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作者】 蒲 珍

【机构】 四川省沐川县幸福小学



【正文】  【摘 要】 作为小学期的孩子成长阶段中的关键性因素,情感的教育会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人格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方面产生直接作用,情感教育是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的保障。而同时由于社会方面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全面发展的广泛注意,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关心孩子的情感教育,同时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实施。而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涵盖了了包括爱国情、亲情、友情在内的许许多多丰富的感情在里面,所以说,情感教育最佳的教育载体就是语文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传授认知理论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探究认知与情感的结合点,探求共同发展的策略。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健全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语文素质水平。为了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价值,本文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拓展阅读实现学生情感的触类旁通
  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体现,需要通过拓展阅读实现学生情感的触类旁通。因为不同的文章中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而某些情感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将这些相似的情感集中起来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类似情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触,可以实现学生情感上的触类旁通。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篇课文讲解的时候,提前找到同类型的文章,或者向学生推荐相同类型的课文阅读,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训练,通过相似或者相同情感的传达,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情感。
  例如,在进行“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然后通过对“爱的教育”文章的阅读,让学生細细品味众多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的主人公们身上所具备的共同的东西——爱,无论是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还是对祖国的热爱、都是纯洁而崇高的人性之爱。当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之后,也就完成了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实现了学生情感的升华。
  二、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情感教育因素
  小学版本的语文教材相对来说里面的文章内容都比较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同时也在这些简单的文章中藏着非常丰满的情感色彩,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与自己之前的积累的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充分发掘教材文章中所蕴藏的丰富情感知识和感觉,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并理解所学文章的感情,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语文的学习中,语文课本里面包含了许多的情感,爱国情,亲情,友情等。当然教材中还包含着生活、历史以及学生发展成长的各种各样的情感的篇章,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教材中的每一篇都是教育工作者们经过精挑细选过后选取的精华,这里面的每一个都蕴藏着非常深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充分发掘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而这也是我们顺利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石。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领悟
  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生活和情感的经验也匮乏,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用课堂讲述的方法教学难以让孩子与文中所展示的情感产生火花。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需要选择更加直接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强有力的撞击,帮助学生理解里面的感情并感同身受。由于我们的教材中选取的大都是情景互融的素材,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将书面上的文字化成直击心灵的感触,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图画、声音、录像等方法创设教学环境。?
  比如说《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们在教学时可以直接播放影片来让学生真切的看到残忍的战争以及勇敢的红军战士,通过观看影片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将爱国主义深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再比如,《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放映一些黄山的奇石的图片用以对应课文中的写作,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奇幻。
  四、呈现丰富教学内容,升华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一部分虽然距学生的当下生活很近,也较为熟悉,但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却没有引起学生的关注或重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引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感情经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课文的主题,组织好自己的教学语言,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所掌握的直接经验以及日常接触的生活世界变换一种形式作为特别的资源,把学生本身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融合学生获得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内心产生阅读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以便升华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进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海洋馆吗?看见过大海吗?那谁能说说海洋的世界都有什么呢?”生:“有海豹、鲸、章鱼、小海龟、鲨鱼、海狮……”师:“是啊,海洋世界多么丰富啊,有如此数不胜数的小动物。同学们见过海底的世界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当小潜水员,一起来欣赏海底的美丽世界,来一次海底旅行!”师:“你们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海底的世界吗?”生:“景色各异、物产丰富。”师:“我们看多媒体上的图片,景色是不是很壮观呀?那在海面上波糖汹涌的时候,海底又是什么样呢?听老师为大家播放的一段音频,能听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声音吗?”……以上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课程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关于海洋知识得到积累和去海洋馆的游览经验,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达到以故启新的目的,也增加了课堂的生活气息,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情感体验进一步升华的教学策略。
  总之,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体现,需要遵循平等的原则、爱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爱以及自尊意识。同时,还要通过情绪感染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新情感、通过拓展阅读实现学生情感的触类旁通,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增强小学语文素质情感教育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萍.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延伸[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