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计算方法的策略
【作者】 吕观英
【机构】 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改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如果想要得到全面发展,其数学能力的各个方面就必须得到整体的进步。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对高中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其对于解 决数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当同学们逐渐步入 更高年级的时候,对于他们计算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是,有关数据显示,高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正呈现出一种减 弱的态势。这不仅对教学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已引起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1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概述
在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之后,得出了“高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每况愈下”的结论,“一届不如一届”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教师用来描述学生计算能力的最贴切词语。学习同样的内容、完成同样的目标,现在的高中生要比以往的高中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现现在的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计算能力不过关。学生计算能力的起点,是从小学数学而起的,到高中数学,学生已经历了多个春秋,学生在计算能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障碍,或许只有学生自己清楚和明了。笔者认为,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1 缺少正确对待数学计算的态度
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有一些同学却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练习当中只是学习计算的方法以及解题思路,并不注重具体的计算步骤。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他们计算的准确率大幅度地下降。要想改变同学们的这种错误的观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各种数学计算方法,从根本认识上改变对数学计算的看法,激发他们的计算兴趣。
1.2 科技产品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等辅助学生进行计算的工具不断在学生的生活中得以普及和运用,使学生的动手计算能力有所降低。另外,高中生在学习生涯中,不乏接触到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乏在课本中学到有关计算机“数的计算”的知识,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对计算有所忽视。多个方面的原因,以及科技产品的协助,导致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数学计算能力重视度偏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训练减少,从而使自身的计算能力无法得以突破和发展。
1.3 新教材内容的影响
如今,我们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都是经过改革后的新教材。当中的一些难点、陈旧知识点以及死点都被刨除,与之前的教材难度相比,如今的知识难度下降了很多。比如说不等式、二次函数以及因式分解等。这些知识点在不同程度上都降低了对学生所需要掌握知识的难度。然而,当学生在高中学习时,就会发现很多初中阶段不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被广泛地使用。而由于在初中没有过多地关注,所以难以满足高中的解题需要,这就造成了高中生在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的下降。还有,如今的初中教材中,对于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二元二次方程以及韦达定理等知识点 都不进行重点介绍,但是在解决高中数学几何问题时,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还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再如,因式分解的学习,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涉及各种技巧以及方法。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十字乘法、增减项等的应用如同家常便饭。由于这些课本知识重点不能够很好地匹配,导致大部分学生步入高中后,很难适应,这就导致了学生计算能力的降低。
2、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学生的计算能力离不开题目而言。学生面对不同的题目,就算是同样的计算方法,也可能会存在这个题能够解出来、另一个题解不出来的现象。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离不开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2.1 转变高中生对于数学计算的观念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好的计算能力不是光靠计算方法与技巧就能够得到的,还需要大量的训练。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多举办与数学计算相关的竞赛,让学生通过动手计算解答,以此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升 学生的计算效率,并促进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数学计算的价值。
2.2 学会审题
审题学生解题的基础,对学生的解题方向、方法等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首先学会审题,明确审题的重要意义,再对审题结果进行细致分析,确定计算的公式,最后解题。①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运算的 教授时,就应使学生明确题干中的关键字词,确定题干中的有用和无用信息,从而使解题的方向更加明确;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的时候,需首先要求学生仔细分析题目的特点,再对解题所用的方法、技巧进行确定。
2.3 学会解题
优化解题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的速度和质量。高考数学计算量颇大,在以往学生的反馈中,不乏一些学生没有写完卷子的情况。因此,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题进行“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利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计算,从而使解题过程更加的高效。①兴趣作为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好教师,能够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学教师要学生学会解题,首先应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体会到解题过程的乐趣所在,从而使学生对自己计算能力的高低有所关注,并不断付出努力以期提高;②题海战术是一种重“量”轻“质”的方法,但是“量 变引起质变”。因此,数学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合理的利用适量的计算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 解题训练。
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计算这一项基本功,对于高中生的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也能够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数学的思维能力等方面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对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学生的问题所在,再帮助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欣然.关于高中生数学能力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教 育(中学),2016,(11)
[2]周奕.浅谈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 研究,2016,(15)
