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
【作者】 马丽娜
【机构】 伊犁丝路职业学院(筹备)教育学院
【正文】 【摘 要】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好学前教育教师人才也是教育的重要工作。新时代下对人才素质培养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更新中职学前教育教学理念是大势所趋。如何创新中职学前教育教学模式,以推动中职学前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发展是本文讨论之重点所在。
【关键词】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创新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技能人才,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有关社会调查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就业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上。当前结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还是没有脱离传统教学的桎梏,加上中职学校的特殊性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教学模式很难有所进步。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落后,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实践证明,在积极倡导现代化教育的今天,大多数中职学校还是遵循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教书在课堂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且严重依赖于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很明显的改变,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意识和兴趣;且给予学生的课堂互动极少,新教育理念下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是大多数教师显然没有做到贯彻落实。依托于教材也显示出教师的专业素质欠佳并且缺乏综合系统的课程设计,学生对学习就是机械性的完成学习任务、参加考试、获得成绩,而没有意识到所学内容将会作为实用技能的重要性。长期下来,学生的被动吸收,对理论知识无法完整的消化,教学质量根本不能得到提升。
2、教材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缺少实践训练
中职学校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但是许多中职学校没有深入地让学生吃透消化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安排学生直接进入幼儿园实习,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会感到非常茫然。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实地训练,才能让教师和学生察觉错误和遗漏,及时的进行记录和改善,以免在真正的工作中出现意外。而学前教育还有一个特殊性,面对的对象是幼儿,他们非常脆弱且不稳定,因此学前教育教师要比一般的老师更加细致,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应该更具备专业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做好自身的工作。
3、中职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
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如成绩差、学历低等给予大众普遍的印象特点使得他们自身很容易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尤其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基础差,环境糟糕,学习进度更是阻力重重。而且中职学校的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也不高,对自身发展也没有具体的把握,他们可能会依照学校的规定学习相关课程,但不明白本专业对未来的作用在哪里,会认为完成学业就可以了,教师也没有及时给学生灌输意识,所以整体的学习效果不好。
4、中职学校教师素质不高
许多中职学校的学校管理工作不严,校风比较复杂。且师资队伍也缺乏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教师人才,对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考核不严密。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甚至不是本专业毕业的,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除了教学方式上的生硬刻板,而且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也非常少,认为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对学生发展意识和职业规划做相应的指导。
二、中职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论是出于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的目的还是改善今后他们的专业就业形势,都急需对学前教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1、优化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提高本专业的应用性,增加相应的实践活动教学,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学校或者教师可以加强和相关学前教育单位的交流和联系,达成一定的合作,让中职学生模拟实验学前教育工作的对幼儿教授英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作相应的改善。教师在课堂中尽量以互动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尽量适应环境。对于相关教案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多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的自我展示,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利用互联网优势丰富整合教材内容
对于教材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整合丰富教材资源,比如各种公开课、微课等。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观看优秀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从中获取经验以作为参考和借鉴,通过各种视频影像资料来给学生展示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做的工作。面对教材复杂众多的内容板块,教师要作系统的整合,切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幼儿教学实践两方面,在做好基础不稳的学生的夯实专业基础工作的同时,也要使他们把握一些实际运用的变通,最重要的还是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课堂上可作一些教学互动,让学生扮演老师和幼儿的角色,来创设场景演练,以便弥补不足。
3、建立学生的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在追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时,也不要忽略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自我有清晰的定位,对自我发展有明确的意识,这时中职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实施的教育。面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前教育的重要是考虑就业需求,学生要认识到专业知识是重要的工具,而非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必要的就业分析和实用知识,让学生自己产生思考,明白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自己的而实施的,这对于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导向也具有积极作用。
4、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对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学校相关负责人需做好学校老师的管理和考察工作,积极引入优秀的高素质教师人才,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也要对教师队伍开展专业素养的培训活动和研讨会,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定位,明白自己的教学职责,追求创新,改进教学方式,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沟通互动,了解学习问题: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其克服苦难,排解压力,建立自信,勇敢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学生的进步要积极肯定,做正确的引导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成功,对学习更有动力。
总之,对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就必须以解决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表象,切实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水平为内涵,最终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常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20(07)
