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翻转课堂,开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作者】 李 娟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法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对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它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翻转课堂模式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提出了翻转课堂应用的流程、设计方法和实施过程,以此希望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起到参考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 翻转课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微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手段,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初中化学是学生首次学习该课程,特别是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存在较多的困难,再加上许多学校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次数较少,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而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一、翻转课堂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的创新,它是指让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微课课件和导学案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时进行合作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讲解学习中的难点知识,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把该模式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成效。由于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能让学生了解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二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以及通过课堂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三是能真正实现化学分层教学。在翻转课堂的微课课件、导学案中,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而且学生可以对微课课件进行反复的观看学习,从而能实现真正的分层教学,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翻转课堂用于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只有有效地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才能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取得较好成效。
  (一)导学案与微课设计制作
  教材、导学案、微课课件三者是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导学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内容、学习方法、课程的学习要求等内容,微课课件是对教材中的难点知识进行视频讲解,因此需要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前设计制作出导学案与微课课件。
  1.研究教材,了解学情。在设计制作导学案和微课前,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掌握实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课标要求,对学生的近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爱好和关注的学习重点与要求进行调查了解,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导学案的设计内容、难度和学习方法等,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2.确定内容,精心设计。在研究了教材和了解了学情之后,根据教学需要来合理确定导学案、微课的设计内容。在设计时既要以初中化学新课标为依据,又要有一定的探究性,明确学习的目标、内容和解决学习难点的方法,设计的问题要能较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之后教师可借助计算机、录像设备等进行微课课件的制作。
  例如,在CO2的制取实验中,应设计如下导学案:
  (1)确定学习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确定;
  (2)确定学习内容。①复习学习能生成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探究制取CO2的所需药品;③设计三个实验方案并分析反应原理:方案要一是:Na2CO3与稀HCl的反应来制取CO2;方案二:CaCO3与稀HCl的反应来制取CO2;方案三:CaCO3与稀H2SO4的反应来制取CO2;④设计实验装置,归纳总结收集CO2的方式:⑤自我分析评价: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的运用特点。
  (3)制作微课课件。由于在实验中CO2的制取原理、CO2的验证方法、CO2与H2O的反应是该实验的难点,因此教师可把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讲解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借助于微课的视频讲解来突破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4)确定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内容与实验要求,可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课前预习。
  (二)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
  有了导学案和微课课件后,分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利用它们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以导学案为指南,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可从化学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步骤、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结果的验证方法、实验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学习。对于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学生可通过对微课课件的反复观看,来理解掌握所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就能对大部分实验内容有效掌握,同时也找出了学习中难以理解掌握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准备,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能保证实验学习与操作的效率。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
  1.创设多种教学情境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与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可借助于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激起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可运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来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授CO2制取时,可结合CO2的形成、危害、用途等来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欲望。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后,就可让学生对课前学习中的难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开展合作讨论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学习方法,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前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帮助,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通过合作学习,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有效掌握化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中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既要指导学生的讨论交流,又要注意搜集了解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课堂讲解做准备。
  3.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学生就能对化学实验的原理、方法、装置、操作步骤、验证方法等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在操作环节中,首先小组长要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合作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要对实验的过程、实验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与记录。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加强对各小组实验的指导,及时解决各小组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各小组顺利完成实验内容。
  4.小组展示实验成果
  实验完成后,各小组要进行实验报告的填写,总结与评价本次实验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实验的改进措施。之后各小组进行本次实验成果的展示,通过展示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就能使自己的化学实验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5.总结评价课程学习
  总结评价是本次实验课的最后环节,首先教师对合作学习与实验学习中,学生不能很好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以消除学生在本次课中的难点问题;然后教师对整个实验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在实验中好的做法与成绩,提出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措施,以使今后的实验更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是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设计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采取多种方法策略来提高学习的效果,以此来创新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较高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邱激扬.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学,2014(10):44-46.
  [2]陈晓艳.浅谈翻转课堂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中文信息,2017(8):19-19.
  [3]邬浩.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4]李新.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