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孟静静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新村镇天棚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表现的新形式,以短而精的优势,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就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 微课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教学研究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提出之初便被应用于初中教学之中。微课是科学信息技术的产物,运用到科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能提升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但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并未取得较多成效,因此,教师还需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玩心比较重,其注意力往往不太集中,在信息技术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他们认为信息技术的学习是用来进行娱乐以及放松的,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没有得到重视。同时,由于授课内容的相对枯燥,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学习内容并没有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授课内容与其现实学习生活的毫不相干,也会使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2.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存在。由于学生之间先天能力的差异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和接触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对于实际操练时,不同的学生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能力稍强,学习掌握较好的学生可能只对于难点以及重点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对于学习情况一般的学生,可能对最基本的学习内容也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精力也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师的学习目标,严重的还可能会使得学生丧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3.教师授课的课堂效率不高。目前,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最为常用的还是两种方式,一种为教师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讲解并演示,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在这种授课方式下,学生往往学的快,忘的也快,学生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只是机械性的跟着老师的授课步调走,很难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种授课方式为授课教师将全部的学习内容演示完,再将上机内容布置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根据教师授课中的记忆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授课方式下,学生的学习集中力往往比较好,但是由于教师讲授的内容相对较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遗忘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微课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所需自由选择学习相应的微课内容,从而轻松营造出一个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教师能够依据课堂教学设计,依托微课来轻松驾驭课堂,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轻松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提前发到QQ群、优学派平板电脑上,学生选择什么时间学习微视频、用什么样的学习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控,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可以直接跳过,遇到不会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学习。
  2.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引进微课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录制相应的微课,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不同难易程度的闯关游戏,让学生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持,又在游戏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此外采用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就可以把教师重复讲解的内容录成微课让学生观看学习,把教师从繁复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1.让学生自主操作,在体验中养成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开拓新思路,培养其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在上课介绍网络设备时,可以先准备几根网线,让学生观察网线的横截面,之后请学生简单描述网络内部结构,稍加启发,思考网线内部几种颜色的线的不同作用。学习交换机时,教学中可以展现交换机实物,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教学生绘制网络拓扑图时,教师可以提供某个教室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的图片,启发学生试图画出拓扑结构图,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自主观察、作图,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养成亲身体验,勤思勤练的好习惯。
  2.微课教学内容与娱乐隐性结合。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借鉴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尽可能的使学生做到更多、更好的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有效把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以新颖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既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营(下转第57页)(上接第58页)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能做到知识传递的迅捷有效。比如在学习“演示文稿”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事先设定好一个主题,再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PPT,使其生动形象。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各个小组互相协调,有的负责图文编排,有的负责插入视、音频,还有的负责设置超链接和动画按钮等,使其更加的连贯。在这个PPT 的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各小组之间互相协调,互相探究,体验合作的乐趣。
  3.以课堂学习为主,课后学习为辅。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情况是放学后等待学生的是大量的作业和各式各样的兴趣提高班,学生课后根本没有时间或精力来关注信息技术,还有许多家庭不具备学习微课所需的设备,所以信技术学科在应用微课时,我的建议是在课堂中,学生们自学微课,教师答疑解惑。这样做既能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时获得学情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能解决学习设备问题,而且还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管,最关键是的不增加学生课后负担。
  总之,微课程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使其更加灵活多变,不仅是信息技术课程,也给其他课程带来启发,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启示学生提高自我探究、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效地利用微课程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华英;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研讨课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5年24期
  [2]张晶;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年02期 
  [3]杨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应用[J];中学时代;2014年19期
  [4]蒋镜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与运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年03期
  [5]陈力嘉;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