能以愉快的情绪、情感为学生开路,并使愉快的情感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场”
1.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通过声音、笑容、动作、眼神等微妙动作来传递,使学生因感到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无限信任而受到鼓舞,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这种良好的的反馈,可成为一种动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微妙动作让学生对你产生好感,而这种对教师的好感往往会迁移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学好功课。
2.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
我们应当立足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因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动脑等活动与实践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开放性的思维,也必然促进教师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拓展、观念的变化和知识的更新。
3.要恰当运用分组讨论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课堂讨论是实施“互动一探究”教学法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分组讨论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采用同一层次的与不同层次的分组方式交叉进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防出现讨论不起来或某些学生没有发言等局面,应该尽可能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全体学生受益。
4.要积极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体现课堂的民主性。
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宽容大度,摒弃师道尊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事实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打开思路,勤于思考,敢于探索,也只有这样的教与学才能共融互进。
二、师生稳定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见。”为此,教师必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平等对待学生,爱护、体贴、帮助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有一种乐于奉献,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就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悟;对教师的正确引导,言听计从;加上教师的赞扬能引起学生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师生的情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三、教学中注意自己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自制力,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在学生面前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教师只有真诚地关心、体贴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敬爱。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支持学生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课堂知识的学习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例如:班上有一位同学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学生留守在家上学。受此影响,精力不能集中,一段时间学习总不如人意。经过了解后,我对她抚以关心和爱护,让她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结果,她改变了学习面貌,学习积极努力,成绩显著。
四、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教育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对学生期望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加之,注意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奥妙,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注意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注意通过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继续学习的激情。
五、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诚实、理解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这说明师生的情感交流对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应该是情感交流的主动方。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有利时机展开情感交流,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为教学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如上课之前的互相问候,能给双方带来一种愉快的心情,课堂上的提问和表扬,会给学生一份鼓励和认可;恢谐的语言,能缓解课堂的紧张状态;善意的批评,换来的是学生的悔悟和感激;教师对学生的期盼和关心,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对学生的平等相待、一视同人,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这种平等、信任、愉快的情感关系,使得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也能接受学生的质疑和与众不同的见解,做到教学相长。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在心理情感上是双向交流的。教师的教学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所学科目,如此循环。所以,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能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基础。只有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作用,才能以愉快的情绪、情感为学生开路,并使愉快的情感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