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 马滟敏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马鞍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同状态与表现形式。其核心动力是教学互动对教学引起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提升技能、知识、方法、情感、价值等多方面语文素养的过程。通过这种亲历性学习,学生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本文就小学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方法;措施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性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其强调的是如何关注“人”,保证“人”的完整性、丰富性与自主性。有关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相对寥寥,本文选取该问题作为研究内容,旨在为从业小学教师提供帮助和借鉴。
  1、小学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现存问题
  1.1教师缺乏“动态生成性”意识或能力不足
  (1)缺乏“动态生成性”教学意识
  有关小学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很多老师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但深究起来发现,很多老师仍处于“蜻蜓点水”状态,例如,如何理解“动态生成性”教学?有很多入职时间较短的老师认为:主要通过备课预设教学情境,并结合学生情况灵活运用就是“动态生成性”教学。有关“动态生成性”教学的课堂占比,一些老师认为在40%左右较为合理,且多集中于生字认识与阅读教学部分。有关“生成性”、“预设性”两种模式,多数教师认为前者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更高要求,且课堂秩序容易混乱,易出现课堂意外事件等。
  以上主客观问题造成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疏于对“动态生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因“投鼠忌器”而不愿意在实践中探索。
  (2) 缺乏“动态生成性”教学能力
  对于“动态生成性”教学体现出选择的无视,并缺乏相应处置能力。由于小学生天生好动,且语文课程本身就兼具一定的开放性。由此,课堂教学不缺乏生成性的资源与实践。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无固定模式约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在“一字开花”、“读懂文意”和“巧记字形”等问答过程中并不缺乏童趣和多样性。针对这种课堂“突变”很多教师多表现为“一笑了之”或“置之不理”,即便通过处理生成也因为缺乏必要的设计而表现出差强人意的效果。 
  我们虽然提倡“动态生成性”教学,但若漫无目的的生成同样不可取。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我们可以适当发挥,但需掌握生成的“度”与量。此外,“动态性生成”教学还会受到学校环境(人文、客观)、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2、提升小学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的方法
  2.1逐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动态生成性”教学意识与能力
  (1) 树立正确的生成性教学意识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丰富“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以新理念、新文化、新思想、新知识来丰富个人综合素养。结合新课改这一教育浪潮,汲取各种知识和理念达到自我充电的目的。
  其次,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是“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前提,要摒弃“一样堂”、“单向传输”、“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教师应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性教学,抛弃传统的“是什么”的教学思路,逐渐采用“为什么”的教学理念。由此逐渐梳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与课改理念一直也为“动态生成性”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逐步培养出生成资源意识。由于此类“资源”具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且很多资源转瞬即逝。由此,教师应具有很强的把握能力,结合新课改让课堂变得更为多样性、动态性和开放性。随着互动频率的增加,会“碰撞”出更多不可预测的“资源”。在和谐开放的氛围下,教师积极捕捉各种“资源”并适当放大其作用,在转瞬即逝间发挥这种“资源”的优势,并将其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兴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并培养探索未知的兴趣。
  (2)要在不断实践中提升教师的生成性教学能力
  首先,设定动态弹性预设。任何能力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这种“动态生成”教学能力需要在探索、实践、思考中才能逐步攀升。通常教师可先预设出动态的目标,预设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此保证预设具有可伸缩性,结合课堂实际加以“形变”由此完成一节精彩的小学语文课。
  其次,合理把握各种突发事件。博尔诺夫(德)曾讲过:“人的一生当中可能会出现具有突发性质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事件并不能单纯地视之为外界对生活的干扰,相反我们应该关注事件当中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事件的方方面面,将会发现它们对人的一生,也许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若能合理把握各种突发事件,则会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拉升一个档次。
  再次,巧妙运用教学机智。作为“动态生成性”教学的有力“武器”,教学机智体现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经验、交叉学科知识,以及个人应变力。教学机智是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反应力、应变力的考研,通过对机遇的机敏捕捉促使动态性事件的生成,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在日常中多考虑有关课堂中,可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如:各种昆虫(鸟类)的误入,学生发言中出现的笑点、窘态,学生相互交流中的语言特征或动作特点,其他外部人员(如:迟到学生、其他班级学生或老师)的误闯等等。通过划分类型,在自己的预设中安排相应的背景和氛围,并粗略的组织一些备用“材料”。
  (2)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通常是教师送给学生的一句名言。但也需将该句话用于个人“动
  态性教学生成”教学实践之中。反思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体现了个人综合素质,也证明了个人的发展能力。反思作为一面镜子不仅能让我们直视各种问题,寻找原因。还能促进我们跨国通往成功的桥梁,同时反思也是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构成。
  2.2其他
  (1) 营造出良好的校内发展环境
  学校设定“动态性生成”教学相关的教研组,结合小学语文特点立足于学科教研,确保教研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准。为校内不同学科教研组建立交流平台,通过分享感受、心得加速大家对生成性教学的认知。
  (2) 家长与社会的支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永久性老师。家长应积极配合教师完成
  “动态生成性”教学,充分发挥家庭的第二课堂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活跃优势,不断提升各种场所的学习能力。此外,社会不应以传统排名、合格率及优秀率来考核教师,还需将考核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放度、师生互动频率、教学习惯与行为、活动组织等方面。由此,为教师设定一个宽松的“动态性”、“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之中。
  3、结语
  总之,“动态性生成”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过程,针对每一节课没有固定模式。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手法、高度的责任心,从而让每堂小学语文课变得“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陈天琦.小学中段的生成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梁燕美.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路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3):110-111.
  [3]郑丽萍.浅析如何构建小学语文动态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