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十年初心在此身,百年树人育栋梁
【作者】 路回乡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
【正文】 不怕大家笑话我吹牛,从进七六班的第一天给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我的落款就是“品牌七六”。
这样定位六班,是给我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用一个独特的名称,将85个孩子凝聚在一起,形成我们独特的六班文化,让85个孩子都有情感归属,对未来有美好的期盼和想象。同时,也给六班的孩子们树立一个目标,让他们产生“品牌效应”和“品牌责任”——为维护品牌六班而努力奋斗。因此,我们师生的心就近了一步,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了。
我们六班的孩子们都偏小,大多都未满12周岁岁,还有未满11周岁的,却要“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在校住读。刚开学那会儿,不少孩子天天哭,各种吵闹要回家,各种哭啼打退堂鼓。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健康。作为住校班的班主任,一周七天有五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真的很难受,可我知道孩子需要的父母不在身边,我得担负起这个角色。我一方面觉得孩子们很勇敢,这么小就能独自一人踏上求学之路,一方面又觉得孩子们应尽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我想方设法的逗他们开心,让他们觉得在学校里也很快乐,时间过得很快,生活很充实;我分享文章给他们,让他们知道尽快适应是有方法的;我每晚都去查寝,卸去严师的装束,换成慈母安慰他们,关怀他们。记得刚开学那会儿,有一个枣阳的小姑娘李偌冰每天白天上课的时候都好好的,可一到就寝的时候就闹肚子疼、腿疼的。每天晚上都是不同的地方不舒服,要不是恶心,要不是手抖。一开始我吓得不行,内疚自己太粗心,白天怎么就没有发现孩子的不适,一边赶紧带她去最近的诊所,一边给她妈妈打电话。但她妈妈远在枣阳一时过不来,我就让孩子的妈妈跟孩子说几句话安慰一下。到了诊所,医生却跟我说没啥问题。我这才放下心来,费尽口舌安慰孩子说没事儿别怕。我和孩子静悄悄地回寝室,看着她上床躺下了我才离开。
可一连几天都如此,我就奇怪了。于是,立刻跟她妈妈取得联系,详细地叙述这几天孩子的情况,我心里也害怕孩子有什么隐疾什么的。她妈妈也很担心,就在周末带孩子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医院的证明也是没有任何问题。我这才知道是孩子的心“病”了,这病该我治。
第二个星期她又“犯病”了,我一不慌张二不揭穿,还是扮演慈母对她嘘寒问暖,却不再带她去看医生了。她说肚子疼走不了路,我就搀扶着她回寝室,给她倒水,而她却要求给她妈妈打电话,我就骗她说手机没有电了或忘记带了。把她哄到床上跟她聊天。她跟我说她小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就差点没抢过来。聊她小时候,说她跟她妈妈好多趣事。
我的天,孩子连这个都告诉我了,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过了几天,孩子好像明白过来了,白天都开始闹肚子疼,大哭大闹要给妈妈打电话。这时,我突然虎着脸,扮演起严父将她从开学到现在的表现数落起来。从她的不心疼父母、不体谅老师、不坚强开始,说到为了自己梦想,百里迢迢来到襄阳求学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但却意志不坚定,不坚持走下去,虎头蛇尾……孩子被我唬得哭得更大声了,然后就歇斯底里,然后就开始抽噎,然后就平静下来。
后来,我庆幸自己没有被她的哭声吓住,为自己技高一筹把她给唬住了偷着乐了好久。现在我还有时偶尔拿当时的情景“笑话”她,她也从当初的害羞到跟我一起笑看当初了。
对于班上85个孩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都以一个母亲之心悉心指导、照料,渐渐地,孩子们对我的称呼都变了,变成了“路妈妈”、“路大姐”等等。称呼什么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我知道孩子们适应了这里的快节奏的生活,把七六当成了家,把其他孩子们当成了兄弟姐妹,把我当成了依靠。他们之间时常也会闹矛盾,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这个时候我往往都不强加干涉,都先让他们自己解决,往往他们自己冷静下来后,都能“一笑泯恩仇”。因为我经常以“七六是一个家”来教育他们,一家人摩擦是难免的,但却没有隔夜的仇。除了孩子们不适应,家长朋友们也是各种不习惯,害怕孩子们冻到了,吃不好睡不香。每天都要接到很多的家长朋友们的电话,我一边安抚孩子们,一边还得安抚家长朋友们。我将孩子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用手机记录下来,做成美篇发给家长朋友们,让他们放心、安心。同时,让家长们明白:务必要忍住,不然会阻碍孩子们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
