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注价值引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
【作者】 王 玲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正文】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正在向新的层次、高度进阶跃升。教师要坚守课程的“价值本性”,把握教学的“站位”和“立意”;:抓实课堂中的体验环节,让课程进入学生心灵;落实核心素养的修炼,为课程价值教育增值;优化课堂内外藕合,让课程价值教育生活化;在价值观引领下实施教学反思,使课程价值转化为师生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怎样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学生德育学习的知行统一,是我们每一个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面临的挑战,共同探讨的问题,下边是笔者多年思考和积累的方法和策略: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重视知识学习中价值引领的渗透
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行为,要强化道德法治课的德育功能,作为教师必须改变应试教学的理念,真正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课堂教学中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如笔者讲小康家园复习专题时,一方面紧扣中考知能目标,通过各种不同题型的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应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强调我们坚信全面小康不是梦,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定如期实现的信心来源于: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伟大和民族的智慧,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热爱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在讲解精准扶贫热点时,讲到青少年可以为扶贫做些什么时,笔者没讲大道理,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其实你们每天认真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养,自己将来不是文盲,不是知识的贫乏者,不是国家的负担,实际上也就是在为国家扶贫做贡献,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知识增强本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德育学习的知行统一
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是生活现象的反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知行统一,如在学习《诚信是人之根本》时,笔者不讲大道理,让学生自主找出本课重点知识,然后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紧紧结合学生实际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诚信,知道了诚信是人之根本,那你打算如何改变以前不诚信的行为,在以后生活中真正践行诚信,做个诚信的人呢?这时全班学生都冷静下来,慢慢反思自己,然后一个一个结合自己的具体行为表态,打算以后要独立完成作业,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不说谎骗老师和家长,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等,在真实地反省中,让学生为以前一些不诚信行为从内心深处感到羞愧,切实增强了他们的诚信意识和担当意识,然后在以后实际生活中学生才会有意识地去调整约束自己行为,把课堂上所学知识慢慢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和行为,才会显现出道德与法治课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引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多是德育理论的讲解,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非常枯燥,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误认为思政课就是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教师根据教材选择恰当的生活德育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让案例鲜活生动的展示出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视频播放,讲故事,案例解读等,变抽象的理论说教为生动的案例展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意识到案例背后的德育道理,深化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出正确的德育判断,在生活中做一个道德与法治高尚的人。如组织学生学习《法不可为》时,教师可直接用视频播放生活中因违法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学生就会深刻明白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在组织学生学习七年级教材中《守护生命,珍视生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播放学生身边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的真实视频案例,让学生深刻直观感受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尤其是2020春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的感人故事,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生动直观的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法律规则意识,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从而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引领和德育功能。
四、让学生参与课堂,教育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播放PPT,列举案例,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明白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知识和观点,更应该创设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德育课堂中的主人。教师不必拘泥于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教学范围逐渐放大,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中把握德育理念,言行统一。而这种互动参与的课堂学习也更能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国家的权力机关这部分时,除了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设置模拟演示环节,“我当主持”,模拟整个人大会的召开过程,所有学生就充当人大代表,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人民如何当家作主行使手中权利的,在哪儿行使权利。积极参与互动模仿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学生提案、审议表决通过。学生充当人大代表,切实理解人民代表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调动学习热情,树立竞争意识,主人翁意识,并培养团队精神。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更要用真情,关爱,尊重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真正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从而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让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关键词】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怎样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学生德育学习的知行统一,是我们每一个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面临的挑战,共同探讨的问题,下边是笔者多年思考和积累的方法和策略: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重视知识学习中价值引领的渗透
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行为,要强化道德法治课的德育功能,作为教师必须改变应试教学的理念,真正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课堂教学中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如笔者讲小康家园复习专题时,一方面紧扣中考知能目标,通过各种不同题型的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应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强调我们坚信全面小康不是梦,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定如期实现的信心来源于: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伟大和民族的智慧,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热爱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在讲解精准扶贫热点时,讲到青少年可以为扶贫做些什么时,笔者没讲大道理,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其实你们每天认真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养,自己将来不是文盲,不是知识的贫乏者,不是国家的负担,实际上也就是在为国家扶贫做贡献,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知识增强本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德育学习的知行统一
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是生活现象的反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知行统一,如在学习《诚信是人之根本》时,笔者不讲大道理,让学生自主找出本课重点知识,然后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紧紧结合学生实际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诚信,知道了诚信是人之根本,那你打算如何改变以前不诚信的行为,在以后生活中真正践行诚信,做个诚信的人呢?这时全班学生都冷静下来,慢慢反思自己,然后一个一个结合自己的具体行为表态,打算以后要独立完成作业,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不说谎骗老师和家长,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等,在真实地反省中,让学生为以前一些不诚信行为从内心深处感到羞愧,切实增强了他们的诚信意识和担当意识,然后在以后实际生活中学生才会有意识地去调整约束自己行为,把课堂上所学知识慢慢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和行为,才会显现出道德与法治课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引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多是德育理论的讲解,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非常枯燥,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误认为思政课就是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教师根据教材选择恰当的生活德育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让案例鲜活生动的展示出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视频播放,讲故事,案例解读等,变抽象的理论说教为生动的案例展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意识到案例背后的德育道理,深化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出正确的德育判断,在生活中做一个道德与法治高尚的人。如组织学生学习《法不可为》时,教师可直接用视频播放生活中因违法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学生就会深刻明白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在组织学生学习七年级教材中《守护生命,珍视生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播放学生身边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的真实视频案例,让学生深刻直观感受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尤其是2020春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的感人故事,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生动直观的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法律规则意识,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从而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引领和德育功能。
四、让学生参与课堂,教育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播放PPT,列举案例,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明白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知识和观点,更应该创设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德育课堂中的主人。教师不必拘泥于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教学范围逐渐放大,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中把握德育理念,言行统一。而这种互动参与的课堂学习也更能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国家的权力机关这部分时,除了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设置模拟演示环节,“我当主持”,模拟整个人大会的召开过程,所有学生就充当人大代表,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人民如何当家作主行使手中权利的,在哪儿行使权利。积极参与互动模仿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学生提案、审议表决通过。学生充当人大代表,切实理解人民代表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调动学习热情,树立竞争意识,主人翁意识,并培养团队精神。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更要用真情,关爱,尊重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真正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从而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让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