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家园共育协调同步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吴方知
【机构】 四川省夹江县英才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许多幼儿园虽然在家园共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走入了一些误区,家园共育错位不同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未凸显明显的效果。这种现象值得反思,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家园共育的路径,重新查找我们家园共育策略,重新调整我们的家园共育计划。
【关键词】 家园共育;协调同步;问题;对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专家认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可见,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在观察中发现,许多幼儿园虽然在家园共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走入了一些误区,家园共育错位不同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未凸显明显的效果。这种现象值得反思,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家园共育的路径,重新查找我们家园共育策略,重新调整我们的家园共育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的协调同步!
一、家园共育的现状与问题
1.家园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家长对幼儿园教学计划不了解,对幼儿阶段性发展目标不明确,我在幼儿园工作已经有近30个年头,现在由于工作需要在一线工作的机会少了,但我常常在观察,比如近两年开展的“区域游戏”活动,老师们都习惯让家长带一些废旧材料到幼儿园投放到各个区域,或者老师布置家长回家与孩子一起制作玩教具,旦家长并不知道我们开展区域游戏的目的、要求和价值,长此下去,有时家长也会感到厌烦和抱怨,疲于应付,没有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
2.隔代教育阻碍家园共育有效开展。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年轻的父母们要么忙于工作,要么外出打工,很大一部分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送,隔代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长辈不懂该如何科学地进行引导,只能一味的迁就和满足,这样日积月累,会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我认为,可以针对不同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进行个别约谈和沟通,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幼儿人生发展轨迹的深远影响,要与家长共同协商,达成有针对性强、科学、适宜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一味的溺爱和骄纵只会害了孩子。召开“隔代教育专题家长会”,让爷爷、奶奶们了解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只有家园双向合力,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家园联系栏缺乏互动与创新。
“家园联系栏”是幼儿园常见的家园联系宣传平台,本应是一个良好的家园互动专区,但实际上其作用的发挥不尽人意。我们看到的内容不外乎是老师从网上下载一些育儿知识、一些儿歌、教学周计划等,有的一月更换,有的一期都没有更换内容,家长对这个专栏也不太关注,所以这样的专栏就是一个墙面装饰,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实,我们可以创新形式,比如:开发“亲子园地”让家长参与进来,可以用文字记录孩子在家的点点滴滴,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并进行阶段性评比,让家长的教育付出得到认可,这样才会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实现家园共育协调同步的有效策略
1.转变家长教育理念,是家园共育有效性的前提。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幼儿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不管了,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和老师的事,出了任何事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至于学多少本领并不重要,只要老师管着不出安全事故就“OK”了,把幼儿教师等同于“保姆”。在新时期,国家至上而下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要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给当今幼儿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新时代号角下的家长提出了挑战,要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学习与发展,家长应该与幼儿园教师密切联系,携手探讨能顺应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方法,共同制定适宜幼儿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个性需求的教育计划,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特点,解读幼儿的学习特点,科学评价幼儿的成长过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促进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健康成长。
2.为家园共育搭建多样化的互动平台。
家长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不乏“身怀绝技”之士,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与职业优势,激发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热情,让他们深度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建设,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如,在开展大班“牙齿咔咔咔”的主题活动时,可以建议家长这样做:您和孩子一同探索每个人身上看似平常,却很宝贵的牙齿,祝愿在探索的过程中,充满快乐与丰富的体验!并将您和孩子的体验反馈到幼儿园,家长可以将孩子换牙的过程描述成一段话,张贴在家园联系栏,通过谈话活动让孩子分享自己换牙时的体验:“我换了新牙,高兴得流出了眼泪”、“我刚换牙时,很大吃一惊!”、“我的牙齿松松的时候,感觉很奇怪”、“看着新牙慢慢长出来,很高兴”……可以开展“拜访牙医”的活动,请从事牙医的家长对幼儿宣传保护牙齿的方法以及让孩子爱上刷牙的方法。还可以教师、家长一起协助幼儿进行主题活动场地布置、幼儿邀请家长观看“小卫士护牙行动”主题展板,向家长讲解图画的意义,保护牙齿的方法。让幼儿对家长进行采访,采访内容可以是如何保护牙齿、怎样正确刷牙等。这样的活动,既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又增进了家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和谐的家园关系,让家长更有针对性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3.采取多样化的家园沟通方式。
父母是孩子地第一任老师。家长最了解自己地孩子,我们要定期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与沟通幼儿的近况,通过交流,以便我们掌握幼儿在家的情况,规划出更适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策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QQ、微信成了人们常用的交流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有效的加强家园互动,促进家园信任,从而达到家园一致的教育。各种亲子活动的开展,如“亲子运动会”、“亲子区域活动”、“亲子节假日庆典活动”、“亲子社会实践活动”都能有效的架起家园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很好地促进家园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4.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家园共育落到实处。
家长会对家园共育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给家长讲解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幼儿园的学期教育计划,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将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计划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形成家园共育同步协调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化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一些误解。比如:刚入园的幼儿,从家庭进入陌生的集体生活环境,难免会出现分离焦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家长会除了向家长讲解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外,还要告知家长需要为幼儿准备的物品;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会召开“幼小衔接”的家长会,一方面要让家长帮助孩子转变角色,另一方面和家长聊一些即将升小学的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帮助孩子成功进入小学,尽可能的满足家长的需求,把家园共育落到实处。
幼儿教育是家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教育,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是合作伙伴,应该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只有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我想,在教育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采取科学、合理、适宜的家园共育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孩子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关键词】 家园共育;协调同步;问题;对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专家认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可见,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在观察中发现,许多幼儿园虽然在家园共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走入了一些误区,家园共育错位不同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未凸显明显的效果。这种现象值得反思,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家园共育的路径,重新查找我们家园共育策略,重新调整我们的家园共育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的协调同步!
