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 王 丽

【机构】 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高段数学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关键内容,所占比例较大。在小学高段数学中,需要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可能无法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采取正确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以期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段;问题;解决;方法

  高段数学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与初中数学的知识有密切的关联,教师要针对小学高段数学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特点,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从而促使高段数学学习变的更加简单,为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现状
  1.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果就会很差。因为小学高段数学具有一些难度,所以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同时,教师缺乏兴趣培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十分枯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潜力。加之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学效率非常低。
  2.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小学高段数学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但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不注重学生潜力的挖掘和思维的培养。在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中,教师所采用的“题海战术”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此外,教师在讲解完知识后,并未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索的时间,所以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教师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只是将知识进行灌输,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这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有一些教师,仅仅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作为目标,不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价值观的养成。在如今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还要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
  二、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不强,但容易被直观的事物所吸引,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为此,可以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图形的变化》时,该课的目标是教学生认识图形,教师可以借助推导的过程与结果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巩固了知识。在上课前,教师可先准备一些上课要用的工具,比如三角形纸板、剪刀等,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让学生将三角形进行剪裁,拼接成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有趣的三角形图案,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设置有趣的课堂情境,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解决了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2.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为了促使高段数学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对难题进行合作探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得小组学生能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最后,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引,避免学生探讨的方向偏离主题。
  比如,教师在讲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内容时,先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索。学生在学习了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内容后,探究两者之间的异同,并引导学生想象正比例与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正比例、反比例知识的理解。小组合作的效率,远比让学生单独学习的效率更高。而且这种小组学习法,使得差生被小组成员所带动,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3.督促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学习和练习的学科,尤其是高段数学,这个阶段的知识更加密集和复杂,因此学生必须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总结归纳。此外,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北师大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内容时,先要巩固之前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怎样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此外,引导学生对之前的知识进行整理,让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点,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后,学生会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这是由于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同时,圆锥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三个的和是1。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能促使学生了解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对公式进行运用,以便知识的灵活运用。
  4.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
  小学数学的最终目标,在于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围绕这一目标,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在上课时,教师要挖掘有价值的知识,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如,教师在讲解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内容时,该课的目标在于促使学生学会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可让学生准备一根蜡烛,询问学生怎样才能求出蜡烛体积。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是有规则的体积计算,这里探究的是无规则的体积。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在探索中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教育的发展需求。教师要针对高段数学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针对教学进行完善及优化,从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基础上,实现问题的高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浅谈提高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9(18):37.
  [2]朱家乐.浅谈提高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67.
  [3]刘丙军. 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金秀梅. 基于导学理念下小学高段数学预学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