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策略

【作者】 刘海鹄

【机构】 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



【正文】  【摘 要】 美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审美课堂”是体现理想的课堂教学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强调了课堂教学的审美性,将审美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充满艺术和美的学科。打造高中物理教学的审美课堂,教师需要充分挖掘物理的内在之美,让学生充分享受物理之美,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 高中物理;美育渗透;多元课堂;提升素养

  美学教育,又称之为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美学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激发其科学创造力,又能丰富其理性认识和科学人文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实施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推向前进和深度融合的当下,怎样将物理教学和美学教育密切的联系起来呢?下面谈谈我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效美育渗透的几点肤浅认识:
  一、教师与时俱进,提升美育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的引导者,其自身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只有先提升自己的美育能力,提升发现物理中“美”的能力,才能去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中的“美”。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打破对物理的惯有观点,尝试从美育的角度去看待物理。其次,教师应尝试将这些“美”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中的美在什么地方,是怎样呈现的。如此,才能打破学生对物理的传统看法,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物理中美育内容的探究。
  二、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欣赏美。
  演示实验由于操作简便,实验效果明显,为许多教师采用。一个好的演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直观性认识,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的基础。演示实验为学生学习使用仪器提供了示范。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是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一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的做法。先请一名学生上台做帮手,他拿一根竖起的开有小口的铝管,我拿一个金属小球从上端释放,让学生在下端接小球,由于准备不及,学生没接到小球,显得很狼狈。后来,我换用一磁体球让它从上端释放,我不慌不忙地整整衣服,再去接磁铁,显得从容不迫。这个实验不仅让课堂充满了美感,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教师提出问题:两球都从同一管口静止释放,做的应当是自由落体运动,用时应该相等。为何磁体球用的时间要长呢?这其中又有何奥秘呢?这样能让学生对探究问题充满了渴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内容,是为了改变学生和教师对物理的传统看法,了解物理中“美”的一面。从而达到在加深对物理了解的同时,提升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本身就是多样性的,不存在美丑之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物理,去学习物理,才能发现其中的美,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三、做好随堂实验,让学生发现美。
  随堂实验有别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它所用器材少、操作简单,既可培养学生合作与分工,又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还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应留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和讨论实验结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交流、分享实验的信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学生也很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原理,理解了物理的实质。
  例如,在“力的合成”一节教学中,我为探究力的合成法则,首先引导学生从“两个分力同向时其合力为两个分力之和,两个分力反向时其合力为两个分力之差”入手,说明合力的大小不仅与分力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分力的方向有关。然后提出“当两个分力有一个夹角时其分力如何记录、合力如何求”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基础上,提醒学生怎样记录分力的大小、方向和合力的大小、方向,指导学生如何用力的图示表示力,采用“等效替代法”说明单独拉橡皮条的力就是前面两个分力的合力。然后每两名学生一组做实验,选二人到黑板上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为记录力的方向,发现用橡皮泥将弹簧秤固定在黑板上记录更将另外两边用虚线连起来。这时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发现它们居然是平行四边形,而这就是力的合成法则。
  四、做好课外实验,让学生创造美。
  为很好地开展校本课程,我校开放了实验室。实验课题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和确定。让学生自己讨论,找出实验原理,根据自己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提交实验室得到器材,自己完成实验,教师从旁指导。这样,学生在实验中根据自己的选择,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愁,获得深切的体验和积极的情感。这种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逐步学会物理研究中的基本科学方法。
  例如,有学生提出以“敲器”为课题进行实验研究。敲器,这东西大致像一个圆锥,下端锥型,中间鼓起来,从上端看像景德镇小口瓷器,上端中间开一个口,整个敲器中间是空的,可以灌水进去。这个器物用两根绳子吊着,里面没有水时,它倾斜躺着;如果水满了,它就会倾覆,里面的水会全部倒出来,恢复到原来状态;如果水装到一半,敲器就会立起来,那才是它本来的样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制作了各种敲器,不仅掌握了其中的物理知识,而且还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就是“谦受益,满招损”。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内容,是为了改变学生和教师对物理的传统看法,了解物理中“美”的一面。从而达到在加深对物理了解的同时,提升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本身就是多样性的,不存在美丑之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物理,去学习物理,才能发现其中的美,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郑杰.浅议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施美育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7(05):96-98.
  [2]林小平.打造高中物教学的“审美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75-77.
  [3]黄雅芳.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施美育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9(0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