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突破对策

【作者】 罗 英

【机构】 陕西省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学习语文是“水滴石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即可登顶的。同样,作为语文综合成绩的“镜子”作文更是文字+思维+创作的集中体现。简单的文字堆砌如同一堆凌乱的瓦砾,只有运用熟练的文字艺术才能积沙成塔,高屋建瓴。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突破思路进行解读,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措施

  一直以来,作为成为学生升学的一道分水岭,因为该题分数占比较高,部分学生“成也作文,败也作文”。甚至部分同学视作文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殊不知,作文就是书面形式的口语表达,其实难度并不大。
  1.作文与每个人的成长
  作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作,只不过因为按照体裁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常见形式。其实,我们在牙牙学语开始就进入“习作状态”,甚至我们每天的对话、思考都是写作文的过程,只不过更碎片化,不具体罢了。
  因此,我们一生中时刻与“作文”打交道。可以说,口若悬河的人基本上属于善于习作的人,因为他们善于组织语言、润色语言、使用语言。
  2.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窘境
  既然作文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那为什么很多小学生学习不好呢?其实,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觉着某一项任务不可能实现时,或高不可攀时,我们会在潜意识里将自己放在相对弱势的位置,其目的在于保护自己,不被这些难度“极大”的困难击倒,或者说给自己的失败做铺垫。当周围的同学、朋友或者家人提及作文多么难以把握时,自己就会下意识的加入这个群体,并认为这样无可厚非。
  3.小学生作文的问题所在
  首先,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包括语言在内的各项能力都亟待提升。但受限于思维模式与辞藻积累的不足,无法将有限的词汇进行有效的“排列”、“组合”,由此“流水账”式的作文纷至沓来。长期处于写作“瓶颈”状态学生因为停滞不前而产生懈怠感。
  其次,小学生经过四五年时间的学习积累,已经掌握了N个美妙的词汇,如果针对某一个主题将挑选出适当的词汇,并进行二次创新后,即可成为一篇美妙的小作文。由此看,巧妇难为的是“有米之炊”,即:没有足够的技艺是他们写不好作文、怕写作文的另一原因。
  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灵活或缺乏吸引力限制了学生们学习作文的兴趣。一直以来,教师教授作文时多按照:告知题目→简单讲解→安排写作→评判并分享,这一流程循环往复。小学生们在这种定式中感觉枯燥无味,不擅长写作的学生怕老师点名、点评。
  4.小学作文教学的突破策略分析
  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是放飞学生心灵的理想教学方式,同样我们也可以将其引入作文教学之中,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首先,让学生变成一块“海绵”。孩子们求知欲强烈,让他们最大化的吸收语文知识,让大家成为一片海,容纳天下百川的汇入。为此,教师应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在城市,学生们可以徜徉于公园、博物馆,可以到比赛现场看健儿们驰骋、遨游,聆听山呼海啸的呐喊声;在田野,学生们去观察各种的昆虫、植物,看白云在天上翩翩起舞,看河流、小溪奔驰、欢跳而去。让他们双手触摸感悟“硬”与“软”,“冷”与“热”,“滑”与“涩”,立足于沙堆,感受流沙的舔舐;矗立在溪水中,感受水流的亲吻。感悟空间的旋转、空洞与丰盈,感悟时间滴答间逝去,让无拘无束的心灵随风飘荡。
  但,我们要做到收放自如,针对追风少年们用一句、一段或小品文和大家去分享。可以从口头交流开始,即兴的方法“给你三分钟准备时间,快速用三/五句话阐述自己对于某事/物的看法”。教师应及时引导,如:对于物体颜色的表述,对于声音的刻画,对于某人面目表情的形容,对于某种美食的诱惑。。。。,总之,让大家从喜欢的事物开始,让他们畅所欲言,哪怕每次只用一个美妙词汇,都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这样,学生们会逐渐“爱”上作文。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可“发挥”的资源。教室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我们可借助每位同学,如:我们这次作文课描写班里的xx、xx、xx作为人物描写对象,写一篇小作文。刻画人物只要找一个亮点即可,切忌写的面面俱到。小学生会写出各种作文,如:xx喜欢红色,她冬天经常带一顶鲜红的帽子,夏天来了,她喜欢淡红的连衣裙,哪怕是她的书包、文具盒、运动鞋的主色调都是红色,甚至,再她踢毽子后脸都是微微泛红的。。。,这种小作文是将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深入融合。
  另外,教师的黑板报以及其他文字园地,都可以放飞学生的心绪。有关事务的描写,用小纸条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大家分享写作的高光之处,并进行点评和研习,以此提升班级整体写作水平。
  最后,让写作变得更为无形。作文学习不要拘泥形式,还要与时俱进。传统写作最常见的题目是:《我的父亲》、《我的一天》、《我的同桌》。。。,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让人生厌。我们可用流行题材,不限制具体人物的形式让大家去写出自己擅长的东西,推此即彼逐渐喜欢写作文,沉迷写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因势利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小学生从一个词、一句话开始,从口语开始,逐渐成为作文的爱好者和驾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