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数字校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作者】 司 华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七中学



【正文】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新兴技术的不断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外部挑战。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习主体的自我觉醒,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是师生间单一的“教与学”关系,更多的是平等的对话与互动,传统课堂已无法满足新的“教育需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优化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智慧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打造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方面,注重创新的十堰市东风七中不甘落后。2017.9十堰市东风七中获得湖北省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高大上的智慧课堂已经成为十堰市东风七中的特色课堂。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究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什么?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老师不用再吃粉笔灰,不用再当“话痨”,避免了低层次的重复,而是精准定位,问题切入,在最关键处画龙点睛,真正体现教师的引领价值。这对老师来说是一种解放。但这种解放并不轻松。智慧课堂,需要教育智慧。在全新的教学生态中,教师更像一个设计师,创意与策划成为着力点。
  作为一位老师,该如何成功驾驭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模式下,智慧课堂需要教师教学设计的智慧;智慧课堂需要教师教学的智慧。下面结合我校教学实践谈谈对“智慧课堂”的理解
  一、智慧课堂的核心特征
  “互联网+”时代,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特色,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教学决策数据化。智慧课堂始终以学校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基于动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分析,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及效果进行数据化呈现,使得教学过程从过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教学中的客观数据,依靠数据精准地掌握学情,基于数据进行决策,方便教师有的放矢地安排及调整教学。
  评价反馈即时化。智慧课堂教学中采取动态伴随式学习评价,即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动态学习诊断与评价,包括课前预习测评与反馈、课堂实时检测评价与即时反馈、课后作业评价及跟踪反馈,从而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诊断分析及评价信息反馈,重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交流互动立体化。智慧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更加生动灵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方式多元化,除了在课堂内进行师生互动外,师生还可以借助云端平台进行课外的交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全时空的持续沟通。
  资源推送智能化。智慧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富媒体资源,包括微视频、电子文档、图片、语音、网页等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智能化地推送针对性的学习资料,满足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固强补弱,提高学习效果。
  二、智慧课堂实用教学流程结构设计
  智慧课堂为“教”与“学”的融合和统一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使“教”与“学”相互 渗透、融合一体,因而对智慧课堂的实用教学流 程结构设计,应把“教”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 系统整体来考虑,采取“三段十步”的教学流程模式,即由三个教学阶段和十个教学步骤组成。其中,“三段”即智慧课堂仍然是由“课前、课中、 课后”组成的三段式课堂教学闭环,“十步”即学 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学设计、情景创设、探究学习、实时检测、总结提升、课后作业、微课辅导、反思评价等十个教学步骤,构成了教与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智慧教学过程
  三、“智慧课堂”给教育带来三大变化
  (一)是学习平台的拓展。由过去的黑板,到电子白板,再到现在的平板,课堂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学生参与的机会大大增加,避免了过去少数学生“被陪读”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关注每个学生。
  (二)是学习方式的嬗变。智慧课堂彻底改变了以教师讲为主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也不再限于几人一组的合作式学习,而是多维交互的混合式学习,课堂容量大,效率高,教师教学设计精准定位,学习内容多样可选,数据分析迅捷高效,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和自主性。
  (三)是学习时空的转换。在这一模式下,课前、课中、课后已没有严格的界限,完全根据教学需要,对于难度大的内容,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课等学习资源进行充分的前置学习,课上教师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难点突破,课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掌握情况进行自由、充分的补习,从而优化了学习过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智慧课堂“里的小组学习,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每个同学都得参与进来。这也是智慧课堂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也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总之,对“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的探索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属于起步阶段,在智慧课堂的教学理论与应用策略方面还存在大量现实问题:如何构建基于智慧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确立“智慧教学”“智慧学习”观,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优化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学内容与方法,形成具有各学科特色的智慧教学体系;如何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制定适应学生差异的个性 
  化教学方案与策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如何对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态度等进行科学、客观的评测,从认知评价向情感评价、全面评价转变,形成科学的智慧学习评价体系;等等。这些需要我们下一步重点关注,不断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