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淡幼儿挫折教育中的自信信念培养

【作者】 冯 莉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二学区闸南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幼儿作为人的个体开始接受教育的初始,幼儿教育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一生。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通过挫折教育能够培养自信信念,有助于造就幼儿良好品质。本文首先解释挫折教育的概念,并探讨挫折教育自信信念培养的重要性,进而探讨了挫折教育自信信念培养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幼儿;挫折教育;自信信念

  幼儿具有典型的身心特征,可能会在其潜意识中意识到自己的弱小,并在缺少足够历练的情况下变得不自信、不坚强、不勇敢。为了帮助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品质,增强面对困难或恐惧时的自信信念,加强幼儿挫折教育成为了可行解决方案,坚持探讨幼儿挫折教育中的自信信念培养路径十分必要。
  一、幼儿挫折教育
  幼儿教育,又被称之为是磨难教育,通常注重对幼儿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引导,建立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幼儿挫折教育,指的是在幼儿的习惯引导教育过程中,基于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与认知特性,注重依据不同场景环境来培养幼儿的意志力,以便能够帮助其适应更多不可预期的情境变化。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按照幼儿的生活经历来构思情境,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干扰,不断拖延其达到活动目标的时间,或是不断打断实现目标的连贯性过程,从而使得幼儿对完成目标心生失落、无助等情感,体会到行动中的挫折,并在合理的引导下,逐步摆脱挫折对自身心理造成的影响,增强自身的心理荷载水平,为幼儿的独立建立更多的保障。
  挫折教育显然与幼儿教育中的其他学科性质不同,后者多是传授学问,帮助幼儿掌握知识与技能,前者则是磨炼心性,锻造品质,摆腿对父母等家长或教师以及小伙伴的依赖,内心中真正燃起自信之火,并在持续性的教育中,逐步正视挫折,拥有乐观积极、独立自强的健康心理。
  二、幼儿挫折教育自信信念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了多年,因此现阶段国内的独生子女家庭占比较高,在这样的家庭中,常常是一个小孩被好多个大人围在中心,暖心关爱、贴心呵护。很多独生子女很少会有自己单独活动的机会,在这样溺爱的环境中,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并逐步演化为自私心理,也有很多幼儿在自我本体不与外界多接触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可能在较长时期都处于弱心理素质的阶段。在遭受一点生活学习甚至未来就业中的困难时,就会变得唯唯诺诺,缺乏主见,丧失勇气,毫无自信可言。若不想让孩子沦落到这样的惨状中,就?在幼儿阶段开始接受科学系统的挫折教育,并可着重培养自信信念。
  客观来看,幼儿挫折教育自信信念培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通过不同形式合理程度的挫折教育,幼儿自身的潜能将持续被挖掘、激发和释放,为后期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可能。第二是通过幼儿挫折教育自信信念培养,幼儿可以乐观积极地分析评价自我,对自我状态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和立体的认知,有助于在再次面对困难或恐惧时不会自信消失、勇气消散,有助于成熟地接受生活学习中的不同挑战。第三是通过幼儿挫折教育自信信念的培养,幼儿对不同的逆境都有冷静应对之策,不会在内心情感或思想中产生负面情绪的理解,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第四是通过幼儿挫折教育的自信信念培养,幼儿能够清晰辨认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体会一定的生活不易感,从而激励自己面对问题要勇于解决,以更好的姿态迎接生活。
  三、挫折教育自信信念培养的可行路径
  第一,家校合作的意识要增强。幼儿的挫折教育不能仅仅视为是幼儿园的专职工作,而是要形成家长、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互助推进的教育工作。幼儿在入园学习时与教师的接触较多,在离开幼儿园后又有大量的时间与家长呆在一起,因此,针对幼儿一日内的不同活动场景,家长与教师要联合起来才能实施好挫折教育,才能更好地关注到自信信念的培养。首先家长和教师要多对幼儿进行语言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示范,要先从意识上让幼儿接触到挫折教育的内涵;其次家长和教师不要直接在幼儿面临挫折时给予帮助,减低幼儿对大人的依赖,而且要鼓励幼儿冷静对待挫折,想一想最大的困难到底是什么,鼓励幼儿战胜困难,战胜挫折,让幼儿从小就能遇难不退、临危不惧、迎难而上。
  第二,父母的一言一行示范作用要发挥。家长是幼儿教育阶段重要的引路人。考虑到幼儿习惯模仿这样的特性,引路人应该在一言一行中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示范。如发现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总是无法完成某一步,家长可以主要提出帮助,一边教导孩子要乐观、轻松去完成手工制作,不要着急,一边接过孩子的手工艺品,耐心细致地讲解无法完成的步骤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并明确告知怎么解决。要做好解决问题与语言引导同步进行,让幼儿感受到家长在做事过程中的冷静、乐观心态,从而感染到幼儿也会尝试以开朗的情绪再次投入到手工制作中。亲子言行互动能够创建更为积极的家风,孩子在其中将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家长发挥了正确的榜样作用,从而优化了幼儿挫折教育的质量,也相应增强了可以战胜一切的自信信念培养。
  第三,教师的寓教于乐教育作用要发挥。即便是需要幼儿面对更加复杂的挫折,教师在挫折教育中也不应该营造过于紧张的氛围,而是应该采用轻松娱乐的交流沟通方式来完成挫折教育。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内的区域活动,组织幼儿多开展益智类游戏活动,幼儿在做游戏过程中,会集中注意力在玩耍中学习和感悟,一旦游戏受阻,教师应给予明示或暗示,引导学生另辟蹊径,或是引导学生直接寻求障碍位置的解决办法。由于始终保持着愉悦轻松的氛围,幼儿不会产生压抑紧张情绪,始终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挫折障碍,也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到麻烦,继续把游戏玩下去。
  总之,幼儿挫折教育的自信信念培养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意义重大。在保持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好父母一言一行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寓教于乐教育作用,实现挫折教育自信信念培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欣;浅谈自信在幼儿挫折教育中的重要性[J]. 好家长, 2019(23);67-67.
  [2]谢瑜;浅谈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中的挫折教育[J]. 新校园(中旬), 2016(8);168-168.
  [3]常坤;幼儿挫折教育势在必行[J]. 中华少年,2015(11);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