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预习研究

【作者】 刘韩萱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众所周知,预习是一种很能提升效率的学习方法,也是目前很受老师们重视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采用合适的预习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让学生学会预习很重要,就如俗话所说的那样:“磨刀不误砍柴工”。
  【关键词】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兴趣;自主学习;习惯

  有效的预习不仅能使老师的教学更容易展开,也能让学生在上课时更有针对性地听讲,提高听课的积极性,同时克服由于盲目记录课堂笔记而导致的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举多得的工作。小学数学的预习一般包括全册预习、单元预习、课前预习。根据时间段和想要达到效果的不同,一般在寒暑假的预习可以是全册预习,把握下学期科目的整体学习节奏和框架;单元预习可以在周末或是一单元课程刚结束之际进行,预习内容不必过于详尽,目的在于着重找出单元重点和难点;课前预习就如字面意思那般,可以是日常预习作业,以便经过长久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就第二日的学习内容细致预习,逐个概念公式的自我推导理解,加上有关引导习题的练习,如果需要以往的知识加以辅助,也要让学生提前温故。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很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例如,在课前可向学生布置预习问题: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在提出问题后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模具,并对学生进行思路引导,如:共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等,再让学生自己操作,遇到困难可请教老师或同学。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设备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根据正确的过程来反思自己在预习时的错误方法或者手段,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获取知识。又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一课前,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各类三角形纸模型,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三角形模具,通过剪、拼、折等活动,思考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允许学生自由讨论、自由操作,当然也要注意学生在操作中的安全性。最好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的研究结果,通过课本上相关的内容来引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在这样的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自主思考和探索,并且能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预习的有效性,为接下来教师授课环节提供前提基础。
  二、明确预习的方法 
  首先,浏览课本,阅读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在上面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就要认真读书。要从头到尾把教材仔细读一遍,看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如果一样,就要抓住教材的基本内容,想一想这些新知识的基础是什么,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做一些必要的复习,为新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在阅读教材时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 
  其次,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查一查,试试能否自己解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做笔记可谓在预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预习笔记,主要包括看书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对明白了的问题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在后续学习时,把笔记带人课堂,对照笔记听课,了解模糊的,提出疑惑的,必将有更足的收获。 
  最后,学生在预习完例题后,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法去完成课本中的练习,这样能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正确了,可大大增强学生的预习信心,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如果出现错误,要找出错在什么地方,想想为什么错了,结合例题去改错。如果是找不到错误的根源,可在听课时重点听讲,认真领悟。
  三、设计探究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的探究性练习,能够涵盖学生在特定阶段所学的大部分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在无形中促使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运用多种解题技巧进行解题。一方面,学生在完成探究性练习的同时,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达到复习与回顾的效果,做到了知识与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探究性练习相对于基础练习来说更具综合性,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思维能力起到了全面的锻炼与检测。探究性练习可从计算、几何、计量、应用四个方面分为操作性练习,知识型练习、应用型练习、概念型练习、计算型练习等。
  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 
  结合学生的自学成果,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如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教学模式:(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集体讨论,从点入手;(2)教师穿针引线,师生共同讨论,以点带面;(3)师生共同小结,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引深提高;(4)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时间不少于20分钟)等。这些教学模式不仅与学生的自学成果紧密对接,而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改的精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课堂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更会得到升华,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得到提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