一、家园共育的现状与问题
1.家园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家长对幼儿园教学计划不了解,对幼儿阶段性发展目标不明确,我在幼儿园工作已经有近30个年头,现在由于工作需要在一线工作的机会少了,但我常常在观察,比如近两年开展的“区域游戏”活动,老师们都习惯让家长带一些废旧材料到幼儿园投放到各个区域,或者老师布置家长回家与孩子一起制作玩教具,旦家长并不知道我们开展区域游戏的目的、要求和价值,长此下去,有时家长也会感到厌烦和抱怨,疲于应付,没有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
2.隔代教育阻碍家园共育有效开展。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年轻的父母们要么忙于工作,要么外出打工,很大一部分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送,隔代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长辈不懂该如何科学地进行引导,只能一味的迁就和满足,这样日积月累,会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我认为,可以针对不同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进行个别约谈和沟通,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幼儿人生发展轨迹的深远影响,要与家长共同协商,达成有针对性强、科学、适宜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一味的溺爱和骄纵只会害了孩子。召开“隔代教育专题家长会”,让爷爷、奶奶们了解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只有家园双向合力,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家园联系栏缺乏互动与创新。
“家园联系栏”是幼儿园常见的家园联系宣传平台,本应是一个良好的家园互动专区,但实际上其作用的发挥不尽人意。我们看到的内容不外乎是老师从网上下载一些育儿知识、一些儿歌、教学周计划等,有的一月更换,有的一期都没有更换内容,家长对这个专栏也不太关注,所以这样的专栏就是一个墙面装饰,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实,我们可以创新形式,比如:开发“亲子园地”让家长参与进来,可以用文字记录孩子在家的点点滴滴,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并进行阶段性评比,让家长的教育付出得到认可,这样才会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实现家园共育协调同步的有效策略
1.转变家长教育理念,是家园共育有效性的前提。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幼儿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不管了,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和老师的事,出了任何事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至于学多少本领并不重要,只要老师管着不出安全事故就“OK”了,把幼儿教师等同于“保姆”。在新时期,国家至上而下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要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给当今幼儿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新时代号角下的家长提出了挑战,要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学习与发展,家长应该与幼儿园教师密切联系,携手探讨能顺应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方法,共同制定适宜幼儿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个性需求的教育计划,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特点,解读幼儿的学习特点,科学评价幼儿的成长过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促进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健康成长。
2.为家园共育搭建多样化的互动平台。
家长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不乏“身怀绝技”之士,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与职业优势,激发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热情,让他们深度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建设,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如,在开展大班“牙齿咔咔咔”的主题活动时,可以建议家长这样做:您和孩子一同探索每个人身上看似平常,却很宝贵的牙齿,祝愿在探索的过程中,充满快乐与丰富的体验!并将您和孩子的体验反馈到幼儿园,家长可以将孩子换牙的过程描述成一段话,张贴在家园联系栏,通过谈话活动让孩子分享自己换牙时的体验:“我换了新牙,高兴得流出了眼泪”、“我刚换牙时,很大吃一惊!”、“我的牙齿松松的时候,感觉很奇怪”、“看着新牙慢慢长出来,很高兴”……可以开展“拜访牙医”的活动,请从事牙医的家长对幼儿宣传保护牙齿的方法以及让孩子爱上刷牙的方法。还可以教师、家长一起协助幼儿进行主题活动场地布置、幼儿邀请家长观看“小卫士护牙行动”主题展板,向家长讲解图画的意义,保护牙齿的方法。让幼儿对家长进行采访,采访内容可以是如何保护牙齿、怎样正确刷牙等。这样的活动,既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又增进了家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和谐的家园关系,让家长更有针对性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3.采取多样化的家园沟通方式。
父母是孩子地第一任老师。家长最了解自己地孩子,我们要定期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与沟通幼儿的近况,通过交流,以便我们掌握幼儿在家的情况,规划出更适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策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QQ、微信成了人们常用的交流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有效的加强家园互动,促进家园信任,从而达到家园一致的教育。各种亲子活动的开展,如“亲子运动会”、“亲子区域活动”、“亲子节假日庆典活动”、“亲子社会实践活动”都能有效的架起家园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很好地促进家园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4.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家园共育落到实处。
家长会对家园共育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给家长讲解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幼儿园的学期教育计划,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将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计划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形成家园共育同步协调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化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一些误解。比如:刚入园的幼儿,从家庭进入陌生的集体生活环境,难免会出现分离焦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家长会除了向家长讲解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外,还要告知家长需要为幼儿准备的物品;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会召开“幼小衔接”的家长会,一方面要让家长帮助孩子转变角色,另一方面和家长聊一些即将升小学的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帮助孩子成功进入小学,尽可能的满足家长的需求,把家园共育落到实处。
幼儿教育是家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教育,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是合作伙伴,应该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只有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我想,在教育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采取科学、合理、适宜的家园共育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孩子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