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开展“少教多学”研究,实现教与学双赢
【作者】 王桂华 梁 萍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中心校
【正文】 【摘 要】 现代教学要与时俱进,追求高效,达到减负增效,实现少教多学。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做到目标让学生清楚,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规律让学生发现,收获让学生交流。
【关键词】 小学数学;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一、更新观念,引导自主
我们知道,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授人以渔。因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新课改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务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古籍《学记》一书强调:“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以便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智慧和思维都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自主的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在教学改革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实施少教多学,怎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学会培养学生自信,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做到: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少教多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最终受益。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知识产生了兴趣之后则可以自主投身于自主学习的探究中,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合理采用“少教多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让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叶圣陶的观点,与通过少教多学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观点不谋而合。
“少教多学”倡导教师少教,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少教多学”并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多主宰课堂的做法,积极搭建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教与学的融合点,使教与学达到完美结合,实现教学相长。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需要大力实施少教多学。“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
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每天离不开的工作,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想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得认认真真备好课,讲究教学艺术,勇于开展合作互动探究活动,善于根据学生实际,教材难易,得心应手地组织教学。
时刻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组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责任是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感悟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魅力。因此,教师的导非常重要。少教多学要求讲要: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急于求成。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减负增效,讲要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形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识,共建师生合作互动的双赢课堂。
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因势利导,用心点拨,诚心引领。只有教师的善“导”,才能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把思维引向深入,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分析应用题要激思启智,善于采用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睿智。如合作学习下列例题:希望小学原计划买12个篮球,每个72元,从买篮球的钱中先拿出432元买足球,剩下的钱还够买几个篮球?
解法一、(72×12-432)÷72=432÷72=6(个)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6个篮球。
解法二、12-432÷72=12-6=6(个)答:(同上)
解法三、设剩下的钱还可以买x个篮球
72x=12×72-432
72x=432
x=6答:(同上)
解法四、设剩下的钱还可以买x个篮球
72x+432=72×12
72x+432=864
72x=864-432
72x=432
x=6答:(同上)
显而易见,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思维分析过程不同,解法和运算过程也不同。解法一是一般的思维和一般的算术解法;解法二也是算术解法,但解题思路新,解答方法、解题过程简便。解法三、四是列方程的解法。很明显,第二种解法方便快捷,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
少教多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争论中,找出最简便的解法和独特的富有新意的解题思路,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认识,从而更熟练地把握应用题的多种分析解题思路。
其实,只有教师少教,学生才能多学。只有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的观察才会多一点;只有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的体验才会多一点;只有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的思维才会多一点;只有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的感悟才会多一点。
三、少教多学,方法至上
最重要的“学”就是“自学”,最大的“教”就是“不教”。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课堂是教师引领学生求知创新、展现个性化学习、体验成功的舞台。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去思考、去理解、去掌握新知。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变“学科为本”为“学生为本”,善于因材施教,注重了解学生、力求尊重学生,争取多一些等待和倾听,讲究教学策略,注重少教多学,深入学生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合作意识。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断受益。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讲活了”。“活”是少教多学的精髓,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重点研究以下三道自学题:1、用圆规画一个圆,说一说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分别表示出来;2、将几个不同大小的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说说你的发现;3、讨论:圆的中心位置由什么决定?大小由什么决定?学生通过自主画图、动手、讨论,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发现了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的规律;学会了用圆规画圆,不仅如此,学生在展示自学成果时,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圆规怎样画圆?由于学生明确了圆的位置和大小是由圆心和半径决定的,所以很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用两个铅笔做出的圆规来画,还有的说用一只笔和一把尺来画等等。在解决问题后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也体会到练习成功的快乐。
少教多学,方法是关键。对一些复杂的应用题,我们不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校园里有杨树20棵,槐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十分之九,又是柳树的三分之二,柳树有多少棵?引导学生分析时可把它看成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应用题的组合。学生做完后指出:任何复杂应用题都是由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组合、变化而来的,简单的会做,复杂的我们也要会做。这样既能使学生理解应用题间的内在联系又能化繁为简,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还可以降低学生对复杂应用题的畏惧心理,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践行“少教多学”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要顺利、有效地实施“少教多学”,我们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大胆实践,悉心研究,建立起符合教学规律的新型教学思想。及时总结、调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施少教多学,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需要循循善诱,推陈出新,教活课堂,教活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率高起来。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多学,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
参考文献:
[1]贾婷艳.别让经验成为教学的束缚——低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上). 2017(07);
[2]朱国军.浅谈“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 用[ J ].内蒙古教育,2018,(5);
