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
【作者】 周中华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意识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同时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现状下,小学生的心理冲突增多,不仅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与教育,同时来自认知、社交、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构成了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农村小学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举步维艰,所以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非常重要。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现代社会小学生面临着日趋紧张的学习和竞争,与生活环境的剧变,他们的心理、智力、学识等方面都要长足的发展,产生了“成长的烦恼”,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威胁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特别在农村,长期受地域文化,家长水平与认识,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是农村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具备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活泼、开朗的性格,遇事冷静,处理谨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情老幼病残,憎恨坏人坏事,向往美好未来。小学生应与家庭成员、老师、同学、亲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良社会现象,同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家庭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润滑剂,开辟学生多渠道沟通方式,使学生随时能与家长、教师、同伴交流,让学生随时倾诉自己的不安和情绪,解决学生无处倾诉的苦恼,共建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建立学生良好的情绪、较好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使学生以谦虚、诚恳、宽厚和公正的态度待人的良好品质。
二、使农村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样,学校和家长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使用能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让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彼此交流沟通和理解、取长补短,使他们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情绪障碍。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幸福、满足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情绪和心理走上健康的道路。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 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期望过高;应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苛求自己,注意引导孩子多认识自己一点,尤其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好胜性强的学生,不要为一点点过失过于责备自己,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 要教会孩子自信,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充分认识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卑、不责、不糙。 家长和教师要根据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根据孩子对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认识比较浅薄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善于发现他们可造的一面,鼓励他们,肯定他们,使他们的心理走上健康之路。
四、农村小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各学科教学活动中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环境,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注意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团队活动中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及挫折。
五、建立学校、家庭心理教育网络
农村小学生在家庭的时间最多,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使孩子耳濡目染,家长本身的人格和心理品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若将农村小学与家长紧密联系起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大有好处,因此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非常重的。 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开设心理讲座,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和科学的家教法,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学生。 学校和家长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创造力。预防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六、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于心理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技能水平,在选配和聘任心理教师时,要选配熟悉农村小学生心理发展律,系统学习过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理论识,能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解学生心理困扰,掌握学生心态,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的心理障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的教师。 同时应该大力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并注意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及时予以指导。
七、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做好个别咨询与辅导
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征,加强学校常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开展专题座,看专题科教片,进行个案分析,并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和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健康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小学生成长和发展阶段,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很有必要,也是当务之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才能使他们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现代社会小学生面临着日趋紧张的学习和竞争,与生活环境的剧变,他们的心理、智力、学识等方面都要长足的发展,产生了“成长的烦恼”,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威胁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特别在农村,长期受地域文化,家长水平与认识,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是农村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具备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活泼、开朗的性格,遇事冷静,处理谨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情老幼病残,憎恨坏人坏事,向往美好未来。小学生应与家庭成员、老师、同学、亲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良社会现象,同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家庭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润滑剂,开辟学生多渠道沟通方式,使学生随时能与家长、教师、同伴交流,让学生随时倾诉自己的不安和情绪,解决学生无处倾诉的苦恼,共建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建立学生良好的情绪、较好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使学生以谦虚、诚恳、宽厚和公正的态度待人的良好品质。
二、使农村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样,学校和家长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使用能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让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彼此交流沟通和理解、取长补短,使他们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情绪障碍。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幸福、满足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情绪和心理走上健康的道路。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 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期望过高;应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苛求自己,注意引导孩子多认识自己一点,尤其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好胜性强的学生,不要为一点点过失过于责备自己,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 要教会孩子自信,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充分认识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卑、不责、不糙。 家长和教师要根据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根据孩子对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认识比较浅薄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善于发现他们可造的一面,鼓励他们,肯定他们,使他们的心理走上健康之路。
四、农村小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各学科教学活动中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环境,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注意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团队活动中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及挫折。
五、建立学校、家庭心理教育网络
农村小学生在家庭的时间最多,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使孩子耳濡目染,家长本身的人格和心理品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若将农村小学与家长紧密联系起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大有好处,因此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非常重的。 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开设心理讲座,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和科学的家教法,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学生。 学校和家长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创造力。预防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六、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于心理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技能水平,在选配和聘任心理教师时,要选配熟悉农村小学生心理发展律,系统学习过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理论识,能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解学生心理困扰,掌握学生心态,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的心理障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的教师。 同时应该大力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并注意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及时予以指导。
七、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做好个别咨询与辅导
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征,加强学校常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开展专题座,看专题科教片,进行个案分析,并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和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健康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小学生成长和发展阶段,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很有必要,也是当务之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才能使他们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