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智慧防护体育安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鄢云珍
【机构】 福建省福清市滨江小学
【正文】 【摘 要】 体育学科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但近几年来,小学校园体育课堂中学生受伤事故频发,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造成了的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成为被社会舆论讨论的热点话题。为了使小学生的体育课程能够安全地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需要进行积极的沟通,制定合理、科学的策略。特针对小学生体育安全问题进行探索与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体育;学生安全;有效防护;健康成长
隨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逐渐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家长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开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情况给予更多关注,这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提升授课质量,真正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有所收获,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在保证学生运动安全的情况下大胆创新,使体育课堂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进行探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望对其他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者提供帮助。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曾发生过许多安全事故,这些案例也成为教师不敢进行“大规模”“高难度”训练的重要因素。在这些案例中,不乏有家长以学生易发生安全事故为由与体育教学工作者产生矛盾,这使得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显得“有心无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进行教育工作,首先应当使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案例,并以此为戒,但是不能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不利于开展教学工作的思想。教师可以借由学校场所或提供的多媒体设备等为家长进行知识普及,让他们了解体育活动的优点,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以更为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传递体育教学理念,并收集家长们的宝贵意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也会了解到他们的顾虑,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依据,并且这种防范于未然的行为更能促使双方达成共识,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助力。除了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由于松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日常,教学习惯的改变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教师可以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模式。将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在内,逐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也会让教师产生更大的成就感,从而更加认真执教,形成良性循环。
二、做好准备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率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许多学生正是由于没有认真进行准备活动,在真正练习时,则易出现受伤等情况。在众多事故中,拉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事故出现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学生没有使身体完全舒展开。为此,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为使这一环节更加有效,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通过合理的讲解,学生也会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运动,例如:活动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部位;以慢跑的形式让学生身体热起来,更好地舒展开。
体育课程与其他理论性课程不同,学生更容易被这种脱离教材的实践内容所吸引,因此这项活动也更具操作性。除了必要的热身运动之外,准备活动还应当包括针对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具体讲解。主要内容有,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在进行跳远运动时,学生应当尽可能的将身体舒展开,借用惯性将自己抛出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常容易出现前栽的现象,为此需要以特定的落地方式加以辅助。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是与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却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这一内容的教授。
三、合理考虑外界因素,确保学生安全上课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事故是由于学生个人原因造成的,这需要从学生角度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但是有些问题却是外界因素导致的,而这些因素在一定情况下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更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例如:教学器材导致的事故,责任应由教师承担,为此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器材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把控,避免由于这些问题导致事故发生。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天气的认知受情绪化影响,例如:常见的晴天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而阴雨天则能促使学生产生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好天气这层因素,在雨天仍然顺应学生的意愿进行授课,使得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故率大大上升。雨水会使地面摩擦力大大降低,学生在进行快速运动时很容易发生事故,这都是因为没有合理考虑到外界因素造成的不必要事故。
除了天气原因外,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就是体育器材,对这类器材的保护和使用也在体育教师的职业范围内。在进行正式授课前,教师应当将本次课程要用到的体育器材逐一进行检查,并且不能借由他人之手,例如:让学生帮忙查看,这也不能保证器材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对所有器材进行定期检查,避免出现学生临时借用器材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
四、加强引导和管理,提升安全意识
要想在长期体育活动中避免事故的发生,重点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当事人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让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合理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有效引导和管理体育课程中的各类学生,如:在安全事故中受伤的人和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的人,而受过伤的学生又分为因为受伤而对体育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和受过伤但是仍然保持以前行为习惯的学生。对于各类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对由于受伤而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报以鼓励的态度,让他们充分了解体育活动的乐趣,回忆之前在体育活动中所体会到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足够的体育兴趣;对于受过伤却仍然不知道安全重要性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事例为他们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切身体会到引发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并且逐步改变这种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最后,对于没有受过伤的学生而言,教师也可以多以引导和灌输为主,让他们从开始就接触正确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并不是了解受伤之后的痛苦和懊悔,而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是什么,以及在真正遇到危险事故时如何把伤害降到最小。正如许多人倒下时会先护住头部,这就是一项正确的保护措施,也正因为这些具体措施以及教师所灌输的安全意识,学生才能在危险来临时,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确实是阻碍教师正常教学的一大原因,但是如果能从外部及自身寻找原因,并且为此找到具体的、科学的解决办法,那么这些都不再是学生进行正常体育活动的阻碍,教师也能因此更加大胆的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为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初期就将安全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让其成为学生的反射性习惯,甚至在危险真正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和反应,这是教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范天平.重视体育安全,保障良好体育课[J].田径,2017(06):78-80.