“细节决定命运,习惯注定成败”。一开学,学校就组织了入学教育,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孩子们都很认真,还参加了学校接长龙比赛,获得了名次。年级组也组织了四个好习惯的养成,孩子们也能坚持做好。在跟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太小了,不怎么会照顾自己。小学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把什么都料理好了,到了初中却什么都要孩子们自己去准备、去收拾,连喝水添衣都要人提醒。因此,我乘热打铁,制定了我们六班的一周五个纪念日:“周一:喝水日——多喝水 不生病 家长安心体康;周二:整理日——勤归类 放有序 寻物不用花时间;周三:反馈日——多询问 少犯错 日清日理是关键;周四:小科日——多背诵 要理解 小科不偏放心间;周五:总结日——多归纳 善总结 提纲挈领考场见”。每天多喊喊,多练练,形成学习好习惯!从生活上,学习上让他们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的细节注意不到,很多的事情不会做:不会铺床、不会叠被子、不会搭帐子,不会洗衣服……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些都需要我这个班妈一点点儿的教,一点点儿的引导。每天早晨风雨无阻地陪伴孩子们晨读,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孩子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一日三餐是否按时吃,各种生活用品是否带齐。学生生病时,带他去看病。也最怕孩子们生病,春季时给教室和孩子的寝室消毒、熏醋;夏季时提醒孩子们多喝白开水,为此我还把周一定为“喝水纪念日”,不准他们喝饮料;冬季时提醒孩子换厚被子;午休提醒孩子带枕头和毛毯。事事想在前面,跟时间赛跑,跟未知战斗。
当班主任是一个良心活儿,尤其是当住校班的班主任;当好班主任是一门艺术活儿,尤其是住校班班主任。创建品牌七六,我一直都在路上。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与可爱。我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生们可喜的成绩;我燃烧了自己火样的青春,收获的是学生们丰厚的感情。回想着这一年的点点滴滴,我真的无怨无悔;面对着这一年充实的生活,我真的无怨无悔! 我愿意将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这神圣的事业,愿意刻下皱纹、染白双鬓去成就学生们学业的辉煌和人生的绚烂!
十年初心在此身,百年树人育栋梁。
这样定位六班,是给我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用一个独特的名称,将85个孩子凝聚在一起,形成我们独特的六班文化,让85个孩子都有情感归属,对未来有美好的期盼和想象。同时,也给六班的孩子们树立一个目标,让他们产生“品牌效应”和“品牌责任”——为维护品牌六班而努力奋斗。因此,我们师生的心就近了一步,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了。
我们六班的孩子们都偏小,大多都未满12周岁岁,还有未满11周岁的,却要“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在校住读。刚开学那会儿,不少孩子天天哭,各种吵闹要回家,各种哭啼打退堂鼓。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健康。作为住校班的班主任,一周七天有五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真的很难受,可我知道孩子需要的父母不在身边,我得担负起这个角色。我一方面觉得孩子们很勇敢,这么小就能独自一人踏上求学之路,一方面又觉得孩子们应尽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我想方设法的逗他们开心,让他们觉得在学校里也很快乐,时间过得很快,生活很充实;我分享文章给他们,让他们知道尽快适应是有方法的;我每晚都去查寝,卸去严师的装束,换成慈母安慰他们,关怀他们。记得刚开学那会儿,有一个枣阳的小姑娘李偌冰每天白天上课的时候都好好的,可一到就寝的时候就闹肚子疼、腿疼的。每天晚上都是不同的地方不舒服,要不是恶心,要不是手抖。一开始我吓得不行,内疚自己太粗心,白天怎么就没有发现孩子的不适,一边赶紧带她去最近的诊所,一边给她妈妈打电话。但她妈妈远在枣阳一时过不来,我就让孩子的妈妈跟孩子说几句话安慰一下。到了诊所,医生却跟我说没啥问题。我这才放下心来,费尽口舌安慰孩子说没事儿别怕。我和孩子静悄悄地回寝室,看着她上床躺下了我才离开。
可一连几天都如此,我就奇怪了。于是,立刻跟她妈妈取得联系,详细地叙述这几天孩子的情况,我心里也害怕孩子有什么隐疾什么的。她妈妈也很担心,就在周末带孩子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医院的证明也是没有任何问题。我这才知道是孩子的心“病”了,这病该我治。
