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奏好小练笔“三部曲”,缓解三年级习作坡度
【作者】 增加才让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黑马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 一部曲:感情诵读,促进积累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积累,就没有文化底蕴的积淀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更谈不上学好语文。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促进积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一位教学专家在谈到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课堂教学就应该书声朗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特点安排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促进积累,在读中感悟写法。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第三段写荷花的姿态是本文描写的重点,也是课后小练笔要仿写的语段。怎样在仿写前通过朗读促进语言的积累,感悟写法呢?我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想象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整体感受荷花的姿态美。接下来组织学生围绕“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荷花的姿态美?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进行交流。抓住“有的……有的……有的……”这种排比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先“找出描写了哪三种形状的荷花?”在文中圈出来,再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并联系生活经验,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荷花的多而美。朗读时读好关键词“才、全、还是”,感受荷花初绽、绽放、含苞三种姿态的不同。然后抓住文中朴实而富有动感的词语,如泡泡中提示的“挨挨挤挤、冒、饱胀、破裂”,通过换词比较的方式进行体会。教学“挨挨挤挤”,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用“挨挨挤挤”,而不用“密密麻麻”呢?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挨挨挤挤的画面,感受荷花挨挨挤挤在一起的情趣。教学“冒”时,让学生思考:如果在这里用“长”怎么样?把“长”代入原文,读一读比一比,通过对比体会“冒”和“长”的区别,从而感受“冒”的形象、情味,体味荷花特有的生命活力。这样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学生在流利诵读中想象画面,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感情朗读中水到渠成地积累了语言,感悟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又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文中写各种鲜花开放的姿态,课后也安排了模仿本段的小练笔。在练笔前,为了积累语言,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几个时间段,几种花?通过诵读,学生不难找出作者用不同形式的表达,依次介绍了九种花的开放姿态。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一自然段描述花开的句子全部换成“什么时候,什么花开了”这样的句式,比如“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12点左右,午时花开了……”效果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读一读、比一比中发现同是写鲜花开放,课文却能用不同的句式进行丰富的表达,进而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最后学生以这些表示花儿开放的关键词为支架,进行背诵。这样让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比较读、感情朗读、甚至背诵,对课文的语言达到“滚瓜烂熟”,在读中感悟作品语言内涵,自然而然地把别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部曲:找准支点,模仿练笔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此话道出了仿写在创作中的地位。仿写是起步阶段,三年级直接教孩子写作,无异于拔苗助长,纸上谈兵,学生根本就写不出个所以然。故,仿写是便捷有效的途径。学生的语言学习是从阅读文本、模仿文本写话开始的。牛顿说:“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一个地球。”我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支点,他们也可以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例如,《荷花》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的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教学时我从两方面突破难点,先提前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植物,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于是学生在熟读第二自然段促进积累后,发现这几个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使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以及富有动感的词语,这就是引导学生要模仿的支点,进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有学生写到:“春天的花都湖公园,桃花正在怒放。桃花有粉红的,深红的,浅紫色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鲜艳娇美。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好像襁褓中的婴儿露出红扑扑的脸蛋;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一丝丝玫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尖尖,调皮地探出头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胀鼓鼓的,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朵朵桃花就像只只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接。”还有学生写道:“秋天的公园里,菊花开得正艳,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有的像团团彩球;有的像天上的星星;还有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展开笑颜,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可见学生很快学到了课文中的排比句式,也能用上富有动感的词语,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已经内化成他们的表达能力。本次小练笔,既是一次仿写,又是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的一次热身,缓解了习作坡度。
三部曲:批阅评优,激发热情
教师及时而又带有温度的批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喜欢老师感情洋溢的眉批尾批,喜欢老师用波浪线标示精彩句段,学生将“小练笔”上交后,一直在期盼、等待老师的批阅结果,如果教师只是敷衍地评个等级,及有可能打击他们的写作热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作文成为一种应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每次学生上交“小练笔”后,我会专门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批阅。当遇到精彩的句段时,我会情不自禁地用红笔勾勒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一个耀眼的“好!”字,生怕一时的疏忽,而错过每一个精彩之处。当遇到学生出现练笔不达要求时,我会耐心而中肯地在空白处写下我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习作上的困惑。当学生稍有进步时,我会用热情的语言激励他们,争取更进一步。出现退步时,我会用劝告的语言提醒他们。每次批阅后,我会将学生写得精彩的文章或者句段,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诵,并将其中特别精彩的挑选出来,在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及时发表展示,让付出劳动的学生,既能充分得到老师的肯定,又能听到来自同学的最真挚的评价、点赞和最善意的批评,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精神上的满足,激发更大的创作热情,同时也让其他的学生从这种互评互议的过程中,吸收到写作的技巧,看到成功的希望,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积累,就没有文化底蕴的积淀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更谈不上学好语文。