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中段数学抽象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陈 静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以其实用性与工具性奠基科学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以其理性价值促进人的思维发展,以其文化品格熏陶人类对真善美的追寻。数学抽象是数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只有借由数学抽象舍弃事物的具体背景,抽象出数学研究对象,才能运用数学工具、理论进行探索求真。
【关键词】 思维发展;数学抽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数学基本思想的重要性,并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基本思想都有明确的要求。三、四年级是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因此此,探寻行之有效的促进小学生数学抽象素养初步形成的教学方式尤为必要。
一、数学教学中抽象思维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抽象思维的重要作用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来得到数学抽象思维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一)是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
数学的抽象主要指的是实物的所有物理属性,其中包括数量与数量、图形与图形、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简单来说,抽象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从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抽象思维,是贯彻落实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界的进步,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教学中 的渗透,有利于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策略,加强自己对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全面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精确分析学生的学情并调整教学目标,提炼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抽象思维分类
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数学抽象有表征型和原理型两种类别。表征型抽象一般是指研究对象表面特征,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对称图形等概念的提出都属于表征型抽象的范畴。原理型抽象一般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因果关系。比如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运算定律等都属于原理型抽象的内容。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思维,其中包含了分类、几何、数形结合、符号表达、对应、对称、有限和无限等各种思想。
三、小学数学培养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表现
(一)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二)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三)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四)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立足课堂了解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特点
教师要在深入了解每位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开展日常地教学课程,做到有针对性。在课程学习完毕后,教师也可以采取分层式的作业模式,给每位学生都留有自身提高的空间,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可以变思维为具体来展开教学,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教授周长时,由于学习周长的概念的时候,有的学生对“周长的定义”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操场跑圈来引入,由“怎样才叫操场的一圈?”引出“一周”的概念:延边线,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让学生课前准备的钟表、树叶、数学书等,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带领学生学习周长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应当把小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利用画图的方式提高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我们常说“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又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的过程。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数学课程时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时,在课程开始,我首先要求学生读题后用图时表示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同时,让学生去仔细观察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我们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出题意,通过学生亲手画,再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数学知识,锻炼其数学思维。
(三)运用习题强化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训练
习题是对所有知识点的总结,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运用习题锻炼学生综合思维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好辅助工作。比如:在进行应用题的讲解时,由于应用题的数目以及种类都特别多,学生容易混乱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习题进行归类整理,把相关知识点的习题归类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尽管习题的类型不同,但是所用的数学知识点是相同的,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反复的运用定理和知识点,还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注重各知识点的联系,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
虽然说数学学科各个部分是比较独立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总结并找到每个章节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感知他们的本质特征,通过寻找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让学生养成自主总结的能力,从而在总结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抽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每一单元的内容之后,就可以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与概括,尤其是每学期末的总复习时,让学生将本册书的内容和知识要点进行分类整理,最好是运用思维导图去概括其中的联系,并归纳重要的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说题的形势,让学生在说题目隐含的的数量关系式,联系之前的知识点进行类比推理,比如说求“几个几是多少”就选择乘法来计算;而要求桌布的花边长度、围绕菜地的篱笆的长度等问题时,应到学生抽象出具体图形,知道利用图形的周长公式求出的长度就是要求的桌布的花边、篱笆的长度,如此也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从而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
五、结语
总之,数学学习过程中处处需要抽象思维,无论是概念、计算过程,还是证明方法等,都需要抽象思维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有系统的认识数学思想、教学时才能正确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导才能顺利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晓杰 (2017.02)数学文化教学对小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影响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张艳红 (2016.0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张珍凤(2017)低段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维方法解析 [J] 数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4]曾惠琴(2017)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J] 华夏教师
[5]魏海霞(2018)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J]学周刊
【关键词】 思维发展;数学抽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数学基本思想的重要性,并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基本思想都有明确的要求。三、四年级是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因此此,探寻行之有效的促进小学生数学抽象素养初步形成的教学方式尤为必要。
一、数学教学中抽象思维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抽象思维的重要作用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来得到数学抽象思维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一)是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
数学的抽象主要指的是实物的所有物理属性,其中包括数量与数量、图形与图形、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简单来说,抽象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从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抽象思维,是贯彻落实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界的进步,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教学中 的渗透,有利于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策略,加强自己对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全面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精确分析学生的学情并调整教学目标,提炼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抽象思维分类
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数学抽象有表征型和原理型两种类别。表征型抽象一般是指研究对象表面特征,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对称图形等概念的提出都属于表征型抽象的范畴。原理型抽象一般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因果关系。比如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运算定律等都属于原理型抽象的内容。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思维,其中包含了分类、几何、数形结合、符号表达、对应、对称、有限和无限等各种思想。
三、小学数学培养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表现
(一)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二)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三)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四)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立足课堂了解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特点
教师要在深入了解每位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开展日常地教学课程,做到有针对性。在课程学习完毕后,教师也可以采取分层式的作业模式,给每位学生都留有自身提高的空间,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可以变思维为具体来展开教学,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教授周长时,由于学习周长的概念的时候,有的学生对“周长的定义”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操场跑圈来引入,由“怎样才叫操场的一圈?”引出“一周”的概念:延边线,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让学生课前准备的钟表、树叶、数学书等,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带领学生学习周长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应当把小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利用画图的方式提高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我们常说“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又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的过程。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数学课程时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时,在课程开始,我首先要求学生读题后用图时表示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同时,让学生去仔细观察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我们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出题意,通过学生亲手画,再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数学知识,锻炼其数学思维。
(三)运用习题强化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训练
习题是对所有知识点的总结,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运用习题锻炼学生综合思维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好辅助工作。比如:在进行应用题的讲解时,由于应用题的数目以及种类都特别多,学生容易混乱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习题进行归类整理,把相关知识点的习题归类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尽管习题的类型不同,但是所用的数学知识点是相同的,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反复的运用定理和知识点,还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注重各知识点的联系,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
虽然说数学学科各个部分是比较独立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总结并找到每个章节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感知他们的本质特征,通过寻找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让学生养成自主总结的能力,从而在总结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抽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每一单元的内容之后,就可以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与概括,尤其是每学期末的总复习时,让学生将本册书的内容和知识要点进行分类整理,最好是运用思维导图去概括其中的联系,并归纳重要的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说题的形势,让学生在说题目隐含的的数量关系式,联系之前的知识点进行类比推理,比如说求“几个几是多少”就选择乘法来计算;而要求桌布的花边长度、围绕菜地的篱笆的长度等问题时,应到学生抽象出具体图形,知道利用图形的周长公式求出的长度就是要求的桌布的花边、篱笆的长度,如此也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从而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
五、结语
总之,数学学习过程中处处需要抽象思维,无论是概念、计算过程,还是证明方法等,都需要抽象思维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有系统的认识数学思想、教学时才能正确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导才能顺利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晓杰 (2017.02)数学文化教学对小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影响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张艳红 (2016.0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张珍凤(2017)低段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维方法解析 [J] 数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4]曾惠琴(2017)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J] 华夏教师
[5]魏海霞(2018)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抽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J]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