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将“文体意识”进行到底——谈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说教学

【作者】 陈莎莎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新教材增加了不同体裁的作品编排,本文以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一课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准确把握“小说”这一文体,选择深度聚焦的教学价值,营造深度联系的课堂生态,建立深度具化的学习支架,引导深度发生的学习过程,最终实现深度学习的迁移实践。
  【关键词】 小说教学;精选目标;构建支架;互文印证

  2019年秋季起,小学语文部编版新教材全面启用。从单元组成方式看,新版本教材增加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编排,如小说、童话、寓言等。
  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存在着淡化文体、训练单一的现象,甚至产生了无视文体,统统“一刀切”地按照记叙文进行教学的问题。其实,每一种文体都有不同的语言特色与写作特点,所采用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基于这样的现状,“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的发生”成为了教师势在必行的任务。“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知识整合和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还强调学生高阶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一、精选目标,凸显文体价值
  每一篇课文,之所以被编选为教材,肯定在谋篇布局、文体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各具特点。在准确把握文体特点的前提下,明确与具化深度聚焦教学价值的“一隅”,是教师在备课时的重要任务。
  《在柏林》一文出自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以小说文体作为单元编排主题,收录了三篇短篇小说。这是小学阶段学生初次系统学习小说这种文体。小说是最接近生活的一种文本,但它又同时是一种虚构的文学形式。小说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因为这是六年级学生自读时就能完成的,教学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叙述角度与叙述层面。据此,我将教学大目标定为: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叙述特点,掌握一定的小说阅读策略,为接下来中学阶段的小说阅读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在柏林》一文,是一篇仅仅以386字写就的微型小说。以“战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很多,本篇微型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不直接写战争的场面,不以宏大为目标,而是从小处着笔,选择小场景、小人物、小事件来反映社会大背景下的战争大主题。文章虽短小精悍,但文之所至带来的冲击力却足以使任何残酷的战争电影为之逊色。这与作者巧妙的构思是分不开的。读者往往迷惘于开始的情节,而后又为出乎意料的结局所震撼,这便是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特魅力。
  最终,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认为引导学生探究《在柏林》这篇小说的独特之处与独特价值,即:选材视角——以小见大;情节构思——悬念后置;人物身份——明暗双线。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这一文体的特点。
  二、构建支架,实现深度学习
  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为了将课堂的主体让给学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水到渠成地发现小说的文体特点,我以“质疑——研究——分析”的模式,对本篇小说进行教学。
  (一)扣情节之反常,建立知识的认识角度
  通过隐藏小说结局,让学生读小说的前半部分,引导关注情节中的“反常点”。学生在经过讨论后,针对小说内容自主质疑,教师将其归纳整理为几个问题:
  1.为什么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2.为什么老妇人会有这样奇怪的举动?
  3.老妇人口中的“一、二、三”代表着什么含义?
  而后引导学生猜测小说的后半部分情节发展,并说出依据。关注梳理反常点,并进行对下文的预测,实际上是在向学生传达“关注小说的情节”这一阅读方法。能够建立起知识的认识角度,让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和探索欲,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二)悟构思之精妙,实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在出示文章后半部分结局,让学生阅读完毕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表格:








  学生通过补白,联结起了前文的“反常点”,明白了小说结局的“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在探究解决疑问的同时,领悟作者情节构思的精妙。
  (三)品写法之匠心,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读完小说后,学生往往能够感受到小说的艺术效果,却很少关注小说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所以我设置了一个剖析写法的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实现对小说这一特定文体的深度学习。由一个主问题“为什么这篇小说只有不到400字,却能直击读者内心,带来巨大的震撼”切入,引导学生从“选材、情节、人物”三个层面进行思考。
  1.关注小说的选材——以小见大
  (1)小场景:由一列小车厢写出战争中的社会大环境
  (2)小人物:由一户普通人家的遭遇写出全国的民不聊生
  (3)小事件:由一场看似平静的对话写出整场战争的残酷
  选材的精巧,反而“以小见大”,更能制造表面风平浪静,实际暗流涌动的巨大张力。
  2.关注小说的情节——悬念后置
  大部分小学生对于“悬念后置”的写作方法,仅仅停留在表层的感知,如何构建符合学生学情的认知体系,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这种小说情节呈现方式呢?我采取了表格的形式,重新梳理原本事件的时间轴,对比作者呈现出来的小说情节,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到差异,从而领会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艺术。









  3.关注小说的人物——明暗双线
  引导学生梳理小说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人物身份: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关注人物。学生往往感叹于结局的出人意料,却没有意识到这与作者在人物身份设置上的匠心也有关联:赋予人物双重身份,然后通过身份的隐蔽与彰显造成小说中人物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也造成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
  三、互文印证,迁移语文要素
  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瑞典著名学者马飞龙曾指出:学生学习的结果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和组织,有着比较大的关系。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对于教学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变与不变的内容之间的呈现和处理。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本单元的《桥》这篇小说,与《在柏林》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在情节上,《桥》也采取了悬念后置的写法,在文章的结尾才揭示老妇人的祭奠与前文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上,《桥》同样以明暗双线的方式,前半部分仅仅交代老支书与年轻人的冲突及和解,结局才揭晓两人其实是父子关系。所以在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利用前文教学中所习得的语文要素、悟得的语用经验,再次联系旧知,对比阅读已学过的同类文章《桥》,然后自主探究两篇小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除了课内的知识联结,还可以通过课外群文阅读的形式,让学生拓展阅读面,进一步感受微型小说的体裁特点,与本文类似的微型小说可推荐:欧·亨利的《二十年后》《最后的常春藤叶》《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变色龙》等。教师更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整本小说阅读。通过一系列的拓展阅读,学生得以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本课学到的小说叙述技巧和阅读方法,在多文本阅读中辨识提取与比较整合,从而更好地提升常态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教学本课时,我一直立足深度学习视角,以“紧扣文体特点”作为每个环节设置的基础,力求将“文本意识”进行到底,真正将本课教学上出“语文味”,上出“小说味”。而只有树立文体意识,才能让语文要素在实践运用中得到落实,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让学生成为既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又具有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习者。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
  [2]施茂枝《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