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促进积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一位教学专家在谈到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课堂教学就应该书声朗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特点安排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促进积累,在读中感悟写法。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第三段写荷花的姿态是本文描写的重点,也是课后小练笔要仿写的语段。怎样在仿写前通过朗读促进语言的积累,感悟写法呢?我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想象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整体感受荷花的姿态美。接下来组织学生围绕“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荷花的姿态美?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进行交流。抓住“有的……有的……有的……”这种排比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先“找出描写了哪三种形状的荷花?”在文中圈出来,再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并联系生活经验,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荷花的多而美。朗读时读好关键词“才、全、还是”,感受荷花初绽、绽放、含苞三种姿态的不同。然后抓住文中朴实而富有动感的词语,如泡泡中提示的“挨挨挤挤、冒、饱胀、破裂”,通过换词比较的方式进行体会。教学“挨挨挤挤”,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用“挨挨挤挤”,而不用“密密麻麻”呢?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挨挨挤挤的画面,感受荷花挨挨挤挤在一起的情趣。教学“冒”时,让学生思考:如果在这里用“长”怎么样?把“长”代入原文,读一读比一比,通过对比体会“冒”和“长”的区别,从而感受“冒”的形象、情味,体味荷花特有的生命活力。这样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学生在流利诵读中想象画面,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感情朗读中水到渠成地积累了语言,感悟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又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文中写各种鲜花开放的姿态,课后也安排了模仿本段的小练笔。在练笔前,为了积累语言,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几个时间段,几种花?通过诵读,学生不难找出作者用不同形式的表达,依次介绍了九种花的开放姿态。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一自然段描述花开的句子全部换成“什么时候,什么花开了”这样的句式,比如“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12点左右,午时花开了……”效果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读一读、比一比中发现同是写鲜花开放,课文却能用不同的句式进行丰富的表达,进而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最后学生以这些表示花儿开放的关键词为支架,进行背诵。这样让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比较读、感情朗读、甚至背诵,对课文的语言达到“滚瓜烂熟”,在读中感悟作品语言内涵,自然而然地把别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部曲:找准支点,模仿练笔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此话道出了仿写在创作中的地位。仿写是起步阶段,三年级直接教孩子写作,无异于拔苗助长,纸上谈兵,学生根本就写不出个所以然。故,仿写是便捷有效的途径。学生的语言学习是从阅读文本、模仿文本写话开始的。牛顿说:“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一个地球。”我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支点,他们也可以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例如,《荷花》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的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教学时我从两方面突破难点,先提前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植物,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于是学生在熟读第二自然段促进积累后,发现这几个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使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以及富有动感的词语,这就是引导学生要模仿的支点,进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有学生写到:“春天的花都湖公园,桃花正在怒放。桃花有粉红的,深红的,浅紫色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鲜艳娇美。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好像襁褓中的婴儿露出红扑扑的脸蛋;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一丝丝玫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尖尖,调皮地探出头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胀鼓鼓的,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朵朵桃花就像只只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接。”还有学生写道:“秋天的公园里,菊花开得正艳,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有的像团团彩球;有的像天上的星星;还有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展开笑颜,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可见学生很快学到了课文中的排比句式,也能用上富有动感的词语,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已经内化成他们的表达能力。本次小练笔,既是一次仿写,又是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的一次热身,缓解了习作坡度。
三部曲:批阅评优,激发热情
教师及时而又带有温度的批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喜欢老师感情洋溢的眉批尾批,喜欢老师用波浪线标示精彩句段,学生将“小练笔”上交后,一直在期盼、等待老师的批阅结果,如果教师只是敷衍地评个等级,及有可能打击他们的写作热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作文成为一种应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每次学生上交“小练笔”后,我会专门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批阅。当遇到精彩的句段时,我会情不自禁地用红笔勾勒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一个耀眼的“好!”字,生怕一时的疏忽,而错过每一个精彩之处。当遇到学生出现练笔不达要求时,我会耐心而中肯地在空白处写下我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习作上的困惑。当学生稍有进步时,我会用热情的语言激励他们,争取更进一步。出现退步时,我会用劝告的语言提醒他们。每次批阅后,我会将学生写得精彩的文章或者句段,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诵,并将其中特别精彩的挑选出来,在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及时发表展示,让付出劳动的学生,既能充分得到老师的肯定,又能听到来自同学的最真挚的评价、点赞和最善意的批评,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精神上的满足,激发更大的创作热情,同时也让其他的学生从这种互评互议的过程中,吸收到写作的技巧,看到成功的希望,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