[2]吕丽红.小学体育安全救护课程的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09):35-37.
[3]叶欣.解析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及应对[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71-73.
【关键词】 小学体育;学生安全;有效防护;健康成长
隨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逐渐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家长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开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情况给予更多关注,这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提升授课质量,真正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有所收获,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在保证学生运动安全的情况下大胆创新,使体育课堂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进行探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望对其他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者提供帮助。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曾发生过许多安全事故,这些案例也成为教师不敢进行“大规模”“高难度”训练的重要因素。在这些案例中,不乏有家长以学生易发生安全事故为由与体育教学工作者产生矛盾,这使得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显得“有心无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进行教育工作,首先应当使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案例,并以此为戒,但是不能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不利于开展教学工作的思想。教师可以借由学校场所或提供的多媒体设备等为家长进行知识普及,让他们了解体育活动的优点,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以更为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传递体育教学理念,并收集家长们的宝贵意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也会了解到他们的顾虑,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依据,并且这种防范于未然的行为更能促使双方达成共识,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助力。除了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由于松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日常,教学习惯的改变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教师可以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模式。将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在内,逐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也会让教师产生更大的成就感,从而更加认真执教,形成良性循环。
二、做好准备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率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许多学生正是由于没有认真进行准备活动,在真正练习时,则易出现受伤等情况。在众多事故中,拉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事故出现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学生没有使身体完全舒展开。为此,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为使这一环节更加有效,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通过合理的讲解,学生也会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运动,例如:活动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部位;以慢跑的形式让学生身体热起来,更好地舒展开。
体育课程与其他理论性课程不同,学生更容易被这种脱离教材的实践内容所吸引,因此这项活动也更具操作性。除了必要的热身运动之外,准备活动还应当包括针对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具体讲解。主要内容有,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在进行跳远运动时,学生应当尽可能的将身体舒展开,借用惯性将自己抛出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常容易出现前栽的现象,为此需要以特定的落地方式加以辅助。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是与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却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这一内容的教授。
三、合理考虑外界因素,确保学生安全上课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事故是由于学生个人原因造成的,这需要从学生角度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但是有些问题却是外界因素导致的,而这些因素在一定情况下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更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例如:教学器材导致的事故,责任应由教师承担,为此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器材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把控,避免由于这些问题导致事故发生。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天气的认知受情绪化影响,例如:常见的晴天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而阴雨天则能促使学生产生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好天气这层因素,在雨天仍然顺应学生的意愿进行授课,使得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故率大大上升。雨水会使地面摩擦力大大降低,学生在进行快速运动时很容易发生事故,这都是因为没有合理考虑到外界因素造成的不必要事故。
除了天气原因外,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就是体育器材,对这类器材的保护和使用也在体育教师的职业范围内。在进行正式授课前,教师应当将本次课程要用到的体育器材逐一进行检查,并且不能借由他人之手,例如:让学生帮忙查看,这也不能保证器材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对所有器材进行定期检查,避免出现学生临时借用器材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
四、加强引导和管理,提升安全意识
要想在长期体育活动中避免事故的发生,重点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当事人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让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合理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有效引导和管理体育课程中的各类学生,如:在安全事故中受伤的人和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的人,而受过伤的学生又分为因为受伤而对体育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和受过伤但是仍然保持以前行为习惯的学生。对于各类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对由于受伤而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报以鼓励的态度,让他们充分了解体育活动的乐趣,回忆之前在体育活动中所体会到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足够的体育兴趣;对于受过伤却仍然不知道安全重要性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事例为他们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切身体会到引发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并且逐步改变这种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最后,对于没有受过伤的学生而言,教师也可以多以引导和灌输为主,让他们从开始就接触正确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并不是了解受伤之后的痛苦和懊悔,而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是什么,以及在真正遇到危险事故时如何把伤害降到最小。正如许多人倒下时会先护住头部,这就是一项正确的保护措施,也正因为这些具体措施以及教师所灌输的安全意识,学生才能在危险来临时,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确实是阻碍教师正常教学的一大原因,但是如果能从外部及自身寻找原因,并且为此找到具体的、科学的解决办法,那么这些都不再是学生进行正常体育活动的阻碍,教师也能因此更加大胆的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为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初期就将安全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让其成为学生的反射性习惯,甚至在危险真正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和反应,这是教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范天平.重视体育安全,保障良好体育课[J].田径,2017(06):78-80.
[2]吕丽红.小学体育安全救护课程的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09):35-37.
[3]叶欣.解析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及应对[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