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作者】 庞海英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坡子小学



【正文】  【摘 要】 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打造书香校园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本文从六个方面展开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思讨论,点明农村小学应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

  文化使人美好,读书使人智慧,教育传承文明。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的今天,阅读已成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学生读书、学习、成长的地方,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从小爱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社会培养文明和进步的引领者与促进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本人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构想进行简单叙述。
  一、活动激趣
  1.丰富多彩激兴趣——活动建设校园文化,我们可以更充分的结合文化主题开展活动。例如:“经典诵读,书香校园”,学校可以举办:诵经典朗读赛、读经典演讲赛、唱经典歌曲赛、演经典表演赛……以活动为载体,让主题文化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润滑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村”。让校园文化富有情趣、情感、情操;让校园文化在口中、在身边、在心里。2.身心健康促成长——活力活力,这里指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融入校园文化,散发无穷的活力。按要求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怎样将校园主题文化渗透到身心发展中,有待于我们共同思考。学校大多开设了课间操、活动课、特色班、兴趣组,运用小团体,融合大主题就是一种智慧。例如:以“礼孝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内容来说,可以在课间操融入“感恩手语操”、在活动课融入“互帮互助游戏”、在特色班可以建立“文明星之窗”、在兴趣组也能树“孝道仕女”的典型……富有情趣的主题文化依托活动为风力,有了基础,校园文化的活力就可以彰显。注重学生悦学的培养,发展学生有益的身心同样不可忽视,当然,也一样可以让校园文化有活力可言。3.彰显特点扬个性——活化教育,不能是书本的复制,也不能成为考试的模具。教育,是心智的开启、品性的怡情,面对活生生的个体,是充满鲜活、颜色、动感、灵气的个体。所以,校园文化必须成为活化教育的催生剂,只能是教育跃动的精灵。校园文化是面对全体,更是扬长避短,彰显个性的舞台。例如:校园文化建设不要分数,照顾了学困生;文化建设不求绩效,只要让“校园特色”变成了“特色校园”,就是成功的。杜绝校园文化生搬硬套,因为每个学校存在不同的差异;不能校园文化模仿照抄,因为每个区域都有特有的文化底蕴。
  二、墨韵飘香
  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熊秉明先生把它称之为“艺术中的艺术”,可见书法在中国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却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书法的教育学习。尤其是在这个电脑时代,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电脑打字又快又好,但书写能力却在不断下降。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书法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开发学生的心智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出要把书法纳入课堂。在农村小学开展“墨韵飘香”活动,让书法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施行:(1)在教师中开展“三字”活动,鼓励教师每周练习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教师每周进行一次“三字”交流活动,以促进教师书写专业的成长,同时便于指导学生的书法学习。(2)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一、二年级学习硬笔书法,三、四、五年级学习书写毛笔字,由教师专门指导,学生每天上交一张书法作业,由教导处督导检查。(3)每学期进行一次书法比赛,同时,鼓励师生参加市、省以及全国的书法作品比赛等,以赛促练。希望能通过以上举措,让中国的书法艺术在农村小学师生中得到发扬和传承。
  三、以研促教
  目前,农村小学教研方面还有待提高。开展“以研促教”,定期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公开课交流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优质课比赛,书写教育教学论文、随笔等。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四、悦读天地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基石,更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好书。为了让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每个班摆一组图书柜,建立一个图书角,图书的来源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也可鼓励学生带自己的图书存入图书角,与他人交换图书共同阅读。(2)除了每天的早读课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外,每周每班将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课外书。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校园充满书香。(3)定期组织各项读书交流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
  五、习作乐园
  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也为了促进学生们习作水平的提高,学校也可以办校园版《读写月报》,按一定周期办校刊,鼓励全校学生投稿,并发放纪念品作为稿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田园诗画
  农村学生每天与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虫鸣鸟叫……都是学生们的“无字书本”。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热爱这“无字书本”、热爱生活,学校可以为学生们开设“田园诗画”栏目。把学生们在美术课上画的画、剪的纸、贴的画等各种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出来,以便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七、乡村野趣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全民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们玩得健康,除了上好体育课、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以外,还可以把学生爱玩的各种游戏纳入体育课中,比如,开展跳皮筋比赛、跳绳接力赛、踢毽子比赛等。这样,学生们既得到了体育锻炼,课后还可以继续玩这些游戏,增加他们生活的乐趣。每学年学校还可以开展一次运动会。当然,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学校可以利用更多的空间,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比如,在教学楼走廊分层设计并布置名人读书格言,设计布置各种展览橱窗,建设班级黑板报等,教师订阅图书、读经典书籍和教学教研书籍以提高自身能力,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以促进师生、家校交流等。“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之树。农村小学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让这棵生命之树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成长得更加苍翠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