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阅读

【作者】 徐美丽

【机构】 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从文章的字、词、句、段、中心思想,写作技巧,艺术特色等分析,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语文能力的培养,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讲成一块块破碎的零散字件,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深,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习作。
  【关键词】 学生;阅读教学;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会观察到:学生每阅读一篇文章,阅读之前,会凭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章标题,对文章内容、结构作一定猜测,形成不确定的思维定向,然后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反思文章内容,对文章进行思维拓展。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感知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测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说过:“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内容。等待它们来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因此,阅读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章标题,领悟标题蕴含,闭上眼睛、合拢课本,猜测文章内容。这是理解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学生对文章的基本态度,是学生认真读完文章的主体条件。然后让学生回答自己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测,这是认真阅读文章是的一种心里期待,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艺术修养、知识储备、文化观念、思想水平等个性因素对文章内容进行想象,这种想象活动显示在学生的个性想象中,需要保护好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使阅读充满灵性感悟,充满激情创造。比如:第一册课文《小熊住山洞》,全文没有给汉字注音,在插图边上配有文字,类似连环画。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运用头脑中所储存的知识,先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展开想象,对小熊住山洞的内容进行猜测,用自己的话把所猜测的内容说出来,产生期待心理,然后,再根据一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引领学生读通句子,再让学生自由读、分组读、全班读等方式,根据读物提供的信息,印证自已的预想或期待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对文章产生阅读兴趣;中年级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说半截话、半命题作文等让学生猜测,如“小明打碎了……”,让学生猜测打碎的是茶杯、暖水瓶、玻璃?既给学生留下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二、创造性阅读文章,反思其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生每阅读一篇文章时,要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反思文章内涵,让学生尽可能提出问题,使文中思想内容强烈地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比如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这是一篇西方童话,是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作品,洋溢着对美好、谦卑、华贵、平谈、隐忍与梦想的追求,童话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教学时,在学生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章间对话交流,指导创造性地阅读,自主想象,探究文章大意,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安徒生对美好的童话世界的创造,领悟文章中小女孩形象是文章浸润下的自发体现者,小女孩不是单纯地指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基于现实也超越现实,让人感到安徒生所塑造的美,最终使之消失的方式来激起人们对生命的感激;再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感悟,领悟其表达特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其表达效果,如“有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鬼魂到上帝那里去了。”“奶奶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伟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远,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他们和上帝在一起。”反思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上帝”,及在文章中的用意,若把后一句话“他们和上帝在一起”删去,让学生反思文章内涵,思考对文章表达特点有什么变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三、填补文中空白,培养发散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课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更多追求的是完整的教学体系,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留给学生自主分析的空间少。一篇文章往往从字、词、句、段、中心思想,写作技巧,艺术特色等分析,以至于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讲成一块块破碎的零散字件,学生在教师思维引领下寻找统一的答案,思维得不到发散,学生很难对一篇文章建构出新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引导关注课文的“空白处”,留给学生产生自由联想的空间。如《皇帝的新装》,针对小孩提出:他没有穿衣服呀,皇帝有些发抖了时。教师抓住这一环节设疑:皇帝为什么发抖?他此时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想像力,各自展开思维翅膀想象,引导学生充分探究、创造,讨论,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坐井观天》,让学生展开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么样?使思维得到发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水无定型,教无定法,但学生在读文章时,有一个共性是,学生阅读时,常伴随猜测、反思、发散等心里特征,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一特征指导学生阅读,就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内需,产生阅读的动力,思维就会得到开发,学生阅读能力、创造力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云南教育厅 《云南教育 小学教师》[M]:云南教育出版社
  [2]云南教育厅 《云南教育 中学教师》[M]:云南教育出版社
  [3]云南教育厅 《云南教育 视界》[M]:云南教育出版社
  [4]《中国教育报》 邮发代号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