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陈 燕

【机构】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海曲中学



【正文】  【摘 要】 学好数学需要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要讲求数学思维。单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学好数学的。正因如此,随着新课改的改革推进,数形结合的思想就逐渐被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但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故而本文就将谈一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已经开始有了较为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也不像小学数学知识那样简单直白,而是极具抽象性。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需要教师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具体直观的知识,这样才能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理解水平,才能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所以,教师要注重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样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数形结合思想简单来看就是把数字和形状结合起来,相互作用。其实本质上也是如此。数和形是数学中的两个基本对象,是表达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的把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会出现学生理解困难、学习进度慢、理解能力弱等情况。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到自己的意图,甚至反感数学学习等情况。究其根本,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比小学数学知识深奥许多,难度陡然增长,教师又没有找到适合的教学方式,以至于学生不能快读理解抽象的知识,不能捕捉到不同知识点之前的相互联系。学习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知识点格外散乱,记忆理解运用就会显得异常吃力。
  2.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需要充分正确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即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让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具体化。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转变相互配合,就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更加清楚直观的理解到公式的由来以及运用。简化了数学知识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难度也骤然降低,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仅如此,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在增强了数学公式的直观性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数学题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着手。这能够有效培养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个性化教学,也能够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应对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
  3.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要将数形结合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教师首先要对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教学的时候,改变以往老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将数形结合思想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教师要想达到这一点,需要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围绕着学生进行展开,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而不是一如既往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提线木偶般的教学学习,是无法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所以,教师要提高材料,把之前学习的旧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结合起来,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对其进行概括,这样才能够在数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才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是有联系的,学生从旧知识点出发,逐渐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得到提升。这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谓是一举数得。
  3.2.理清解题思路,找到题目突破口,在解题中培养数形结合能力
  在教学中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在解题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比如在讲述某些离题时,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找到题目的突破口,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发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题。若是解题存在困难,教师就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贯彻落实在解题中,让学生可以清晰直观的感受到不同解题方式的优势特征,从而让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产生兴趣,愿意自发的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在平时的解题中。假设教师在讲述某一道几何题型时,题目给出的是文字叙述,三角形两个角多少度、边长多少,求三角形的高。单凭文字描述,学生的脑海中很难迅速产生一个直观立体的图像,一时间可能找不到解题头绪。那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文字描述将这个三角形画出来。等到题目中的三角形变成立体的图像呈现在眼前时,学生就能够快速理解题目的意思,并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3.3.将抽象的数字运算转化为直观的几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
  将抽象的数学运算转化为直观的几何图形,可以让学生清晰明了的看到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或解题时的难度。也可以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数学结合。不论是在解题还是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都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比如在讲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时候,教师在推导数学公式时,就可以在旁边画上相应的图形,并做好标注,这样学生就能明白,正弦余弦主要指的是那两条边的运算。同理,在进行图像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把图像逐渐转变为数字或符号,让学生能够清楚的知道两者相互转变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结合。
  3.4.利用图形呈现数量关系,强化练习,进一步强化数形结合思想
  当然,数形结合思想并不是只能用在几何题型上的,还可以和其他题型或知识点结合起来,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教师在教授统计的时候,可以利用图形来呈现出数量关系,不同的图形所起到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扇形图能够让学生一眼看出比例,折线图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的走势趋势,而柱状图可以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差距。教师就可以用这些转化的图形来强化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总之,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辅助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淑华.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33.
  [2]曹坤.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学周刊,2019(3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