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的几点尝试
【作者】 索南卓玛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越学越学不懂的困境。教师也发现学生每天花费大把时间学习数学,做数学题,但是教学效果却不见起色。深入分析原因,应该从学生高高中习数学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等原因找起,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基于此,本文将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与不足、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实施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广大一线教师进行参考。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
一、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没有负担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真正从内心喜欢思考、喜欢数学。教师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是数学教师存在的价值。教师不再为了应付应试考试,单纯教授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发挥数学的游戏性,挑战性,启发性的特点,带领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玩数学,这才是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最好的数学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真爱爱上数学。
2.以数学育人为载体,加强学生自主意识
首先,教师注重数学的概念、原理等以及由内容反映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蕴含的价值观资源,并创新教学设计,用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师方式教导学生,才能有效地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其次,当前学生在时代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成长,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需要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动力所在,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周到数学的美丽,体会数学的魅力,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增强自身教学理论体系基础,都是素质教育推动数学教育向前发展的体现。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
1.衔接不足,学生学习模式一时难以转变
在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受系统教学,教师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主,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上。教师能够针对班级学生,一对一,逐个讲解进行教学,扫清学生的疑难点,学生也能够针对教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但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学习的科目比初中更多,也需要接触更多的新科目,这导致学生没有不能适应新的课程,觉得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难以顾全那么多科目,对于学习数学就显得更加吃力。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但是由于学生习惯了教师的“包办”教学模式,依赖心理难以转变,导致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向十分迷茫。
2.高中数学难度加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首先,初中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进行记忆细心答题就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而到了高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的“葵花宝典”失去了神效,在课堂上消化不了教师的教课内容,也容易走神,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越学越差。其次,据了解,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安排,学生只要按时、认真完成教师下达的简单“学习指令”就行。但高中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需要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不再能够简单复制别人的模式,但是很多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学生本质上是没有智力上的差别,没有真正的差生,没有笨的学生,所谓优秀的学生比差的学生只是在于,他们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找到数学学习中的难点、重点,从而进行分析,全面把握,掌握学习数学的主动权。
三、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
高中生已经在数学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在经历了十年寒窗后,都盼望着在高考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这是每一个学子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所期望的。高中数学教师要能够把自己的期望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在平时能够捕捉到新的教学理念,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认真设计教案,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光要把数学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讲解清楚,还要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高中数学教师平时一定要多与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多参加一些课研活动,敢于与其他教师有不同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现在有许多的高中数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以一个知识拥有者的身份站在讲台上,代表的是数学知识的权威。由于学生都习惯于被动接受,因此,学生的思路总是跟着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没有过质疑。学生总是带着崇拜进行听课。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拘谨,与现代的素质教育思想相违背。
2.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高中数学教师在学校里难免存在同一个学科之间的较量。在相互的较量和竞争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每一个教师都不愿意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落后,于是,有许多的数学教师总是把自己的优秀教学经验藏起来,不让其他的教师学到。这种做法虽然保护了个人利益,但是不利于我们数学教学经验的交流。现代社会不是一个独创的时代,而是一个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社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同学科的数学教师要能够坐下来,说一说自己平时成功的教学案例,开诚布公地对一些教师的疑惑、错误的观点进行探讨。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帮助,能够增加数学教师之间的教研氛围,彼此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之间多进行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还能够在相互探讨中互相启发,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个人的教学艺术水平。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应该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思想,利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难题,从而做到真正爱上数学,让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张晓东. 中国教师. 2018(S2)
[2]论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邱兰钧. 才智. 2019(23) [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策略[J]. 王峰. 中国校外教育. 2017(32)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
一、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没有负担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真正从内心喜欢思考、喜欢数学。教师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是数学教师存在的价值。教师不再为了应付应试考试,单纯教授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发挥数学的游戏性,挑战性,启发性的特点,带领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玩数学,这才是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最好的数学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真爱爱上数学。
2.以数学育人为载体,加强学生自主意识
首先,教师注重数学的概念、原理等以及由内容反映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蕴含的价值观资源,并创新教学设计,用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师方式教导学生,才能有效地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其次,当前学生在时代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成长,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需要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动力所在,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周到数学的美丽,体会数学的魅力,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增强自身教学理论体系基础,都是素质教育推动数学教育向前发展的体现。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
1.衔接不足,学生学习模式一时难以转变
在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受系统教学,教师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主,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上。教师能够针对班级学生,一对一,逐个讲解进行教学,扫清学生的疑难点,学生也能够针对教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但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学习的科目比初中更多,也需要接触更多的新科目,这导致学生没有不能适应新的课程,觉得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难以顾全那么多科目,对于学习数学就显得更加吃力。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但是由于学生习惯了教师的“包办”教学模式,依赖心理难以转变,导致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向十分迷茫。
2.高中数学难度加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首先,初中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进行记忆细心答题就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而到了高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的“葵花宝典”失去了神效,在课堂上消化不了教师的教课内容,也容易走神,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越学越差。其次,据了解,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安排,学生只要按时、认真完成教师下达的简单“学习指令”就行。但高中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需要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不再能够简单复制别人的模式,但是很多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学生本质上是没有智力上的差别,没有真正的差生,没有笨的学生,所谓优秀的学生比差的学生只是在于,他们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找到数学学习中的难点、重点,从而进行分析,全面把握,掌握学习数学的主动权。
三、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
高中生已经在数学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在经历了十年寒窗后,都盼望着在高考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这是每一个学子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所期望的。高中数学教师要能够把自己的期望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在平时能够捕捉到新的教学理念,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认真设计教案,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光要把数学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讲解清楚,还要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高中数学教师平时一定要多与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多参加一些课研活动,敢于与其他教师有不同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现在有许多的高中数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以一个知识拥有者的身份站在讲台上,代表的是数学知识的权威。由于学生都习惯于被动接受,因此,学生的思路总是跟着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没有过质疑。学生总是带着崇拜进行听课。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拘谨,与现代的素质教育思想相违背。
2.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高中数学教师在学校里难免存在同一个学科之间的较量。在相互的较量和竞争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每一个教师都不愿意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落后,于是,有许多的数学教师总是把自己的优秀教学经验藏起来,不让其他的教师学到。这种做法虽然保护了个人利益,但是不利于我们数学教学经验的交流。现代社会不是一个独创的时代,而是一个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社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同学科的数学教师要能够坐下来,说一说自己平时成功的教学案例,开诚布公地对一些教师的疑惑、错误的观点进行探讨。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帮助,能够增加数学教师之间的教研氛围,彼此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之间多进行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还能够在相互探讨中互相启发,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个人的教学艺术水平。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应该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思想,利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难题,从而做到真正爱上数学,让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张晓东. 中国教师. 2018(S2)
[2]论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邱兰钧. 才智. 2019(23) [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策略[J]. 王峰. 中国校外教育. 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