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作者】 李士锋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王人学区邓寨中学



【正文】  【摘 要】 教育先进理念的诞生,新的教育形式带给人们是翻天地覆的变化,现在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人类科技的进步在带给人们社会的、生活的全新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表现就是多媒体逐渐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程改革;情境;效率

  随着多媒体教学深入教育教学领域,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大屏幕、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参与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并赋予课堂教学一股时代气息。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多媒体更具发挥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方式,它是利用多种媒体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中学数学教师采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一)多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数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空间上的限制,能形象生动、直观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从而顺利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例如,在进行“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时,开始师生共同截出简单的几何体。但由于学生个性水平的发挥,在截取几何体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复杂情况,操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时,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们展示相关方案,使学生对抽象的几何体有了直观的认识。再如,九年级“概率的意义”的教学中,有个实验内容是掷硬币,由于课上实验时间、实验场所的限制,学生实验内容、次数不够充分,因此,学生得出的正面向上的频率可能和我们预想的数据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教师引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个实验,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多媒体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具有容量大、信息来源广泛,展示形式灵活等特点,从而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时间,突破教学重难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新授课的课堂小结这一环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回放课件的方式,将本节内容进行简单地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通过这个环节教学能够对本节知识有个整体把握,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把数学中的抽象问题转化为形象直观问题,提高数学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中有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公式以及推导过程,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从根本上揭示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通过直观展示,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flash课件可以让直线动起来,展示直线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几种情况。这样,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等,从而推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对实施数学教学目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的教师把多媒体的功能扩大化,认为有了多媒体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它忽略了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笔者认为只有科学运用多媒体,才能综合提高学生能力,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方法如下:
  (一)营造教学情境
  目前,多媒体下的数学教学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正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注入新的内涵,其直观性、生动性对于创设学习情境具有很多的优势。
  首先,应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能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而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对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的意识,使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其次,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境,展示问题意义,能使学生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并能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爱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课堂上一开始用电脑播放美军用炮弹轰炸伊拉克阵地的新闻画面,然后用Flash动画模拟炮弹从发射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炮弹的运行轨迹(抛物线),炮弹飞行的最高点(顶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接着告诉同学,这些问题都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得以充分解决。
  (二)加大课堂容量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优化教学信息、增加教学容量来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语言描述和板书等方面,语言陈述的内容过多,学生抓不住重点,前后内容联系困难。板书内容过多,不仅挤占时间太多,而且不利于老师的课堂组织,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而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例题、习题,使教与练的容量大大地增加。例如,在三角函数应用的习题课教学中,通过电脑预设《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解三角函数应用题》的内容和多个例题的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重要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再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先让学生观看一组由三角形组成的各种图案,以此来揭示课题:认识最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拿出他们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进行观察、测量、比较,来揭示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组成元素。再让学生对现有的三角形图片和纸片进行分类,教师来归纳总结三角形的分类情况。最后,再出示一组课堂练习,强化知识点。这样融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教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发展为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和班级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也将逐步形成课堂讲授和网络运用并举的局面。审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发现,学生往往感触不深,易疲劳,甚至有厌烦情绪。因此,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对有些内容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必将为初中数学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特点与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长处,我们不能因为“喜新厌旧”而抛弃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
  参考文献:
  [1]郭遵娟;上好初中数学的几点体会[N];黔西南日报;2009年
  [2]丁正东;关于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反思[N];学知报;2010年
  [3]龚广友;浅谈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N];学知报;2010年
  [4]王彦彬;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8期
  [5]李春意;浅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9年11期
  [6]李贞德;试析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