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作者】 李 丽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实验中学



【正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展示2020年4月去求疫情分布图,让学生认识联系实际分析认识疫情严重的大洲有哪些?再分析亚洲严重的国家有哪些?导入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亚洲的自然环境》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归纳、总结]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1.指导学生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学生读图6.2《亚洲的范围》,教师指导学生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小组讨论]
  [启发引导]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北寒、北温、热三带)
  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c.跨经度数(约196°,大部分在东半球)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指导学生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活动]  
  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图6.2《亚洲的范围》)
  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人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中心同学周边的学生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1)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3)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3.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6个区域。指导学生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
  ①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③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④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⑥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过渡]老师去家访,在确认了同学的家庭住址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了,比如家里有几间房,院里有什么物体,门前有几棵树──这叫自然情况;而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工作,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如何——这叫人文情况。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也通常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播放《亚洲雄风》视频,提问]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自然特征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
  [活动] 结合读图6.5和P.5阅读材料,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提问]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
  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见p.6图6.7)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板书]二、地形复杂,山河壮阔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活动]学生指图回答亚洲不同流向的河流,注入的海洋。
  [板书]
  3.主要河流:
  ①、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②、印度洋—印度河、恒河、
  ③、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本课小结]
  亚洲的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二、地形复杂、山河壮阔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
  2、主要地形区
  3、主要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