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 杨世杰

【机构】 新疆伊宁县巴依托海镇上也台温小学



【正文】  【摘 要】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是要求我们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只能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环境。本文从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积极的情感,强化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入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公。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去学习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就结合本人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各种教学机会,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提出并说明教学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周长;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篮球场的周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二、发挥积极的情感,强化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师生交流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一个让学生讨厌的老师是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一走进课堂,学生就会讨厌,即使他的课讲得再精彩,学生怎么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呢?学生之所以参与,是迫于老师的高压。这样强制性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在自己喜爱的老师的课堂上,才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不摆架子,与学生多多交流沟通,跟他们做朋友。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尽心尽力地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对数学这门课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优等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竭尽全力。
  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获得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不可轻易批评,不要随便说“错”,这样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要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例如有的学生完成了别人都不太会的思考题,就要在课堂上及时地表扬他们,称赞他们聪明爱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都对学习缺乏信心,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不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不要经常批评他们,要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留意观察、善于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与表扬,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生如果是小树,老师的鼓励就是阳光和雨露了,可以使小树茁壮成长。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奋起直追。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著名的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要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用直观描述的方法教学“速度”的概念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数学教学”。
  四、自主探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构建”的过程。自主探索的活动是先练后讲,放手让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思维训练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在学习“价格和行程问题”时,我先出示例题,要求学生先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自己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然后找出算式中的每一个数量分别代表什么,从而发现:“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整个关系式都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来的,学生学得非常积极,学习热情极高,参与课堂教学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灵活试商的过程,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并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进行探索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恰当地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自主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新理念。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感受自我体验的乐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