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 苏德玲
【机构】 广西灵山县丰塘镇高华雅山教学点
【正文】 【摘 要】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教育活动的指南,是教育行为的向导,也是动员人们为之努力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行为,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关键词】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教育活动的指南,是教育行为的向导,也是动员人们为之努力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行为,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新课程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相比,无论从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教学方法灵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策略,要能体现学法指导。教学设计要有创意,既要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生动活泼,使“要他(她)学”变为“他(她)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1、让音乐进入语文课堂
让音乐进入语文课堂,使学生有新感觉,喜欢上语文课。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课,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相关的音乐,在学习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语文活动,寓教于乐。
2、让游戏进入语文课程
快乐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活动,所以,利用儿童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让他们享受“快乐语文”如可设计学生喜欢的“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大象摘椰子”等游戏,让学生自由识字,在玩中学,学中玩。
3、让表演进入语文课堂
阅读课文虽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载体,但大部分是由作者心灵感受后精心描绘的生活画面,因此可通过表演活动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这种表演的基础是对文字的解读、研究。课文表演符合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天真活泼的儿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课本剧表演被他们喜爱是在情理之中的。课本剧表演示一种创造性的研究性阅读,它不仅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且已成为取材于语文课本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和丰富校园文化的一种新型戏剧活动,正如剧作家曹遇所说“学生参加演戏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学生接受并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表演的过程也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虽需花费不少精力,学生却乐此不疲。以我所教一年级为例,在表演《蚂蚁和蝈蝈》中,班上的双差生把蚂蚁演得惟妙惟肖,平时不爱说话的吴某也把课文中的蝈蝈表演得生动形象。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视学习语文为一种享受,无形中成绩也有了提高。因为通过课本剧表演,阅读课文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能动地转化为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同时又重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促使了学生在情感、认知和生理、心理上的全面发展。
4、让图画进入语文课堂
情境教学研究表明:教学中教师利用实物图画等创设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想象力。在阅读教学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简笔画,会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去想象。这样,用简笔画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领略文章中的景、情和意,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陈毅探母》这篇课文时,我在黑板上张贴陈毅的肖像,学生凝望相片,动情地诵读课文《陈毅探母》。在阅读中激发了学生对陈毅的热爱之情。
5、热爱学生,促使学生爱学
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渴望真情和爱。作为教师我们都要相信,学生都可以学好语文,即使一部分学生学不好,也不能责怪、嫌弃或撒手不管,这样只会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以情动人,以爱动心,”抓住学生的动情点,关心爱护学生的积极性。
6、营造氛围,诱使学生敢学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这一条件,无疑是让教师法创造一种师生间、生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敢于学习。开学伊始,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不敢向同学学习,向老师请教。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教师应该主动、热情地接触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对每一个有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使班级洋溢着浓烈的求知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养成,创造性思维火花才会迸发。
7、真诚对待学生,升华情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文情感因素,以情导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境界中,陶冶其情意,提升其情感。如教学《小露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难点。我让学生早上来学校时观察小露珠,欣赏小露珠的外表美。让学生熟读课文,从而理解小露珠的心灵美。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有许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小露珠的形象。如革命先烈不屈不挠地斗争,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为生活带来了方便;马路上的交警,让我们的交通更安全等等。最后,经过更熟练地阅读课文,从小关心集体,长大报效祖国的信念就这样在学生心中生根了。
二、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使课堂充满活力“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当前课改核心
由于遗传因素、学校教育、家庭生活及主体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同一班级中各个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使他们在同一个教师的教学下都得到各自最大的发展,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既要关注他们的共性,又要关注他们的个性。要关注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在学习进程中一点一滴的变化,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如教学时,我们考虑到不同的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尽可能让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回答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一些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回答一些较简单的、力所能及的问题。
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答对简单问题时,不要轻易给予表扬;当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解决了比较难的问题或在解题中有创新的时候,可给予适当的后续学习动力。对于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只要能答出简单问题,甚至只要肯回答问题,就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