[3]刘璇.小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4]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D 〕;广西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 小学数学;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一、更新观念,引导自主
我们知道,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授人以渔。因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新课改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务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古籍《学记》一书强调:“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以便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智慧和思维都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自主的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在教学改革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实施少教多学,怎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学会培养学生自信,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做到: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少教多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最终受益。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知识产生了兴趣之后则可以自主投身于自主学习的探究中,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合理采用“少教多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让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叶圣陶的观点,与通过少教多学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观点不谋而合。
“少教多学”倡导教师少教,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少教多学”并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多主宰课堂的做法,积极搭建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教与学的融合点,使教与学达到完美结合,实现教学相长。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需要大力实施少教多学。“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
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每天离不开的工作,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想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得认认真真备好课,讲究教学艺术,勇于开展合作互动探究活动,善于根据学生实际,教材难易,得心应手地组织教学。
时刻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组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责任是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感悟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魅力。因此,教师的导非常重要。少教多学要求讲要: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急于求成。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减负增效,讲要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形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识,共建师生合作互动的双赢课堂。
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因势利导,用心点拨,诚心引领。只有教师的善“导”,才能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把思维引向深入,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分析应用题要激思启智,善于采用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睿智。如合作学习下列例题:希望小学原计划买12个篮球,每个72元,从买篮球的钱中先拿出432元买足球,剩下的钱还够买几个篮球?
解法一、(72×12-432)÷72=432÷72=6(个)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6个篮球。
解法二、12-432÷72=12-6=6(个)答:(同上)
解法三、设剩下的钱还可以买x个篮球
72x=12×72-432
72x=432
x=6答:(同上)
解法四、设剩下的钱还可以买x个篮球
72x+432=72×12
72x+432=864
72x=864-432
72x=432
x=6答:(同上)
显而易见,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思维分析过程不同,解法和运算过程也不同。解法一是一般的思维和一般的算术解法;解法二也是算术解法,但解题思路新,解答方法、解题过程简便。解法三、四是列方程的解法。很明显,第二种解法方便快捷,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
少教多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争论中,找出最简便的解法和独特的富有新意的解题思路,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认识,从而更熟练地把握应用题的多种分析解题思路。
其实,只有教师少教,学生才能多学。只有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的观察才会多一点;只有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的体验才会多一点;只有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的思维才会多一点;只有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的感悟才会多一点。
三、少教多学,方法至上
最重要的“学”就是“自学”,最大的“教”就是“不教”。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课堂是教师引领学生求知创新、展现个性化学习、体验成功的舞台。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去思考、去理解、去掌握新知。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变“学科为本”为“学生为本”,善于因材施教,注重了解学生、力求尊重学生,争取多一些等待和倾听,讲究教学策略,注重少教多学,深入学生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合作意识。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断受益。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讲活了”。“活”是少教多学的精髓,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重点研究以下三道自学题:1、用圆规画一个圆,说一说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分别表示出来;2、将几个不同大小的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说说你的发现;3、讨论:圆的中心位置由什么决定?大小由什么决定?学生通过自主画图、动手、讨论,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发现了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的规律;学会了用圆规画圆,不仅如此,学生在展示自学成果时,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圆规怎样画圆?由于学生明确了圆的位置和大小是由圆心和半径决定的,所以很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用两个铅笔做出的圆规来画,还有的说用一只笔和一把尺来画等等。在解决问题后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也体会到练习成功的快乐。
少教多学,方法是关键。对一些复杂的应用题,我们不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校园里有杨树20棵,槐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十分之九,又是柳树的三分之二,柳树有多少棵?引导学生分析时可把它看成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应用题的组合。学生做完后指出:任何复杂应用题都是由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组合、变化而来的,简单的会做,复杂的我们也要会做。这样既能使学生理解应用题间的内在联系又能化繁为简,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还可以降低学生对复杂应用题的畏惧心理,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践行“少教多学”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要顺利、有效地实施“少教多学”,我们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大胆实践,悉心研究,建立起符合教学规律的新型教学思想。及时总结、调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施少教多学,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需要循循善诱,推陈出新,教活课堂,教活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率高起来。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多学,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
参考文献:
[1]贾婷艳.别让经验成为教学的束缚——低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上). 2017(07);
[2]朱国军.浅谈“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 用[ J ].内蒙古教育,2018,(5);
[3]刘璇.小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4]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D 〕;广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