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作业如何多样化

【作者】 高建军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铁佛镇中心学校



【正文】  作业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所以说作业是教与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对作业的设计对教与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上尤其是,只有教师用心设计布置作业,学生的知识才能掌握得更好,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提高。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数学作业无外乎就是做练习册和试卷习题。其实数学作业也可以变一变,变得更活一点,可以设计一些内容上更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富有探索的作业。结合自己的教学,就如何让数学作业多样化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准备类作业
  都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学设计、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等,那么学生也同样应该做好一些知识上或学习用具的准备。教师也可以用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
  1.预习作业
  学生通过预习,在心理上对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状态;知识上,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就节省了课堂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预习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听课会更专注,更有针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也更能从课堂中获得满足感。但是学生也不是天生就会预习,一开始他们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走马观花地把书翻了一遍,收获甚少。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再布置预习作业,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慢慢形成方法,养成习惯。
  2.查阅性作业
  数学学习有时也需要查阅课外资料,有时是作为上课研究的素材,有时是对学习内容的补充和深入,有时是为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搭建联系,有时则是单纯的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等等。无论哪一类,教师都可以把它以查找阅读的形式布置下去,学生通过搜集完成,更深入详细地了解到数学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
  3.手工制作类作业
  在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时,常常需要用到各种实物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课上自主或分组探究,或量、或剪、或拼都可以;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每个学生提前做几个正方体,课上他们可以从不同切口展开,从而得到不同形状的展开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学具,再实际操作,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制作或操作后的作品可以进行展示,动手操作和成果展示的过程都能刺激学习的积极性。
  4.收集数据类作业
  学习统计相关内容时,我们需要得到一些数据,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那在学习之前,就可以让学生先收集数据,比如班里同学报课外班的情况、学生体育达标成绩等。这些数据由学生收集上来,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统计数据的来龙去脉,感受数据分析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其次在学习各种计与量知识,比如长度、重量、容积等计量单位,由于这些内容很抽象,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太少,所以学习之前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数据,比如自己身高,笔的长度,书桌的高度等;重量方面掂一掂500克有多重、一千克有多重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帮助学生感受和建立量的观念,也能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这样的作业学生往往不认为是作业,会把它当作好玩的事情积极地去做。
  二、训练类作业
  (一)合作型作业
  数学学科有大量计算内容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而单纯的计算题又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针对这类知识点,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型作业,通过两人互动让学生觉得作业就像游戏一样有趣。这让合作学习从课上延续到课下,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能在合作交流中獲取知识。
  (二)讲解类作业
  对于一些需要对文字进行分析的题目,比如填空、判断、选择、解决问题,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以及解题策略、多种方法解决的能力。如何检验学生的这些能力是否训练到位,让学生说出来或是讲解出来是最直接的方法。
  三、回顾类作业
  课堂上我们会有回顾与反思的环节,因为这是知识梳理构建的一个重要过程。课后也同样可以有相对应的回顾整理作业。
  1.数学札记
  每节课或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后让学生写数学札记,总结学过的内容,可以通过看书进行整理,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板书进行总结。可以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也可以是方法的总结和罗列,还可以是图画的形式。下图是学习四年级上册时学生写的部分数学扎记。
  2.数学日记或周记
  中高年级的学生都有写语文或英语日记的习惯,数学学科也一样可以写。数学日记是一种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或者用文字描述数学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日记形式[3]。可以写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写某一节数学课的感受,包括数学课堂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想对老师说的话,还可以写对某个数学知识的理解等等[4]。这种形式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理解问题的方式,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途径。而学生写作的过程正是他反思的过程,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加工、运用,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3.思维导图
  教材中每学完一个单元会安排“整理与复习”,目的是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课上可以带着学生进行整理与复习,集体一起梳理或分组梳理,每一组分配一个知识点,通过小组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说出要注意的地方,最后各组汇报成图。课后再根据整理的内容加上自己的创意画一幅思维导图。
  总之,数学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但也极具挑战,需要我们用心体会课标精神,去挖掘、利用教材内容,设计布置适合学生的作业。让作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开放有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让作业不再学生的负担,让我们通过作业,使教与学更高效,联系更紧密!
  (四)用词汇联想法教词汇
  联想法是指从新单词与学过的单词之间的联系入手,将词汇按一定的关系放在一起,同时记忆。
  (五)从读音上寻找规律来教词汇
  首先,在初一一开始教字母的时候就教会大部分辅音字母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教元音字母的发音。打好语音基础,有利于学习过渡。在教授的语音内容时,可以设计安排一些游戏来进行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练习。第二,经常做语音练习,要求学生把字母或字母组发音相同的词找出来归类。第三,做听写练习时,教师有意地把字母或字母组合相同的单词放在一起听写,强化学生对音形的记忆。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听音拼词、见形读音的自学能力。
  四、课下引导学生抓住各种契机来学习词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顾明远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因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课下也尤为重要。课上通过听写单词、单词百分赛的活动来跟踪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下使用一起作业网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记忆词汇。同时鼓励学生下载使用像百词斩、扇贝这样的单词学习APP来辅助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听英文歌曲、看英文小说,精读泛读相结合。精读包括课文及其他任何感兴趣的材料,目的是搞懂所有词汇的音形义,泛读则挑选感兴趣的材料,作用是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和词汇量。总之,精读泛读结合,共同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重现词汇,增加了词汇量。
  总之,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忽视词汇教学即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本质。教无定法,本文是我的一些教学中的感受与探索,希望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