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作者】 马妮娜
【机构】 新疆伊宁市第十三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作为我国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生学习的开始,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认为是他们打开未来世界大门的钥匙。但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进校学习,对于数学学习也没有明确的概念。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存在问题,导致数学的教学效果普遍较差。因而结合互联网技术探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互联网+”视域;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纵观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智能化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具体表现为大多数企业已经不再沿用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开始使用智能化的生产器械,这也充分表明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遍布各行各业。加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理念,国家已将开始在教育体系中引入互联网技术。这对小学数学而言,机会与困难共存,一方面利用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但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这一技术的使用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指教师使用这一技术存在的误区,最后会着重探讨如何应用这一技术才能优化数学的教学。
1、应用“互联网+”战略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由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既看不到也摸不着,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若这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略较为落后,则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彻底丧失学习的激情。因而教师思考如何改变的教学方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探求的欲望,进而培养他们形成抽象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则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而此时在教学中引用“互联网+”的战略则可以充分解决数学教师的这些困扰。一方面小学生还是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愿意接受互联网教学带来的新鲜感受;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自身具有局限性,且形式较为单一,不仅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形成,还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
2、“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于互联网的应用缺乏创新
“互联网+”这一方略在课堂上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表现的,这就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数学教师不仅有应用这一技术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在网上找到相关的素材、并能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最后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对大多数数学教师而言不是问题,但是每个学校不可避免的都会有不熟悉互联网、缺乏创新意识、没有责任感的数学教师,这就导致部分数学教师可能由于自身问题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一技术。但迫于形式,这部分教师就会在网上随便粘贴别人的课件或是采用之前较为老旧的课件来应付了事。因为没有结合小学生的真实情况,就导致这一方略失去应用的价值,也无法优化数学课堂。
2.2 教师过分重视互联网的优势,忽视学生的学习规律
随着“互联网+”这一理念在教育中的深入贯彻,教师在课程中是否应用ppt、微课等越来越被学校所关注,并以此作为考核数学教师的硬性标准。这就使得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过分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会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在课件中增加知识的密度。由于没有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就使学生出现来不及对知识进行批注和消化的现象,导致教学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3、“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3.1 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本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本阅读的欲望,数学课本上的图片和人物占了整本书的绝大部分,因而给学生留下来文字形式的知识特别少,并且一般都是基础性的。这些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是并不能给学生处理难题以及培养数学思维带来较大的帮助,因而就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及时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补充一些实用的做题技巧。例如,当教师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一节时,可以发现课本上给的解题方法是先分别求两个数的倍数,再圈出这些倍数中两次存在的数,最后比较这些相同数的大小,找出最小的一个即为所求答案,同样的找最大公因数也是如此。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毕竟比较繁琐,不实用。对此教师可以从网上找寻最简单实用、可以一次性求出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如短除法,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方法的详细使用技巧。
3.2 开展多样化的课堂形式
由于小学生还未经历过长时间的学习,所以一节课对他们而言较为漫长,也会使大多数小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无法专注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课堂流程。对此合适的方法就是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在教学中使用微课。因为微课的总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并且在这十分钟内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侧重的讲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本节重点。而剩余的时间教师可以加以利用,进行课堂的练习等。例如,在讲《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的讲解,使他们大致了解图形的旋转等各种运动形式;然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准备的道具进行辅助讲解;最后使学生对身边的工具进行平移、九十度旋转等操作,加深对图形运动的理解。
3.3 导入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完成考试这一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但这一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具备的,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在数学素养中小学生首要具备的就是空间想象技能,但是小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教师认为自己的讲解比较形象,可能对于小学而言还是难以展开具体的想象。为了解决这一困扰,教师可以利用Flash制作相关的课件来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例如当学生遇到一道题:在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正方体铁块,求容器溢出水的体积。学生可能由于没有模型意识而不能理解为什么溢出水的体积等于体块的体积。这时教师就可以制作这个过程的Flash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整个过程。
3.4 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无论应用何种教学方略都应该充分明确一点,那就是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角色定位出现偏差,在应用“互联网+”这一方略时也不例外。在使用互联网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通过自主探索来完成知识的掌握,这不仅可以完善他们的学习方式,还能锻炼他们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使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找寻我国某年GDP数值,然后让他们根据这些数据先自己初步绘制一张折线图,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使他们互相学习彼此的创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改进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3.5 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课后练习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各类学习软件层出不穷,在考察学生自觉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了便利。因而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更要考虑课下和课后的努力。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这一便利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安排和辅导。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钉钉群里发布一些有关今天所学知识的小视频,帮助学生在家进行复习。或者应用“一起小学学生”等学习软件,对学生发布当天的习题,并在后台进行错题统计,这样就可以在第二天有针对性地对习题进行讲解。作为数学教师,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的课后练习提供更多的便利,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学”这一理念已经充分在各小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是还有部分教师由于技术和思想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这一战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改进不足,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完成资源的整合、课堂形式的丰富、模型的导入、学习方式的完善等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可宜.“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学习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82-83.
