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创新

【作者】 刘当智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木贾街道办事处那年小学



【正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学生获得新生的意义。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学过程要更加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体验是以生活情景为依托,以生命存在为前提的。教师要积极开展生活化的学习实践和课外活动,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
  在学习了“植树问题”后,问学生棵数和间隔有什么关系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育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二、树立创造信心和勇气
  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辅以表扬,使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发挥。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大多采用枯燥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把数学知识和公式之类的抽象数学内容,硬性地填塞给学生,而没有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和公式进行形象化的讲解,这是极度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的。教师很少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大多采取枯燥单一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十分生硬地向学生灌输抽象的数学知识。
  大多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十分尴尬甚至紧张,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亲密交流和互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忽视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也不愿意在课上对老师进行疑难知识点的提问,也不愿意在课下和老师进行交流,这就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在现实生活中创新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
  这样经常性地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学知识的直观化和具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基础,弥补了学生抽象能力的不足,故事化、情节化的数学问题,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得更加牢固,增强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教师要在教学的关键处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提醒学生:这题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哪一类题,有的学生觉得像行船问题,楼梯向上的运动像水在流动,人向下的运动好像是逆水行。有了这一启发,学生就跃跃欲试了,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到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教学手段上的突破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的联想和创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纽带,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用的数学,懂得数学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尝试中,学生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从而使他们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思维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将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