[2]徐巧英《新课堂文化建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使命》2014年12月
【关键词】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教育活动的指南,是教育行为的向导,也是动员人们为之努力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行为,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新课程语文教育与传统语文教育相比,无论从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教学方法灵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策略,要能体现学法指导。教学设计要有创意,既要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生动活泼,使“要他(她)学”变为“他(她)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1、让音乐进入语文课堂
让音乐进入语文课堂,使学生有新感觉,喜欢上语文课。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课,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相关的音乐,在学习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语文活动,寓教于乐。
2、让游戏进入语文课程
快乐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活动,所以,利用儿童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让他们享受“快乐语文”如可设计学生喜欢的“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大象摘椰子”等游戏,让学生自由识字,在玩中学,学中玩。
3、让表演进入语文课堂
阅读课文虽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载体,但大部分是由作者心灵感受后精心描绘的生活画面,因此可通过表演活动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这种表演的基础是对文字的解读、研究。课文表演符合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天真活泼的儿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课本剧表演被他们喜爱是在情理之中的。课本剧表演示一种创造性的研究性阅读,它不仅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且已成为取材于语文课本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和丰富校园文化的一种新型戏剧活动,正如剧作家曹遇所说“学生参加演戏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学生接受并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表演的过程也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虽需花费不少精力,学生却乐此不疲。以我所教一年级为例,在表演《蚂蚁和蝈蝈》中,班上的双差生把蚂蚁演得惟妙惟肖,平时不爱说话的吴某也把课文中的蝈蝈表演得生动形象。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视学习语文为一种享受,无形中成绩也有了提高。因为通过课本剧表演,阅读课文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能动地转化为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同时又重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促使了学生在情感、认知和生理、心理上的全面发展。
4、让图画进入语文课堂
情境教学研究表明:教学中教师利用实物图画等创设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想象力。在阅读教学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简笔画,会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去想象。这样,用简笔画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领略文章中的景、情和意,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陈毅探母》这篇课文时,我在黑板上张贴陈毅的肖像,学生凝望相片,动情地诵读课文《陈毅探母》。在阅读中激发了学生对陈毅的热爱之情。
5、热爱学生,促使学生爱学
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渴望真情和爱。作为教师我们都要相信,学生都可以学好语文,即使一部分学生学不好,也不能责怪、嫌弃或撒手不管,这样只会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以情动人,以爱动心,”抓住学生的动情点,关心爱护学生的积极性。
6、营造氛围,诱使学生敢学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这一条件,无疑是让教师法创造一种师生间、生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敢于学习。开学伊始,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不敢向同学学习,向老师请教。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教师应该主动、热情地接触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对每一个有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使班级洋溢着浓烈的求知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养成,创造性思维火花才会迸发。
7、真诚对待学生,升华情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文情感因素,以情导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境界中,陶冶其情意,提升其情感。如教学《小露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难点。我让学生早上来学校时观察小露珠,欣赏小露珠的外表美。让学生熟读课文,从而理解小露珠的心灵美。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有许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小露珠的形象。如革命先烈不屈不挠地斗争,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为生活带来了方便;马路上的交警,让我们的交通更安全等等。最后,经过更熟练地阅读课文,从小关心集体,长大报效祖国的信念就这样在学生心中生根了。
二、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使课堂充满活力“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当前课改核心
由于遗传因素、学校教育、家庭生活及主体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同一班级中各个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使他们在同一个教师的教学下都得到各自最大的发展,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既要关注他们的共性,又要关注他们的个性。要关注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在学习进程中一点一滴的变化,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如教学时,我们考虑到不同的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尽可能让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回答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一些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回答一些较简单的、力所能及的问题。
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答对简单问题时,不要轻易给予表扬;当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解决了比较难的问题或在解题中有创新的时候,可给予适当的后续学习动力。对于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只要能答出简单问题,甚至只要肯回答问题,就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
[2]徐巧英《新课堂文化建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使命》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