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侯小萌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辛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所关心并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的问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成为普遍存在的倾向。要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并尝试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依循层级实施训练,进行分步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效率;方法;策略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新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我省近年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普通高中严格执行高中课程标准,靠过去拼时间的做法已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师能否从学校自身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堂教学及管理着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将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笔者现就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谈谈自己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课前充分备好课是提高课堂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做到这一点,备好课显得尤为重要。备课不等于简单的书写教案。一节语文课,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程度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不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过程。由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树立起全新的“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指导思想,对该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形成理性的认识,对学生的提问要有预见性,课堂中的练习和课后的作业要精心选择,有针对性,提高效率。另外,语文教师在走进课堂前还要备教师自己,因为教师的精神面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关系的融洽程度,从而影响到课堂组织、管理、教学及复习的效果。教师应该以一种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以微笑、关怀的眼神面对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中来,如师生一起搜集资料等。这样的备课,使学生也经历了一个积累感性材料、丰富体验、不断探索的过程,既为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学到了学习方法,还有利于课上的不断创新。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法,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节奏。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那种连珠炮式的讲解,使学生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文章教学为主.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假如我们不对讲课的内容进行优化,在稍纵即逝的45分钟里,什么都面面俱到,那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法,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和课堂结构的完整。
  比如: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点拨;温故知新,深入拓展,注意做到“长文短教”,即使就是精读课的教学,根据课文特点,教学中也要各有侧重、灵活处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起主导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活动、多参与,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切中肯綮、有的放矢地“精讲”,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能力。如必修第三册的鲁迅小说《祝福》,篇幅很长,思想内涵较深。在讲授时,教师可以把小说的故事情节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概括出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这样安排可以大大缩短课堂学习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迁移”,提高课堂效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拓展迁移应该是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或由此及彼,或由点到面,或由浅入深,其目的是巩固基础、开放视界、深化思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迁移能力的训练对开发学生发展潜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为重要。
  如何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抓住教材中蕴含的语言规律,精心设计迁移训练,以求达到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之目的。
  比如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把常用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归纳整理,在学习新文言课文时,联系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现象,诱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准相似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悟,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和能力训练。
  再如: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可以利用现行教材中的古代诗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如咏怀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在人教版第三册诗歌单元中就收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一诗,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把已学过的咏怀诗的思想内涵进行归纳,迁移到所有咏怀诗中,使学生对此类题材的诗歌思想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把相关知识运用到解答古代诗词鉴赏的试题之中,不仅达到了由“教”到“不教”的自然过渡,而且使学生对古典诗歌鉴赏的领悟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拓展迁移的“量”应该适度,切不可把课文变成了“话题”与“引子”,而令其退居课堂上的“配角”。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指出:“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笔者认为: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上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走出语文教学疲于赶进度、苦于应付考试,效率低下的困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孙春成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5第1版)
  [2]《语文学习》,2003年第4期、第6期、第9期;2004年第1期,增刊.
  [3]《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9期、第10期;2004年第4期.
  [4]《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5]《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陈旭远、张捷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