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作者】 王 舒
【机构】 新疆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克佰克于孜小学
【正文】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中也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可见观察的重要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观察;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师比较头疼的,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提高学习作水平,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一个结论,指导学生习作是需要一定方法和技巧的,而在所有技巧和方法中观察是最重要的,要想让学生写出好习作,要培养其观察的兴趣,教会其观察的方法,提高其观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学生,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事都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不管你看不看,想不想,它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用眼看,用耳听,而且还要用心想、用脑记,把有意义的材料,通过观察、分析,记录在脑海里,这样就不愁习作时没素材可用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坚持留心观察,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在学生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意义后,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活泼、可爱的特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便把活生生的动物带到课堂,以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次习作课上,我把一只小兔子带进教室。学生看到雪白的小兔子时,个个惊喜万分,观察兴趣也十分浓厚。
二、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小学生写作,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观察要按照合理的顺序,有目的、有步骤地一步一步地进行,这样才能不遗漏,更有序,才能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对所观察的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同时,也只有学会了按顺序观察,才能写出有条理、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1. 按时间顺序观察
部编版语文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者就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观察的,先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又介绍了夏天的小兴安岭的枝繁叶茂,再写出了小兴安岭秋天的果实累累,最后写了小兴安岭冬天的银装素裹。这样按时间顺序观察非常有条理,而且还能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使我们读了以后感到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2. 按空间的顺序观察
先整体后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观察是最常见的观察方法。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一课描写荷花开放的那段内容中,就运用了这种观察的方法。这一段先从整体上观察“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接着分别从荷花刚开、全开、未开三个方面具体描写荷花的状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由于观察按顺序,所以写出来有条理,清楚明白。
按方位顺叙观察,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大海的歌》一课中,作者就是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这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的,写出了每个不同位置不同的景物和特点。按位置观察,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
3. 按发展顺序观察
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动物的活动以及人物的行为都是有着自己的发展顺序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由始至终按发展顺序来观察。比如在《雨》这一课中,作者就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这样的发展顺序观察的,把雨景写得细致、生动、形象的。
教学中,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抓住事物的特征是观察的基本要求,也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抓住事物特征,就是能够观察出事物最突出、最具特色、与众不同的一点,从而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写出来的话千篇一律。其实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抓住特点,也能找出它的细微的变化。抓特点观察,是指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时,要善于抓住他的独有的地方去观察他的外在表现,进而抓住一个事物本身的最本质的特点。
在观察人时,可以抓住他的外貌、神态、品质等特点来观察;例如,写人物神态,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神态。场合不同,同一种神态表现出的意义就不同。笑,有微笑,有开心的笑,有冷笑,有假笑等,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有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每种笑都表露出它特有的意思。观察一件事时,可以抓住它的过程特点来观察。每一件事有每一件事的不同的发展变化,事情过程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有的事进行得顺利,有的事曲折,要学会抓住事情的特点来观察,来记事;在观察物体时,可以抓住它的外形、颜色、结构、功能的特点来观察;观察景物时,可以抓住它的形态、颜色、声音、季节的特点来观察。
四、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是说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做到眼看、耳听、鼻闻、嘴尝、体感,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采集观察的信息并传输给大脑,通过分析、整理后形成文字,这样的观察更细致、更全面。
1. 用眼睛看。眼睛是观察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眼睛看能获得重要的信息。例如在写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进行观察。写景写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景或物的形状、颜色等进行观察。写事物时,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观察。
2. 用耳朵听。在观察的过程中,耳朵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各种各样的声音,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耳朵倾听。例如,观察人物时,要倾听人们说话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还要听人们在做动作,做事情时发出的声音,这是观察人物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观察大自然景物时,要用耳朵听大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等等。
3. 用鼻子闻。鼻子可以闻到不同的气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器官。比如:我们可以闻到花朵的芳香、雨后空气的清新,还可以闻到海鲜市场的腥臭、水果店里水果的香甜等,这对我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认识事物也是很有帮助的。
4. 用嘴巴尝。在用眼、鼻、耳观察事物的同时,还要把“嘴巴”这个器官也运用起来,因为要想知道一种食物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是甜是苦,是酸是辣,是麻是涩。各种水果,各种蔬菜,各种饭菜,各种饮料都不一样,只有用嘴巴尝一尝才能知道是什么滋味。
5. 用身体感觉。人的皮肤是很敏感的,它只要和外界接触,立即能作出冷、热、滑、涩、痛、痒、软、硬等反映。因此用手和身体的皮肤去触摸,去感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天是冷是热,东西是软是硬,水是凉是烫,风是大是小等等,触感的加入可以使文章更加精彩。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时时处处观察周围事物,发现、捕捉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坚信,只要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就会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了。
