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德育视角下学校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升级

【作者】 莫燕森

【机构】 广西省忻城县古蓬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生安全意识普遍较低,抵御安全危害的能力更是欠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为学生传授更多安全应对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学校安全管理方法面临升级,我们从制度建设、课程设置、知识传授、安全训练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保护。
  【关键词】 小学学校;安全管理;方法升级

  校园安全无小事,强化安全教育,升级安全管理,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和责任。强化安全制度建设、设置安全教育课程、传授安全防范知识,都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消除更多安全隐患,确保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学校安全关涉内容较多,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这些都属于校园安全管理范畴,如何在管理方法上实现更新升级,这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强化制度管理,构建多重安全管网
  学校有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校长都会亲自靠上去抓安全教育和管理,为安全管理制度升级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有更系统化的设置,每一个管理系统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确保安全制度的执行和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全校教干教师在安全管理制度升级问题上顺利达成共识,在更多方面展开创新探索,以提升安全管理品质。
  强化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和升级,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有专门的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教师,每一个人都肩负一定的安全管理责任。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阶段,要实现全面覆盖,不留任何管理“死角”。其次,执行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人员到位、材料到位、意识到位、方法到位,学校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评价时,会设定具体的责任评价目标,对相关责任人责任表现进行过程评价。再次,学校有比较完善的安全监管制度,校长、科室负责人、门卫等,都会参与到校园完全巡视活动,及时消除一些安全隐患。全体教师都有安全值班任务,整个校园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安全值班。最后,学校安全管理实行问责制,在安全制度执行落实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出现了失职现象,根据相关制度规定需要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
  强化制度管理,构建多重安全管网,我们有更多工作需要去做。学校里有制度展开教育和调度,能够赢得更多管理先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有更高融合性,围绕安全制度建设进行安全管网升级改造,符合学生安全需求。
  二、设置教育课程,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学校学科教学中有关涉安全方面的内容,但一般没有专门的安全课程,学生接受安全教育大多在班会、校会上。这样的安全教育带有笼统性,学生接受存在更多短板。为此,如果学校能专门设置一些安全教育课程,让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操作,自然能够为学生带来安全知识学习的良机。安全课程的设置,能够顺利激活学生安全意识,创设良好的安全氛围。
  安全课程构建和执行时,需要整合更多适合的教育材料,结合本校安全管理实际,为学生投放教育素材,进行安全常识传授,展开安全训练活动,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生心底。课程构建实施包括几个环节。第一环节,设定专门授课教师,由教师自行搜集整合设计安全课程内容,并负责课程的传授、调整和创新。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安全教育实际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提升安全教育品质。第二环节,学校定期举行安全专项演练活动。如地震逃生演习活动,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节日燃放鞭炮安全教育。第三,与学生家庭取得联系,要求家长参与到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活动之中,对学生生活安全进行相关指导,为家长提供更多安全常识,以全面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学校启动安全课程化管理,这无疑安全管理创新实践。教师利用课程传授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技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安全认知水平,还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围绕安全开展学校文化教育,利用安全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素材,对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品牌效应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安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条件,确保学生的安全,体现人文关怀,这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追求。
  三、做好知识传授,升级校园安全系统
  学生安全意识不够,安全防范知识也比较贫乏,这是最需要关注的现实。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利用安全课程进行知识传递,还要在活动中进行全面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承担一定安全责任,在学科教学中关涉安全内容时,都要做好知识传授工作。如《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科任教师要做好安全知识的传授。
  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构建和升级时,需要有更多创新的方法应用,一味对学生进行说教是没有多少效果的。如“水、电、火”等灾害,学生缺少的东西太多,学校定期利用宣传单、小品演绎、知识竞赛等形式展开相关教育,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安全训练体验,提升其安全防范能力。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更多安全方面案例信息,如果学校能够在不同范围内进行展示和讲述,也能够形成鲜活的教育契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对学生带来的心理触动是剧烈的。特别是本校学生亲身经历的安全事故,其教育作用会更为突出。如果有条件,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安全专题的参观访问活动,对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为更为剧烈。
  学校安全教育属于系统性构建,全校师生都是责任人、关联方,从系统升级角度展开思考和实践,对有效提升安全教育管理品质有重要帮助。安全管理无处不在,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在更多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为安全管理系统升级、为学生打造安全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安全管理有比较完善的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安全管理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及时升级安全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安全制度需要升级设计、安全课程需要及时优化、安全训练需要创新实践,唯有建立安全构建意识,从学校安全管理实际出发,才能形成更为全面的安全管理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黄雅芳.浅谈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教师,2017(03);61-63.
  [2]周杰.着力于精致到位 着落于安全有效——浅谈强化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8(08);55-57.
  [3]张小霞.正确处理德育为首、教学中心、安全第一的关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