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变
【作者】 刘乾梅
【机构】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六陈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标》体现了教育教学思想和方式的转变,作为历史老师,如何根据《课标》要求,培养有思辨精神的学生,教会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教师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旧有的工作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新课标;历史;教学;工作方式
在新《课标》中教师角色与传统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将得到改变。具体说来,以下几方面需要教师下功夫:
一、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特别是历史科目,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浩如星海重大事件,产生灿烂的人类文化,浮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而我们的教材只是体现了历史长河中的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资源等待去开发。例如:在教学《张骞通西域》中,“西域”相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让学生们寻找、搜集有关西域的资料,了解西域的变迁,看一看今天西域自然现象、人文景观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在搜集资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历史资料与文学艺术作品的区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变化着的自然现象再抽取成历史问题,便于应对今后的历史考点。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做有心人,组织学生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去发现课程资源。
二、组织学生营造教室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辨析中统一认识,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张骞通西域》中,有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提出质疑,认为张骞出使西域耗时长达十多年,其时国内国际形势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出使效果相对减少了很多。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加以鼓励,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成为一个个“小专家”。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有独立思想的“学者”,而不是只懂得盲从的“书虫”。
三、引导学生设
【关键词】 新课标;历史;教学;工作方式
在新《课标》中教师角色与传统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将得到改变。具体说来,以下几方面需要教师下功夫:
一、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特别是历史科目,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浩如星海重大事件,产生灿烂的人类文化,浮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而我们的教材只是体现了历史长河中的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资源等待去开发。例如:在教学《张骞通西域》中,“西域”相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让学生们寻找、搜集有关西域的资料,了解西域的变迁,看一看今天西域自然现象、人文景观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在搜集资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历史资料与文学艺术作品的区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变化着的自然现象再抽取成历史问题,便于应对今后的历史考点。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做有心人,组织学生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去发现课程资源。
二、组织学生营造教室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辨析中统一认识,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张骞通西域》中,有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提出质疑,认为张骞出使西域耗时长达十多年,其时国内国际形势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出使效果相对减少了很多。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加以鼓励,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成为一个个“小专家”。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有独立思想的“学者”,而不是只懂得盲从的“书虫”。
三、引导学生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