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陈进号 梁克兴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龙合镇初级中学



【正文】  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生世界观、科学观、人生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加之由于初中学生身心发育还未成熟,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中,无法更有效地掌握学习的内容,构建系统而完善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它能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倡导发散性思维方式,符合人类思维习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正是如此,思维导图符合了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可以将单一的文字内容转换成形式多样的图文,能够有效地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基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将其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必是学生记笔记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必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必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将从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复习指导谈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在课前准备阶段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教学内容。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每节课内容都有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课前作好教学设计,就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一张设计图纸。课前备课,教师要按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要将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思维导图设计成教师的教学内容,理清自身教学内容和思路,利用制图软件设计出完善的教学思路,将该节课的教学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逐级设计好思维导图内容,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图纸一目了然教师要教授的内容,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二)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预习。
  教师做好了课前的教学内容设计,同时又要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有效预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前预习是目前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初步掌握一定基础知识、摸清可以理解的和无法理解的内容知识,对有准对性地听课学习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准对性的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教学问题层层进行展现,指导学生带着思维导图中的问题预习课文章节内容,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加深对知识的获取,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在课堂教学活动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新知识教学。
  在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课前设计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这一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合理利用网络》教学。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课前思维导图设计《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其次,在明确合理利用网络后,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最后,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在网络虚拟空间传播正能量。利用思维导图对该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将本节的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和传播网络正能量两个内容直接清晰的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二)运用思维导图指导记录笔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传授新知识活动中,一般学生会边听课边记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能将教学内容有效记录在笔记中,也更有利于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上,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自身学习方式把教学内容以自己方式做记录,将道德与法治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在思维导图中逐个突显,有利于有效复习与运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思维发散、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运用思维导图设计课堂练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有效性练习的设计,从基础知识、能力提升、能力扩展进行知识迁移的层层设计练习,形成一张思维导图的练习设计。
  (四)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
  讲授完新课内容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时,要在前面的各个环节思维导图设计呈现基础上,要将教师的板书设计让学生归纳小结,再次将本课的知识点形成树状思维导图或网状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以便学生明晰本节课内容,方便课后更好地复习和识记。
  三、在课后复习指导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后复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知识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课后复习指导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学习内容,同时也有利理清学习思路。在单元复习测试和月考测试、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学生可以根据整理设计好的知识思维导图直接进行系统复习,大大强化学生了对知识点的学习和认识。各章节都充分运用知识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复习指导,要运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复习,知识更加完善系统化,复习更加全面系统,效率会更好,应考备考更有效。      
  总之,在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教学内容设计、指导学生预习、课堂新知传授、课堂记录笔记、课堂练习设计、课堂归纳小结、课后复习指导,都可以大大提高对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巩固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在各环节进行学习,以此更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