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作者】 董 婉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历史教学要加强学生人文思想、逻辑分析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将导学案应用于历史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以导学案立足于基本学情,对历史教学的创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积极意义,导学案应用于历史教学使历史教学创新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进而促进历史教学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历史;教学模式;探究

  一、历史教学应用导学案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国家的发展与人才不可分割,人才的培养是对国家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历史课的设立可以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及人文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历史课通过以历史育人,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而将导学案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历史知识,促进学生三观意识的培养,保障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史为鉴,完善自身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历史历史综合素养。
  二、导学案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新时代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学生时必须将学生看作是独立的人、发展的人。因此历史教师在导学案教学中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学习特征。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看做一整个大体,而要依照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通过导学案教学缩小初中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具有时代意义
  传统“你说我听”式教学已经不符合时代意义,如果一堂课全程是由教师主导完成,学生只负责摘录笔记与接受信息,那么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硬化,从而逐步丧失思考能力。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真正缺少的是那些有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人才。而导学案教学是培养新型人才有效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养成,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保障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新时代下,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求引导了教育发展,使得综合素质教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初中历史学科具备极强的综合性,其综合能力、历史人文思想的培养都体现着历史学科具备极强的思维认知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导学案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保障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的养成,用历史人文情怀去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进而推动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历史导学案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导入复习,承上启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良好的导学案导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历史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因此在导学案导入教学时可以对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整体架构,将历史年代与历史事件之间形成串联关系。在历史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播放教学课件,复习之前所学习的历史内容导入将要学习的历史新课程,实现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巩固,复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即将学习的历史新课程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
  兴趣是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通过课堂各个环节培养,但万事开头难,如果老师导学案有趣,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当然,导学案可以采用一些符合教材内容的有趣导学案教学方法。对历史课而言,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生渴望知道当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对新闻更感兴趣,这也是历史课的特点,也是历史考试的要求。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点通过导学案在历史课堂中讲解时事要闻,介绍其中缘由并引导他们用历史知识去理解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课程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生活问题与历史课本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将问题带入生活情境中,将历史内容转化为生活化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内容。此外历史导学案中科学设置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以兴趣为引导,通过科学有趣的历史课堂教学,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学意识与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历史课程“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就《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一课程,设计制作了三个教学视频,每个教学视频都包含了几个重要历史知识点。视频一:播放隋朝经济繁荣音像资料。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的认识了解隋朝时代的经济背景以人文环境,进而加深对历史课本内容的理解;视频二:大运河的相关资料视频;以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了解大运河开通的条件、现状以及作用等。视频三:隋朝这段历史的纪录片截取。通过观看隋朝历史从而感受到这段朝代在历史长河中起的作用,从而领悟隋朝灭亡的原因。这几个教学视频会穿插在每一环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微课充分达到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进入了新知识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三)挖掘教材内容,实现教学导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课程的设立不仅是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更要以历史为鉴
  促进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历史学科进行导学案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需要深刻剖析历史教材,结合现在的教育观点,将其中的各种知识进行整合,巧借教材内容实现历史课程的有效导入
  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文精神的真谛。在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将导学案教学融入到历史学科教育之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历史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论
  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代下对教育改革的要求。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性的人才,因此初中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还要有正确的科学素养,只有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适应新时期新的挑战。素质教育是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核心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直接体现,使广大学生除了能够学习历史专业知识外,也能从中接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教师在渗透人文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真真切切让学生感受到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好教学载体和方法将核心素养教育落实到位,努力培养出人格健全,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复合型人才,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德民,李应平.指向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J].历史教学问题,2019(02):107-109+66.
  [2]刘道梁.中学历史教育可以培养怎样的人——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伦理蕴涵的阐析[J].中学历史教学,2019(03):12-15.
  [3]胡耀平.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