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作者】 何晶晶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技巧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标背景下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探索的教学模式。因为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所以笔者也毫不例外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之列。在此,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合理分组,有效分工。要形成学生之间的合作,并使这种合作积极有效,就要使同学之间建立起积极互动的关系,每个人都要明确并积极地承担在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中的责任。实施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策略是合作学习能否有效的前提,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个人爱好、个性特征和家庭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工。一般说来,合作学习的分组以互补性为原则。互补能增进对不同人的了解,从而增强合作的兴趣和共享性,使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增多。互补的分组就是要男女生搭配,学习基础好、中、差学生搭配,能力不同的学生搭配,不同特长的学生搭配,不同家庭环境的学习搭配。每组中一定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并且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相当,这样才能在各个小组展开公平的竞争。小组建立后,首先选出小组长,然后共同讨论确定本组的口号和目标,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张贴到后边的黑板上,最后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小组内没有组织者,学生的讨论过于随意,爱说的学生就多说,不爱说的学生就少说,甚至有的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言不发。在小组内,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个人责任。这样,不仅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精心设计,组织好合作学习中的讨论与交流。“讨论”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的内容,以“观察员”的身份出现,要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在积极参与的互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中获得新知,拓展思维,发展能力。“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内容,把握好讨论时机,组织好讨论过程,让学习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的情景,把问题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纠正、解答做错的问题或练习,这样才学得牢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留给学习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差生人云亦云,不知所措。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
把握时间,精心选取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多次出现,并且往往和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自学融为一体。教师一定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自主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学完教材后,以学习小组为单元交流自学情况,讨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看看同组的其他同学能否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将问题汇总向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形成组内互动、组组互动、相互讨论、争辩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此期间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点拨,通过该环节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遵纪守规的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很多学生分组实验,目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不但器材不够,而且一个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大,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还有些学生根本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选择。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小组长及时收集组员们实验的信息,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实现最大程度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
开展小组间的相互竞争,提升学生的能力。采取小组竞争手段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对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经过激励的学习行为与未经激励的学习行为其效果大不相同。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进步的的动力来自于小组间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学习,学生都积极的要求进步,当同等水平的学生形成竞争时,他们主动共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对每一个组员提出努力方向和期待的目标。小组竞争很能在小组内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齐心协力为小组荣誉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而且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面更广,竞争更激烈,获胜人数也更多,学困生也有了获奖的机会,能体会到成就感。如:张洋同学每次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分组后总是拖小组的后腿,导致他所在的小组得分总是不理想。为了提高自己小组的竞争力,组长和其他组员,硬是陪着他一起做作业,监督他的作业,和他一起预习、复习。想不到,这样一个不愿做作业的学困生在他们小组中转化了,逐渐跟上学习小组同学的学习步伐。也许同伴的期待、同伴的鼓励,更让学生接受,更让学生悦纳。
注意评价,促进发展。及时评价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因此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小组内的自评;二是小组间的互评。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都要坚持发展性评价的观点。教师引导小组自评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二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之间的互评,应总结出个小组的优点和不足,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目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包办代替,要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倾听学生的发言,起到观察者、引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对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再接再厉、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评价时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鼓励学生互评、自评、师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积极作用。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或大张旗鼓的表扬,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从而激发再学习的乐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卸下教育教学的责任。教师只是积极地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充当观察者、引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适时适度地把握教学节奏,调整课堂进度,从而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地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断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技巧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标背景下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探索的教学模式。因为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所以笔者也毫不例外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之列。在此,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合理分组,有效分工。要形成学生之间的合作,并使这种合作积极有效,就要使同学之间建立起积极互动的关系,每个人都要明确并积极地承担在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中的责任。实施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策略是合作学习能否有效的前提,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个人爱好、个性特征和家庭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工。一般说来,合作学习的分组以互补性为原则。互补能增进对不同人的了解,从而增强合作的兴趣和共享性,使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增多。互补的分组就是要男女生搭配,学习基础好、中、差学生搭配,能力不同的学生搭配,不同特长的学生搭配,不同家庭环境的学习搭配。每组中一定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并且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相当,这样才能在各个小组展开公平的竞争。小组建立后,首先选出小组长,然后共同讨论确定本组的口号和目标,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张贴到后边的黑板上,最后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小组内没有组织者,学生的讨论过于随意,爱说的学生就多说,不爱说的学生就少说,甚至有的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言不发。在小组内,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个人责任。这样,不仅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精心设计,组织好合作学习中的讨论与交流。“讨论”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的内容,以“观察员”的身份出现,要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在积极参与的互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中获得新知,拓展思维,发展能力。“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内容,把握好讨论时机,组织好讨论过程,让学习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的情景,把问题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纠正、解答做错的问题或练习,这样才学得牢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留给学习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差生人云亦云,不知所措。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
把握时间,精心选取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多次出现,并且往往和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自学融为一体。教师一定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自主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学完教材后,以学习小组为单元交流自学情况,讨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看看同组的其他同学能否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将问题汇总向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形成组内互动、组组互动、相互讨论、争辩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此期间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点拨,通过该环节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遵纪守规的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很多学生分组实验,目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不但器材不够,而且一个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大,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还有些学生根本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选择。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小组长及时收集组员们实验的信息,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实现最大程度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
开展小组间的相互竞争,提升学生的能力。采取小组竞争手段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对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经过激励的学习行为与未经激励的学习行为其效果大不相同。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进步的的动力来自于小组间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学习,学生都积极的要求进步,当同等水平的学生形成竞争时,他们主动共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对每一个组员提出努力方向和期待的目标。小组竞争很能在小组内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齐心协力为小组荣誉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而且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面更广,竞争更激烈,获胜人数也更多,学困生也有了获奖的机会,能体会到成就感。如:张洋同学每次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分组后总是拖小组的后腿,导致他所在的小组得分总是不理想。为了提高自己小组的竞争力,组长和其他组员,硬是陪着他一起做作业,监督他的作业,和他一起预习、复习。想不到,这样一个不愿做作业的学困生在他们小组中转化了,逐渐跟上学习小组同学的学习步伐。也许同伴的期待、同伴的鼓励,更让学生接受,更让学生悦纳。
注意评价,促进发展。及时评价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因此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小组内的自评;二是小组间的互评。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都要坚持发展性评价的观点。教师引导小组自评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二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之间的互评,应总结出个小组的优点和不足,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目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包办代替,要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倾听学生的发言,起到观察者、引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对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再接再厉、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评价时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鼓励学生互评、自评、师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积极作用。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或大张旗鼓的表扬,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从而激发再学习的乐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卸下教育教学的责任。教师只是积极地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充当观察者、引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适时适度地把握教学节奏,调整课堂进度,从而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地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断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