[3]高娟.高中生计算能力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4]吴新超.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欠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1)
【关键词】 高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其对于解 决数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当同学们逐渐步入 更高年级的时候,对于他们计算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是,有关数据显示,高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正呈现出一种减 弱的态势。这不仅对教学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已引起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1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概述
在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之后,得出了“高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每况愈下”的结论,“一届不如一届”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教师用来描述学生计算能力的最贴切词语。学习同样的内容、完成同样的目标,现在的高中生要比以往的高中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现现在的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计算能力不过关。学生计算能力的起点,是从小学数学而起的,到高中数学,学生已经历了多个春秋,学生在计算能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障碍,或许只有学生自己清楚和明了。笔者认为,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1 缺少正确对待数学计算的态度
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有一些同学却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练习当中只是学习计算的方法以及解题思路,并不注重具体的计算步骤。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他们计算的准确率大幅度地下降。要想改变同学们的这种错误的观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各种数学计算方法,从根本认识上改变对数学计算的看法,激发他们的计算兴趣。
1.2 科技产品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等辅助学生进行计算的工具不断在学生的生活中得以普及和运用,使学生的动手计算能力有所降低。另外,高中生在学习生涯中,不乏接触到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乏在课本中学到有关计算机“数的计算”的知识,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对计算有所忽视。多个方面的原因,以及科技产品的协助,导致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数学计算能力重视度偏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训练减少,从而使自身的计算能力无法得以突破和发展。
1.3 新教材内容的影响
如今,我们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都是经过改革后的新教材。当中的一些难点、陈旧知识点以及死点都被刨除,与之前的教材难度相比,如今的知识难度下降了很多。比如说不等式、二次函数以及因式分解等。这些知识点在不同程度上都降低了对学生所需要掌握知识的难度。然而,当学生在高中学习时,就会发现很多初中阶段不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被广泛地使用。而由于在初中没有过多地关注,所以难以满足高中的解题需要,这就造成了高中生在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的下降。还有,如今的初中教材中,对于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二元二次方程以及韦达定理等知识点 都不进行重点介绍,但是在解决高中数学几何问题时,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还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再如,因式分解的学习,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涉及各种技巧以及方法。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十字乘法、增减项等的应用如同家常便饭。由于这些课本知识重点不能够很好地匹配,导致大部分学生步入高中后,很难适应,这就导致了学生计算能力的降低。
2、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学生的计算能力离不开题目而言。学生面对不同的题目,就算是同样的计算方法,也可能会存在这个题能够解出来、另一个题解不出来的现象。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离不开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2.1 转变高中生对于数学计算的观念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好的计算能力不是光靠计算方法与技巧就能够得到的,还需要大量的训练。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多举办与数学计算相关的竞赛,让学生通过动手计算解答,以此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升 学生的计算效率,并促进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数学计算的价值。
2.2 学会审题
审题学生解题的基础,对学生的解题方向、方法等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首先学会审题,明确审题的重要意义,再对审题结果进行细致分析,确定计算的公式,最后解题。①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运算的 教授时,就应使学生明确题干中的关键字词,确定题干中的有用和无用信息,从而使解题的方向更加明确;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的时候,需首先要求学生仔细分析题目的特点,再对解题所用的方法、技巧进行确定。
2.3 学会解题
优化解题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的速度和质量。高考数学计算量颇大,在以往学生的反馈中,不乏一些学生没有写完卷子的情况。因此,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题进行“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利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计算,从而使解题过程更加的高效。①兴趣作为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好教师,能够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学教师要学生学会解题,首先应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体会到解题过程的乐趣所在,从而使学生对自己计算能力的高低有所关注,并不断付出努力以期提高;②题海战术是一种重“量”轻“质”的方法,但是“量 变引起质变”。因此,数学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合理的利用适量的计算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 解题训练。
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计算这一项基本功,对于高中生的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也能够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数学的思维能力等方面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对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学生的问题所在,再帮助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欣然.关于高中生数学能力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教 育(中学),2016,(11)
[2]周奕.浅谈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 研究,2016,(15)
[3]高娟.高中生计算能力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4]吴新超.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欠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