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庆莲
【机构】 广西北流市大伦镇旺贺小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不管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在课堂实践上,大家都比较关注表达,忽视了对学生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人起码的尊重。就学习本身而言,通过倾听,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应算是学习的一条捷径。课堂教学时的语言就要尽量的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听、爱听。
【关键词】 课堂教学;倾听能力;培养
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有效地指导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课堂上教师可把学会倾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来抓,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①专心: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一心不能二用,特别是倾听。②细心:课堂上不管是老师的讲课还是同学的发言都要细心听,听清楚别人说了什么。③耐心。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老师的问题没问完,底下学生就在说:“我……我……”或是一个学生还没有回答完,底下又有:“不是这样的……”类似的声音。一定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了,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④用心:认真听同学的回答,思考和你的答案有什么出入的,对自己是否有帮助。
学会倾听,不单单是用双耳倾听,更边听边思考。学生良好的倾听素质与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循序渐进,反复训练。
1、听记词句。
可以利用课前或课后几分钟,进行听记词语的练习。课文中有一些关键句,可以在课前听写,既能为教学服务,也是倾听的训练。如:《秦岭兵马俑》中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如:《中彩那天》需要理解的句子“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好多是名家名篇,其中不乏有值得积累的好词好句,可以在听记中帮助学生积累。如:《五彩池》中“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如:《林海》中“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境。”这种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边听边记录的能力,要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每一个字,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的目的性和连续性也随之增强。
2、听后复述。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的。有了专注地听,才会有准确地说。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刚请一位学生回答了问题,回答得很精彩。再请一位说的时候却说不清楚了。平时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复述一遍,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是训练听的注意力以及检测倾听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适当地评价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及时表扬注意倾听的孩子,适时地鼓励学生对他人发言提出质疑。评价学生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这样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通过评价,教师对那些倾听习惯特别好、倾听能力特别强的孩子进行及时、热情的表扬鼓励,同时,更应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三、课堂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老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营造倾听的环境。
1.创设情境,让学生愿意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听下去的愿望。
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中,我就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的宠物。这个宠物室他所熟悉的,学生愿意说,其他同学也很想知道自己同学家的宠物,他们也愿意听。如在教学《父亲的谜语》一课中,出示课题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两个谜语猜一猜。猜谜语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为了能猜出同学的谜语,学生个个竖起耳朵认真听。教学一开始就已经创设了认真倾听的氛围。
2.精简提问,让学生听得清楚。
课堂教学中,有时候会发现老师问题很多,有的一下子问了几个问题,有的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应接不暇。一篇文章问题不易过多,过细。问题一多,学生就容易听不清楚老师问了什么,不知道应该回答哪个问题?次数一多,学生就不愿意再听了,反正听也听不明白。所以教学中用一个大问题统领,让学生清楚的指导自己接下里要做什么,让学生听的清楚。
如在教学《共同的秘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矿工们长期帮助受难工友的家属又严守秘密的高尚品德这一环节中,就设计了一个大问题:你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矿工们一直遵守着约定?以一个问题来带动后面3——8小节的教学,让学生能清楚地听清老师的要求,明确自己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3.改变方式,让学生乐于倾听。
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倾听不是不想倾听,而是教师的讲话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导致注意力分散;或者教学的手段单一,没有变化,学生缺乏认真听的兴趣。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喜欢新奇的新鲜的东西,富有节奏的挑战性的有趣味的课也许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如在教学完《颐和园》一课后,让学生做做小导游,沿着颐和园的游览路径,介绍一下颐和园每个地方的风景。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做做小评委。小导游有没有按照正确的路径来介绍,每一个地方的特点有没有介绍清楚。小导游的声音够不够响亮,语言是不是流畅。当学生自己做小评委的时候,他们在下面听得就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长期坚持有意识地培养和督促。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同时也是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提升情趣,感悟人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 课堂教学;倾听能力;培养
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有效地指导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课堂上教师可把学会倾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来抓,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①专心: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一心不能二用,特别是倾听。②细心:课堂上不管是老师的讲课还是同学的发言都要细心听,听清楚别人说了什么。③耐心。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老师的问题没问完,底下学生就在说:“我……我……”或是一个学生还没有回答完,底下又有:“不是这样的……”类似的声音。一定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了,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④用心:认真听同学的回答,思考和你的答案有什么出入的,对自己是否有帮助。
学会倾听,不单单是用双耳倾听,更边听边思考。学生良好的倾听素质与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循序渐进,反复训练。
1、听记词句。
可以利用课前或课后几分钟,进行听记词语的练习。课文中有一些关键句,可以在课前听写,既能为教学服务,也是倾听的训练。如:《秦岭兵马俑》中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如:《中彩那天》需要理解的句子“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好多是名家名篇,其中不乏有值得积累的好词好句,可以在听记中帮助学生积累。如:《五彩池》中“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如:《林海》中“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境。”这种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边听边记录的能力,要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每一个字,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的目的性和连续性也随之增强。
2、听后复述。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的。有了专注地听,才会有准确地说。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刚请一位学生回答了问题,回答得很精彩。再请一位说的时候却说不清楚了。平时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复述一遍,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是训练听的注意力以及检测倾听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适当地评价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及时表扬注意倾听的孩子,适时地鼓励学生对他人发言提出质疑。评价学生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这样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通过评价,教师对那些倾听习惯特别好、倾听能力特别强的孩子进行及时、热情的表扬鼓励,同时,更应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三、课堂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老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营造倾听的环境。
1.创设情境,让学生愿意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听下去的愿望。
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中,我就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的宠物。这个宠物室他所熟悉的,学生愿意说,其他同学也很想知道自己同学家的宠物,他们也愿意听。如在教学《父亲的谜语》一课中,出示课题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两个谜语猜一猜。猜谜语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为了能猜出同学的谜语,学生个个竖起耳朵认真听。教学一开始就已经创设了认真倾听的氛围。
2.精简提问,让学生听得清楚。
课堂教学中,有时候会发现老师问题很多,有的一下子问了几个问题,有的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应接不暇。一篇文章问题不易过多,过细。问题一多,学生就容易听不清楚老师问了什么,不知道应该回答哪个问题?次数一多,学生就不愿意再听了,反正听也听不明白。所以教学中用一个大问题统领,让学生清楚的指导自己接下里要做什么,让学生听的清楚。
如在教学《共同的秘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矿工们长期帮助受难工友的家属又严守秘密的高尚品德这一环节中,就设计了一个大问题:你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矿工们一直遵守着约定?以一个问题来带动后面3——8小节的教学,让学生能清楚地听清老师的要求,明确自己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3.改变方式,让学生乐于倾听。
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倾听不是不想倾听,而是教师的讲话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导致注意力分散;或者教学的手段单一,没有变化,学生缺乏认真听的兴趣。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喜欢新奇的新鲜的东西,富有节奏的挑战性的有趣味的课也许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如在教学完《颐和园》一课后,让学生做做小导游,沿着颐和园的游览路径,介绍一下颐和园每个地方的风景。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做做小评委。小导游有没有按照正确的路径来介绍,每一个地方的特点有没有介绍清楚。小导游的声音够不够响亮,语言是不是流畅。当学生自己做小评委的时候,他们在下面听得就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长期坚持有意识地培养和督促。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同时也是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提升情趣,感悟人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