【关键词】 小学语文;观察;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师比较头疼的,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提高学习作水平,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一个结论,指导学生习作是需要一定方法和技巧的,而在所有技巧和方法中观察是最重要的,要想让学生写出好习作,要培养其观察的兴趣,教会其观察的方法,提高其观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学生,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事都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不管你看不看,想不想,它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用眼看,用耳听,而且还要用心想、用脑记,把有意义的材料,通过观察、分析,记录在脑海里,这样就不愁习作时没素材可用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坚持留心观察,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在学生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意义后,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活泼、可爱的特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便把活生生的动物带到课堂,以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次习作课上,我把一只小兔子带进教室。学生看到雪白的小兔子时,个个惊喜万分,观察兴趣也十分浓厚。
二、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小学生写作,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观察要按照合理的顺序,有目的、有步骤地一步一步地进行,这样才能不遗漏,更有序,才能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对所观察的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同时,也只有学会了按顺序观察,才能写出有条理、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1. 按时间顺序观察
部编版语文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者就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观察的,先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又介绍了夏天的小兴安岭的枝繁叶茂,再写出了小兴安岭秋天的果实累累,最后写了小兴安岭冬天的银装素裹。这样按时间顺序观察非常有条理,而且还能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使我们读了以后感到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2. 按空间的顺序观察
先整体后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观察是最常见的观察方法。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一课描写荷花开放的那段内容中,就运用了这种观察的方法。这一段先从整体上观察“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接着分别从荷花刚开、全开、未开三个方面具体描写荷花的状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由于观察按顺序,所以写出来有条理,清楚明白。
按方位顺叙观察,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大海的歌》一课中,作者就是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这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的,写出了每个不同位置不同的景物和特点。按位置观察,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
3. 按发展顺序观察
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动物的活动以及人物的行为都是有着自己的发展顺序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由始至终按发展顺序来观察。比如在《雨》这一课中,作者就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这样的发展顺序观察的,把雨景写得细致、生动、形象的。
教学中,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抓住事物的特征是观察的基本要求,也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抓住事物特征,就是能够观察出事物最突出、最具特色、与众不同的一点,从而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写出来的话千篇一律。其实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抓住特点,也能找出它的细微的变化。抓特点观察,是指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时,要善于抓住他的独有的地方去观察他的外在表现,进而抓住一个事物本身的最本质的特点。
在观察人时,可以抓住他的外貌、神态、品质等特点来观察;例如,写人物神态,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神态。场合不同,同一种神态表现出的意义就不同。笑,有微笑,有开心的笑,有冷笑,有假笑等,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有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每种笑都表露出它特有的意思。观察一件事时,可以抓住它的过程特点来观察。每一件事有每一件事的不同的发展变化,事情过程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有的事进行得顺利,有的事曲折,要学会抓住事情的特点来观察,来记事;在观察物体时,可以抓住它的外形、颜色、结构、功能的特点来观察;观察景物时,可以抓住它的形态、颜色、声音、季节的特点来观察。
四、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是说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做到眼看、耳听、鼻闻、嘴尝、体感,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采集观察的信息并传输给大脑,通过分析、整理后形成文字,这样的观察更细致、更全面。
1. 用眼睛看。眼睛是观察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眼睛看能获得重要的信息。例如在写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进行观察。写景写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景或物的形状、颜色等进行观察。写事物时,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观察。
2. 用耳朵听。在观察的过程中,耳朵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各种各样的声音,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耳朵倾听。例如,观察人物时,要倾听人们说话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还要听人们在做动作,做事情时发出的声音,这是观察人物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观察大自然景物时,要用耳朵听大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等等。
3. 用鼻子闻。鼻子可以闻到不同的气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器官。比如:我们可以闻到花朵的芳香、雨后空气的清新,还可以闻到海鲜市场的腥臭、水果店里水果的香甜等,这对我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认识事物也是很有帮助的。
4. 用嘴巴尝。在用眼、鼻、耳观察事物的同时,还要把“嘴巴”这个器官也运用起来,因为要想知道一种食物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是甜是苦,是酸是辣,是麻是涩。各种水果,各种蔬菜,各种饭菜,各种饮料都不一样,只有用嘴巴尝一尝才能知道是什么滋味。
5. 用身体感觉。人的皮肤是很敏感的,它只要和外界接触,立即能作出冷、热、滑、涩、痛、痒、软、硬等反映。因此用手和身体的皮肤去触摸,去感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天是冷是热,东西是软是硬,水是凉是烫,风是大是小等等,触感的加入可以使文章更加精彩。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时时处处观察周围事物,发现、捕捉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坚信,只要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就会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