第二个星期她又“犯病”了,我一不慌张二不揭穿,还是扮演慈母对她嘘寒问暖,却不再带她去看医生了。她说肚子疼走不了路,我就搀扶着她回寝室,给她倒水,而她却要求给她妈妈打电话,我就骗她说手机没有电了或忘记带了。把她哄到床上跟她聊天。她跟我说她小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就差点没抢过来。聊她小时候,说她跟她妈妈好多趣事。
我的天,孩子连这个都告诉我了,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过了几天,孩子好像明白过来了,白天都开始闹肚子疼,大哭大闹要给妈妈打电话。这时,我突然虎着脸,扮演起严父将她从开学到现在的表现数落起来。从她的不心疼父母、不体谅老师、不坚强开始,说到为了自己梦想,百里迢迢来到襄阳求学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但却意志不坚定,不坚持走下去,虎头蛇尾……孩子被我唬得哭得更大声了,然后就歇斯底里,然后就开始抽噎,然后就平静下来。
后来,我庆幸自己没有被她的哭声吓住,为自己技高一筹把她给唬住了偷着乐了好久。现在我还有时偶尔拿当时的情景“笑话”她,她也从当初的害羞到跟我一起笑看当初了。
对于班上85个孩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都以一个母亲之心悉心指导、照料,渐渐地,孩子们对我的称呼都变了,变成了“路妈妈”、“路大姐”等等。称呼什么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我知道孩子们适应了这里的快节奏的生活,把七六当成了家,把其他孩子们当成了兄弟姐妹,把我当成了依靠。他们之间时常也会闹矛盾,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这个时候我往往都不强加干涉,都先让他们自己解决,往往他们自己冷静下来后,都能“一笑泯恩仇”。因为我经常以“七六是一个家”来教育他们,一家人摩擦是难免的,但却没有隔夜的仇。除了孩子们不适应,家长朋友们也是各种不习惯,害怕孩子们冻到了,吃不好睡不香。每天都要接到很多的家长朋友们的电话,我一边安抚孩子们,一边还得安抚家长朋友们。我将孩子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用手机记录下来,做成美篇发给家长朋友们,让他们放心、安心。同时,让家长们明白:务必要忍住,不然会阻碍孩子们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
“细节决定命运,习惯注定成败”。一开学,学校就组织了入学教育,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孩子们都很认真,还参加了学校接长龙比赛,获得了名次。年级组也组织了四个好习惯的养成,孩子们也能坚持做好。在跟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太小了,不怎么会照顾自己。小学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把什么都料理好了,到了初中却什么都要孩子们自己去准备、去收拾,连喝水添衣都要人提醒。因此,我乘热打铁,制定了我们六班的一周五个纪念日:“周一:喝水日——多喝水 不生病 家长安心体康;周二:整理日——勤归类 放有序 寻物不用花时间;周三:反馈日——多询问 少犯错 日清日理是关键;周四:小科日——多背诵 要理解 小科不偏放心间;周五:总结日——多归纳 善总结 提纲挈领考场见”。每天多喊喊,多练练,形成学习好习惯!从生活上,学习上让他们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的细节注意不到,很多的事情不会做:不会铺床、不会叠被子、不会搭帐子,不会洗衣服……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些都需要我这个班妈一点点儿的教,一点点儿的引导。每天早晨风雨无阻地陪伴孩子们晨读,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孩子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一日三餐是否按时吃,各种生活用品是否带齐。学生生病时,带他去看病。也最怕孩子们生病,春季时给教室和孩子的寝室消毒、熏醋;夏季时提醒孩子们多喝白开水,为此我还把周一定为“喝水纪念日”,不准他们喝饮料;冬季时提醒孩子换厚被子;午休提醒孩子带枕头和毛毯。事事想在前面,跟时间赛跑,跟未知战斗。
当班主任是一个良心活儿,尤其是当住校班的班主任;当好班主任是一门艺术活儿,尤其是住校班班主任。创建品牌七六,我一直都在路上。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与可爱。我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生们可喜的成绩;我燃烧了自己火样的青春,收获的是学生们丰厚的感情。回想着这一年的点点滴滴,我真的无怨无悔;面对着这一年充实的生活,我真的无怨无悔! 我愿意将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这神圣的事业,愿意刻下皱纹、染白双鬓去成就学生们学业的辉煌和人生的绚烂!
十年初心在此身,百年树人育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