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的实施

【作者】 陈 梅

【机构】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第一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英桥一中改变传统德育模式,实施了“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触及心灵,在不经意中认知生命,升华德育情感,形成品质态度,锻炼实践能力,培养高尚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英桥一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多边对话,分享体验;创设情境,感悟体验;生活教育,实践体验;主题活动,深化体验。实践证明,师生在体验活动中感悟,获得真知,德育效果显著。
  【关键词】 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德育工作

  英桥一中将“活动—体验”作为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灌输式德育转向启发式德育,建立自省的价值系统,确保德育效果。“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以“身”行之,以“心”悟之的一种教育形式, 其核心是“以生为本”,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触及心灵,在不经意中认知生命,升华德育情感,形成品质态度,锻炼实践能力,培养高尚行为。英桥一中坚持“为生命远行注力”的办学理念, 开展了“行学”活动体验式德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科课堂、行学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道德,实现知行和谐发展,以期达到培养“健、志、善、知、美” 五方面和谐发展的“快乐行者”。
  一、“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的校本实施
  ( 一) 多边对话,分享体验
  “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要求师生进行多边对话,在思想碰撞中分享德育体验。将师生关系由单向型转向辐射型,将师问生答的双边对话转向师生、生生、生师多边对话。主要形式如下: 师生对话——碰撞思维,产生共鸣; 人本对话——师生共同解读德育内容; 生生对话——共享智慧,升华思想。例如: 每学期开学初,英桥一中组织假期“行学”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在班级、年级、学校层面进行分享汇报,邀请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并颁发“行学”活动魅力之星证书; 学校每月组织“五行魅力小组”,开展“行学”白州活动,参观游览白州博物馆,让学生与白州的历史对话。这样,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社区和社会,形成德育的多边对话,提升了“活动——体验式德育”的效能。
  ( 二) 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英桥一中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体验情境,营造浓厚的行学活动氛围,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后,产  生道德感悟,并将道德认知内容内化为自身行为。例如,在“助残日”,英桥一中组织学生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手牵手活动”,深化“活动———体验式德育”的内涵,引导学生向特殊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学生带着亲手制作的礼物走进特教课堂,举行捐赠仪式。特教学校学生的纯真、友好、坚强、自信感染了大家,欢声笑语飘荡在整个校园。特教学校学生身残志坚、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了关爱他人、感恩他人、珍惜幸福生活的教育。学生在“行学”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三)生活教育,实践体验
  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契机,抓住主要问题,提出有启迪性的话题,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体验。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实践体验活动,提高认识,加深体验,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为了让学生在校外的实践体验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感悟力,英桥一中与当地交警部门联合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实践体验岗认领活动”。每天上下学时间段,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佩戴红绶带标志,并带领他们在马路口进行疏导交通、文明劝导的实践体验活动。该活动既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文明礼仪的教育,又进一步拓展了德育的途径, 丰富了“行学”活动的内容。
  ( 四) 主题活动,深化体验
  德育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体验式德育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部分新的教育资源。英桥一中把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适当“放大”,创造性地开展了“行学”主题系列活动,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中,学生深刻思考了“行学”活动的主题内容,并进行深入挖掘,德育目标在系列“行学”活动中得到有效落实。英桥一中在五月份开展纪念五四主题活动,主题为“助力青春,逐梦远行”。活动周举办了五四大讲堂专题演讲、五四精神伴我 行电子小报、各班级出一期主题板报、观看一部与五 四运动有关的电影等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动活泼的“行学”活动可以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乐意参加。学生在“行学”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实践中提升,使心与心碰撞,性与情交融。因此,学生从体验德育中获得的道德认知是根深蒂固的,由情感浸润的价值观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
  二、实施“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的反思
  ( 一) 避免有形式,无体验
  在实施“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时,学校应避免出现有活动无体验,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活动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且方案操作性要强,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流程以及预期的教育目的。活动后,要让学生分享体验,让学生分享后有满足感,感到轻松、舒畅。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体验活动。
  ( 二) 贴近生活实际
  “行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道德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必须依附于现实生活。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是给学生讲规则、定计划,“行学”活动的设计蕴涵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较佳。道德意识不可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良好的道德教育既能使学生拥有道德知识、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又能够使学生形 成良好的德性。
  (三)避免放任自流的状态
  初中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组织不力、控制不当,“行学”活动任务就很难高效完成。学校在活动中引发学生体验后,要适时地给予指导和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爱上“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具有互动性,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相互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让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参与活动,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意识和态度得到沉淀。学生不参加活动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悟和内化,就不能获得真知,不投入情感就没有心灵的共鸣和品德的升华。实践证明,“体验式德育——行学活动”把教师从“说教者”转变为 “协作者”,与学生一起体验、一起享受活动中的酸甜苦辣,德育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