[2]陈艺.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0.
[3]金少云,郁晓丽.“互联网+教育”优化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64.
【关键词】 “互联网+”视域;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纵观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智能化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具体表现为大多数企业已经不再沿用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开始使用智能化的生产器械,这也充分表明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遍布各行各业。加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理念,国家已将开始在教育体系中引入互联网技术。这对小学数学而言,机会与困难共存,一方面利用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但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这一技术的使用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指教师使用这一技术存在的误区,最后会着重探讨如何应用这一技术才能优化数学的教学。
1、应用“互联网+”战略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由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既看不到也摸不着,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若这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略较为落后,则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彻底丧失学习的激情。因而教师思考如何改变的教学方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探求的欲望,进而培养他们形成抽象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则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而此时在教学中引用“互联网+”的战略则可以充分解决数学教师的这些困扰。一方面小学生还是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愿意接受互联网教学带来的新鲜感受;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自身具有局限性,且形式较为单一,不仅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形成,还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
2、“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于互联网的应用缺乏创新
“互联网+”这一方略在课堂上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表现的,这就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数学教师不仅有应用这一技术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在网上找到相关的素材、并能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最后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对大多数数学教师而言不是问题,但是每个学校不可避免的都会有不熟悉互联网、缺乏创新意识、没有责任感的数学教师,这就导致部分数学教师可能由于自身问题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一技术。但迫于形式,这部分教师就会在网上随便粘贴别人的课件或是采用之前较为老旧的课件来应付了事。因为没有结合小学生的真实情况,就导致这一方略失去应用的价值,也无法优化数学课堂。
2.2 教师过分重视互联网的优势,忽视学生的学习规律
随着“互联网+”这一理念在教育中的深入贯彻,教师在课程中是否应用ppt、微课等越来越被学校所关注,并以此作为考核数学教师的硬性标准。这就使得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过分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会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在课件中增加知识的密度。由于没有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就使学生出现来不及对知识进行批注和消化的现象,导致教学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3、“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3.1 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本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本阅读的欲望,数学课本上的图片和人物占了整本书的绝大部分,因而给学生留下来文字形式的知识特别少,并且一般都是基础性的。这些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是并不能给学生处理难题以及培养数学思维带来较大的帮助,因而就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及时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补充一些实用的做题技巧。例如,当教师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一节时,可以发现课本上给的解题方法是先分别求两个数的倍数,再圈出这些倍数中两次存在的数,最后比较这些相同数的大小,找出最小的一个即为所求答案,同样的找最大公因数也是如此。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毕竟比较繁琐,不实用。对此教师可以从网上找寻最简单实用、可以一次性求出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如短除法,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方法的详细使用技巧。
3.2 开展多样化的课堂形式
由于小学生还未经历过长时间的学习,所以一节课对他们而言较为漫长,也会使大多数小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无法专注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课堂流程。对此合适的方法就是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在教学中使用微课。因为微课的总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并且在这十分钟内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侧重的讲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本节重点。而剩余的时间教师可以加以利用,进行课堂的练习等。例如,在讲《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的讲解,使他们大致了解图形的旋转等各种运动形式;然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准备的道具进行辅助讲解;最后使学生对身边的工具进行平移、九十度旋转等操作,加深对图形运动的理解。
3.3 导入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完成考试这一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但这一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具备的,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在数学素养中小学生首要具备的就是空间想象技能,但是小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教师认为自己的讲解比较形象,可能对于小学而言还是难以展开具体的想象。为了解决这一困扰,教师可以利用Flash制作相关的课件来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例如当学生遇到一道题:在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正方体铁块,求容器溢出水的体积。学生可能由于没有模型意识而不能理解为什么溢出水的体积等于体块的体积。这时教师就可以制作这个过程的Flash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整个过程。
3.4 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无论应用何种教学方略都应该充分明确一点,那就是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角色定位出现偏差,在应用“互联网+”这一方略时也不例外。在使用互联网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通过自主探索来完成知识的掌握,这不仅可以完善他们的学习方式,还能锻炼他们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使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找寻我国某年GDP数值,然后让他们根据这些数据先自己初步绘制一张折线图,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使他们互相学习彼此的创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改进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3.5 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课后练习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各类学习软件层出不穷,在考察学生自觉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了便利。因而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更要考虑课下和课后的努力。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这一便利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安排和辅导。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钉钉群里发布一些有关今天所学知识的小视频,帮助学生在家进行复习。或者应用“一起小学学生”等学习软件,对学生发布当天的习题,并在后台进行错题统计,这样就可以在第二天有针对性地对习题进行讲解。作为数学教师,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的课后练习提供更多的便利,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学”这一理念已经充分在各小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是还有部分教师由于技术和思想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这一战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改进不足,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完成资源的整合、课堂形式的丰富、模型的导入、学习方式的完善等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可宜.“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学习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82-83.
[2]陈艺.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0.
[3]金少云,郁晓丽.“互联网+教育”优化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