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分析
【作者】 周伟兴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桃李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担负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适应、交流的能力,使得团队精神得到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现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懂得合作,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体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从现今时代对于人力资源所要求的素质来看,唯有具备良好的协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方才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长期以来,无论是哪个行业,均对组织内部每个成员是否具备足够的团队精神十分看重。可以说,当一个组织的成员均具备卓越的团队精神,则即便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组织内部的所有成员从上到下,均能够做到上下同欲,共同应对和解决难题。如若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则会导致组织内部出现人心惶惶、一盘散沙的情况。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唯有组织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协作能力,方才能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并对组织抱有饱满的向心力,会为了组织绩效的实现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看,此类运动亦十分强调参与者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唯有这样,方才可以在参与竞技的过程当中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为了最终的竞技胜利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一、 体育在团队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 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主战场
体育课堂中有很多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项目,比如体育游戏、球类运动、接力赛、拔河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可以说在体育教学中合作是主流,学生只有在团结协作、充分交流的集体中,才能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所以体育学科中的团队精神对于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说体育课活动是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主战场。
(二) 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团队精
很多体育竞赛都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比如广播操、足篮排球比赛等,这些竞赛具有很强的集体性与团队性,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精神能够得到大大的增强,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参与体育活动小学生相互合作、团结拼搏,集体荣誉感加强,使得团队精神得到体现。
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措施
(一) 精心设计教学节点,注重差异教学
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当中,同学生共同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去,与学生一起就体育课程授课当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不应当满足于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灌输,而是应当对于学生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学习主体地位加以重视,使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养成。在小学体育课堂当中,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能够对学生团队精神养成有帮助的教学模块。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在身体体能以及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差异,如部分学生的身体条件较为出色,协调性较好,在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时上手较快,而另有部分学生身体条件不尽如人意,平日里也缺乏锻炼,因而在学习体育动作时存在着滞后性,如若小学体育教师未能针对后一种学生因材施教,则极易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学习甚至于对体育课程产生排斥和萎缩情绪。唯有体育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节点,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运动带给自身身心的愉悦,方才能够使其重拾体育技能习得的信心。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亦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团队竞技活动,以此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二) 引入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
小学体育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耗费体力的体育运动,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引入一些体育游戏,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比如,可以开展两人三足、三人四足等类似的体育游戏,游戏人数可以不断增加,如此难度就会不断加大,学生很容易在游戏中失败。游戏的失败会促使学生去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不断磨合,不断探索为何会失败,如何协作才能够最快地到达终点。这样一来,不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学生内部通过讨论和一次次的改进,就能够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在今后的团队合作中,他们也会吸取本次游戏失败过程中的教训,借鉴本次游戏过程中的经验,齐心协力,获取成功。
(三) 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集体荣誉感
不同的学生由于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个体的性格存在差异,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合作过程中,总会有的学生如鱼得水,有的学生愁眉不展。因为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体验成功的乐趣也是不同的。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中的成功,使其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在团队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比如,在开展团队性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对相对弱势的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去,鼓励其他学生对这些学生予以信任。在不断的合作、磨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队友是温暖的,合作是快乐的。如此,他们就会真正地体验到团队合作中的成功,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强化自身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如游戏“搭桥过河”,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规定的区域内,给相同的两块木板,让各组学生渡过“河”。游戏中各组学生都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同学都能安全到达彼岸。于是,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写满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其今后走向社会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是否能够通过合作获得双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缺乏团队意识,也缺乏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和培养。体育教学则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邹冠龙.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体育时空,2017(6).
[2]林海涛.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8(12).
【关键词】 小学体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从现今时代对于人力资源所要求的素质来看,唯有具备良好的协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方才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长期以来,无论是哪个行业,均对组织内部每个成员是否具备足够的团队精神十分看重。可以说,当一个组织的成员均具备卓越的团队精神,则即便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组织内部的所有成员从上到下,均能够做到上下同欲,共同应对和解决难题。如若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则会导致组织内部出现人心惶惶、一盘散沙的情况。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唯有组织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协作能力,方才能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并对组织抱有饱满的向心力,会为了组织绩效的实现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看,此类运动亦十分强调参与者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唯有这样,方才可以在参与竞技的过程当中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为了最终的竞技胜利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一、 体育在团队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 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主战场
体育课堂中有很多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项目,比如体育游戏、球类运动、接力赛、拔河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可以说在体育教学中合作是主流,学生只有在团结协作、充分交流的集体中,才能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所以体育学科中的团队精神对于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说体育课活动是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主战场。
(二) 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团队精
很多体育竞赛都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比如广播操、足篮排球比赛等,这些竞赛具有很强的集体性与团队性,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精神能够得到大大的增强,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参与体育活动小学生相互合作、团结拼搏,集体荣誉感加强,使得团队精神得到体现。
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措施
(一) 精心设计教学节点,注重差异教学
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当中,同学生共同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去,与学生一起就体育课程授课当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不应当满足于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灌输,而是应当对于学生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学习主体地位加以重视,使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养成。在小学体育课堂当中,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能够对学生团队精神养成有帮助的教学模块。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在身体体能以及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差异,如部分学生的身体条件较为出色,协调性较好,在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时上手较快,而另有部分学生身体条件不尽如人意,平日里也缺乏锻炼,因而在学习体育动作时存在着滞后性,如若小学体育教师未能针对后一种学生因材施教,则极易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学习甚至于对体育课程产生排斥和萎缩情绪。唯有体育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节点,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运动带给自身身心的愉悦,方才能够使其重拾体育技能习得的信心。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亦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团队竞技活动,以此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二) 引入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
小学体育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耗费体力的体育运动,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引入一些体育游戏,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比如,可以开展两人三足、三人四足等类似的体育游戏,游戏人数可以不断增加,如此难度就会不断加大,学生很容易在游戏中失败。游戏的失败会促使学生去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不断磨合,不断探索为何会失败,如何协作才能够最快地到达终点。这样一来,不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学生内部通过讨论和一次次的改进,就能够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在今后的团队合作中,他们也会吸取本次游戏失败过程中的教训,借鉴本次游戏过程中的经验,齐心协力,获取成功。
(三) 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集体荣誉感
不同的学生由于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个体的性格存在差异,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合作过程中,总会有的学生如鱼得水,有的学生愁眉不展。因为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体验成功的乐趣也是不同的。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中的成功,使其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在团队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比如,在开展团队性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对相对弱势的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去,鼓励其他学生对这些学生予以信任。在不断的合作、磨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队友是温暖的,合作是快乐的。如此,他们就会真正地体验到团队合作中的成功,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强化自身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如游戏“搭桥过河”,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规定的区域内,给相同的两块木板,让各组学生渡过“河”。游戏中各组学生都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同学都能安全到达彼岸。于是,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写满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其今后走向社会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是否能够通过合作获得双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缺乏团队意识,也缺乏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和培养。体育教学则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邹冠龙.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体育时空,2017(6).
[2]林海涛.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