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改错能力

【作者】 胡 芳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学校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一直以来备受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在学习小学数学时,学生除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外,还应拥有改错的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存在不可忽视的意义。学生在进行考试或日常作业中,总是会遇到因审题不当或计算马虎等导致的错误,很多情况下,小学生并没有自行改错的能力,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好针对性以及目的性的培养,进而提高其学习水平。鉴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改错能力的基本措施,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改错能力;培养;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新课改进程不断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也开始随之发展进步,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力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改错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教师应着重进行培养。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学,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其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得以提高。据此,本文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改错能力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数学学习过程中出错的原因分析
  1、思维因素
  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诸多困难。数学学习中的定势思维有助于学生进行相似问题的解决,但极易使学生偏重于机械学习,从而令学生出现负迁移的情况,在解题时易新题旧解[1]。比如在进行数学运算“185-120÷10”时,学生很容易被“加减混合运算”中“从左到右”的计算方法误解,进而先算减法,才算除法,所以发生错误。还有一些情况一般是因没有及时进行新旧知识分化而导致的,比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课题时,学生极易被“加减法运算”影响,而先通分,后开始乘法计算。这种思维因素,极易导致错误。
  2、解题方式错误
  因解题方式出现错误而导致计算错误的情况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常有发生,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经思考即开始解题,则很容易发生低级错误。比如,在解答“小红有15个五角钱的硬币,比小明的3倍多3个,问小明有多少硬币?”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可能错误解答成“15÷3-3”,这种情况下,即是学生未进行认真的审题导致计算出现错误,而进行分析后,就会发现正确解题方式应为“(15+3)÷3”。
  二、培养小学生改错能力的措施
  1、教会学生进行反思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勤思考、勤反思的能力至关重要,这样可以使被保留在学生浅层记忆中的知识,得以深入到深层记忆中,进而形成解题的新型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新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2]。教师可根据具体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审题、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题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并通过反思,寻找隐藏条件,进行结果推导,进而使其改错的能力得以提高,最终实现综合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提升。
  2、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做好检验是保证解题正确率的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可令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检查,进而提高改错能力。比如在进行“混合运算”学习时,教师布置“80÷2-12 X 4=?”习题,学生进行解答之后,教师应要求其进一步检查或令学生们互相检查。这样既可以提高数学公式利用的敏感度,又可以加深认识,避免计算中产生的错误,进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3、创新教学方式
  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错误出现的情况并不单一,相反会存在诸多交叉,且有时学生犯的错误相当低级。比如因粗心、马虎等情况导致的审题错误;较为高级的则如因思维定式和解题习惯导致的错误。针对类似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基本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创新教学的方式,帮助其提高改错能力[3]。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手写的习惯,增强其记忆效果;还可利用简洁的信息训练方法,令学生根据信息了解题目中的条件以及问题;另外,还可与家长联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考试和作业观,提高改错主动性。
  4、养成记错题的习惯
  为培养学生的改错能力,教师可鼓励学生记录错题本。在此过程中,还要保持及时性和真实性,避免拖延,及时记录,及时翻阅,回顾原因。比如,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学生产生错误,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原题摘录,并将各种运算符号利用颜色不同的记号笔标注,在错误下方改正运算错误,并记录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而提高改错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极易产生不必要的运算等错误,此时,教师应积极培养其改错的能力,利用教学资源,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学生改错能力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数学的思维以及主观学习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淑平.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9,(3):42.
  [2]张刚.作业改错本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J].神州,2018,(34):198.
  [3]柯新金.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的研究[J].教学考试,2017,(2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