[2]柯可爱.大数据下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育研究.2015(15)
【关键词】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创新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技能人才,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有关社会调查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就业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上。当前结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还是没有脱离传统教学的桎梏,加上中职学校的特殊性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教学模式很难有所进步。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落后,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实践证明,在积极倡导现代化教育的今天,大多数中职学校还是遵循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教书在课堂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且严重依赖于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很明显的改变,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意识和兴趣;且给予学生的课堂互动极少,新教育理念下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是大多数教师显然没有做到贯彻落实。依托于教材也显示出教师的专业素质欠佳并且缺乏综合系统的课程设计,学生对学习就是机械性的完成学习任务、参加考试、获得成绩,而没有意识到所学内容将会作为实用技能的重要性。长期下来,学生的被动吸收,对理论知识无法完整的消化,教学质量根本不能得到提升。
2、教材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缺少实践训练
中职学校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但是许多中职学校没有深入地让学生吃透消化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安排学生直接进入幼儿园实习,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会感到非常茫然。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实地训练,才能让教师和学生察觉错误和遗漏,及时的进行记录和改善,以免在真正的工作中出现意外。而学前教育还有一个特殊性,面对的对象是幼儿,他们非常脆弱且不稳定,因此学前教育教师要比一般的老师更加细致,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应该更具备专业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做好自身的工作。
3、中职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
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如成绩差、学历低等给予大众普遍的印象特点使得他们自身很容易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尤其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基础差,环境糟糕,学习进度更是阻力重重。而且中职学校的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也不高,对自身发展也没有具体的把握,他们可能会依照学校的规定学习相关课程,但不明白本专业对未来的作用在哪里,会认为完成学业就可以了,教师也没有及时给学生灌输意识,所以整体的学习效果不好。
4、中职学校教师素质不高
许多中职学校的学校管理工作不严,校风比较复杂。且师资队伍也缺乏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教师人才,对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考核不严密。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甚至不是本专业毕业的,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除了教学方式上的生硬刻板,而且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也非常少,认为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对学生发展意识和职业规划做相应的指导。
二、中职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论是出于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的目的还是改善今后他们的专业就业形势,都急需对学前教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1、优化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提高本专业的应用性,增加相应的实践活动教学,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学校或者教师可以加强和相关学前教育单位的交流和联系,达成一定的合作,让中职学生模拟实验学前教育工作的对幼儿教授英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作相应的改善。教师在课堂中尽量以互动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尽量适应环境。对于相关教案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多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的自我展示,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利用互联网优势丰富整合教材内容
对于教材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整合丰富教材资源,比如各种公开课、微课等。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观看优秀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从中获取经验以作为参考和借鉴,通过各种视频影像资料来给学生展示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做的工作。面对教材复杂众多的内容板块,教师要作系统的整合,切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幼儿教学实践两方面,在做好基础不稳的学生的夯实专业基础工作的同时,也要使他们把握一些实际运用的变通,最重要的还是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课堂上可作一些教学互动,让学生扮演老师和幼儿的角色,来创设场景演练,以便弥补不足。
3、建立学生的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在追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时,也不要忽略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自我有清晰的定位,对自我发展有明确的意识,这时中职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实施的教育。面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前教育的重要是考虑就业需求,学生要认识到专业知识是重要的工具,而非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必要的就业分析和实用知识,让学生自己产生思考,明白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自己的而实施的,这对于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导向也具有积极作用。
4、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对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学校相关负责人需做好学校老师的管理和考察工作,积极引入优秀的高素质教师人才,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也要对教师队伍开展专业素养的培训活动和研讨会,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定位,明白自己的教学职责,追求创新,改进教学方式,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沟通互动,了解学习问题: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其克服苦难,排解压力,建立自信,勇敢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学生的进步要积极肯定,做正确的引导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成功,对学习更有动力。
总之,对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就必须以解决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表象,切实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水平为内涵,最终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常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20(07)
[2]柯可爱.大数据下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育研究.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