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当前初中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探析
【作者】 王建交 孙华英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正文】 【摘 要】 初中学校的教学管理既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学校其余所有的工作都是为教学管理工作服务的,因此,如何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同时利用适当的管理手段来进行教学管理是初中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人本化管理体制、完善备课制度和落实评课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教育;学校管理;管理方法;人本化;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教学常规管理,其主要针对教师在备课、授课、评价方式、科研等各个方面提出要求和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这既能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有质量、有秩序地进行,也能促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壮大。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或在此基础上的提升并不能由学校或教师单独的一方来决定,二者应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整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实行人本化的管理体制,同时结合教师在备课和听课方面的培训来增强教师的授课质量,保证学校教学管理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实行人本化的管理体制
人本化的管理是指以人本资源为中心進行管理,也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本校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来进行具体的教学管理,使得管理规定的设置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具体而言,学校应该足够尊重对教师和学生,调节好教师整个队伍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教师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来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够将制度约束并为自我管理。 学校要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落实背景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体制的设立,充分了解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教育理念采取个性化的手段和模式,提倡教育教学的创新。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学校管理人员应从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入手,结合上级文件中对于教学管理方面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定的制定,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的本土化和人性化。
二、完善备课制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备课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前提,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是教师和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提升和收获。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通过前期调研充分了解本校教师的备课情况,能针对教师的备课情况发现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本校的备课制度。关于备课的制度,应该明确针对教师的热情和主动性进行激发,吸引教师系统地进行备课。本校同一年级或同一科目的教师之间备课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可以在备课制度中有所体现,同时也需要将同一年级或同一科目的教师安排在同一间办公室或相近的办公室,方便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比如,教师在备课完成后可以在办公室内进行“排练”,让其他教师针对自己的备课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教案的修改,保证教师教案的实效性,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立电子教案,教师在授课后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并上传至电子档案,注意标注好具体的年级及学生的特点,方便其他教师进行翻阅,也方便学校进行教师教学能力的查验,在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考查。
三、落实评课制度,丰富评课方式
针对目前初中教学中经常应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迎合时代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更新是必要的。为有效控制课堂授课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能够得到实时、有质量的反馈,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加强教师评课质量的监控,也就是明确本校的评课制度并进行落实。针对评课的原则和要求,应该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多维度的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领导评价等共同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例如,教师的评课应该由同事、学生、领导和教师自身来共同进行。在进行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是自己熟悉的同事的授课就忽略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来为教师提供真实的反馈,领导应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避免简单用语而挫伤教师授课积极性,教师自身也应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多方给自己的反馈来进行教学调整,增强评课的有效性,将评课制度完整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四、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教改具体方略
为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要有课改的顶层设计。对初中阶段而言,应当包括育人目标、教学评价等体系的出台,还包括考试模式多元化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面对教师,还要面对学生,包括对学生除基础知识外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念、体育美育、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考查。对新课改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培训是必要的。不仅是需要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进行培训,还需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使教育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合力。教育管理者要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亲自参观教学一线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教学改革中的困难,并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有了这些具备一定价值的调研,才能够争取包括人力、智力和财力三个方面的社会各界支持。在这一点上,补充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是必做的功课。只有从教师群体身上解决好人的问题,才有可能实现所有的教育目标。
总之,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和生存基础,学校应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的系统化管理,细化管理目标,注重教师授课过程的评价,同时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和交流,保证教师之间的资源能够得到共享,为教师的授课排除疑难,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严谨,并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获得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仲金华.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35+38.
[2]刘东升.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35+38.
【关键词】 初中教育;学校管理;管理方法;人本化;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教学常规管理,其主要针对教师在备课、授课、评价方式、科研等各个方面提出要求和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这既能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有质量、有秩序地进行,也能促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壮大。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或在此基础上的提升并不能由学校或教师单独的一方来决定,二者应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整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实行人本化的管理体制,同时结合教师在备课和听课方面的培训来增强教师的授课质量,保证学校教学管理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实行人本化的管理体制
人本化的管理是指以人本资源为中心進行管理,也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本校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来进行具体的教学管理,使得管理规定的设置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具体而言,学校应该足够尊重对教师和学生,调节好教师整个队伍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教师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来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够将制度约束并为自我管理。 学校要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落实背景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体制的设立,充分了解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教育理念采取个性化的手段和模式,提倡教育教学的创新。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学校管理人员应从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入手,结合上级文件中对于教学管理方面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定的制定,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的本土化和人性化。
二、完善备课制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备课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前提,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是教师和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提升和收获。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通过前期调研充分了解本校教师的备课情况,能针对教师的备课情况发现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本校的备课制度。关于备课的制度,应该明确针对教师的热情和主动性进行激发,吸引教师系统地进行备课。本校同一年级或同一科目的教师之间备课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可以在备课制度中有所体现,同时也需要将同一年级或同一科目的教师安排在同一间办公室或相近的办公室,方便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比如,教师在备课完成后可以在办公室内进行“排练”,让其他教师针对自己的备课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教案的修改,保证教师教案的实效性,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立电子教案,教师在授课后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并上传至电子档案,注意标注好具体的年级及学生的特点,方便其他教师进行翻阅,也方便学校进行教师教学能力的查验,在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考查。
三、落实评课制度,丰富评课方式
针对目前初中教学中经常应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迎合时代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更新是必要的。为有效控制课堂授课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能够得到实时、有质量的反馈,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加强教师评课质量的监控,也就是明确本校的评课制度并进行落实。针对评课的原则和要求,应该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多维度的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领导评价等共同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例如,教师的评课应该由同事、学生、领导和教师自身来共同进行。在进行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是自己熟悉的同事的授课就忽略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来为教师提供真实的反馈,领导应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避免简单用语而挫伤教师授课积极性,教师自身也应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多方给自己的反馈来进行教学调整,增强评课的有效性,将评课制度完整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四、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教改具体方略
为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要有课改的顶层设计。对初中阶段而言,应当包括育人目标、教学评价等体系的出台,还包括考试模式多元化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面对教师,还要面对学生,包括对学生除基础知识外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念、体育美育、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考查。对新课改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培训是必要的。不仅是需要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进行培训,还需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使教育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合力。教育管理者要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亲自参观教学一线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教学改革中的困难,并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有了这些具备一定价值的调研,才能够争取包括人力、智力和财力三个方面的社会各界支持。在这一点上,补充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是必做的功课。只有从教师群体身上解决好人的问题,才有可能实现所有的教育目标。
总之,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和生存基础,学校应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的系统化管理,细化管理目标,注重教师授课过程的评价,同时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和交流,保证教师之间的资源能够得到共享,为教师的授课排除疑难,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严谨,并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获得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仲金华.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35+38.
[2]刘东升.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