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化解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育矛盾的策略

【作者】 王 伟

【机构】 新疆伊犁伊宁县英塔木镇中学



【正文】  【摘 要】 某些矛盾正在影响和抵消音乐教育改革的成果,越来越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羁绊。为此,本文试图简要分析影响音乐教育的几种矛盾:1.“流行”与“经典”的矛盾,2.“教师素质”与“创新要求”的矛盾,3.“奖惩评价”与“发展评价”的矛盾,4.“教材要求”与“学生能力”的矛盾。并对其做一管中窥豹的剖析。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音乐教育;矛盾;化解策略

  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各种矛盾交织影响着音乐教育。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因素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那么贯彻落实“新课标”,无疑是句空话。事实上,某些矛盾正在影响和抵消音乐教育改革的成果,越来越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羁绊。为此,本文试图简要分析影响音乐教育的几种矛盾,对其做一管中窥豹的剖析,期望能抛砖引玉,共同化解这些矛盾。
  一、“流行”与“经典”的矛盾
  中学阶段,学生情感处于动荡而不稳定的状态。他们的音乐偏好是那些能满足自己表达情感,表现自己成人意识的作品。情感而非本质的决定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和排斥传统。由于流行音乐迎合了他们追逐时尚和流行的心理,使得“流行音乐”在校园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我们的教科书却一味弱化甚至回避中学生较为热衷的“流行”音乐。教材中过于雷同化的主题,教材编写中艺术审美的标准和尺度过于狭窄,致使音乐教育“空心”化严重。在音乐课上“口难开,曲难唱”已日益成为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用大量经典不切实际地拔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力、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希图一劳永逸地解决他们也许用医生才能解开的音乐语言中所饱含的哲理。这无疑从根本上破坏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感,使他们更加背离音乐教育的初衷。
  二、“教师素质”与“创新要求”的矛盾
  过去,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音乐课成了基础教育的“点缀”,音乐教育被“矮化”和“弱化”。给中小学的音乐教学造成了消极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它造成了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裹足不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被重新定位,它不再是基础教育的附属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业务水平的要求更高,在此种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已成为决定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使音乐教学仍难以摆脱其惯性作用。社会衡量音乐教师的水平,也仅仅体现在教师的基本功上(美妙的歌声、曼妙的舞姿、自如流畅的即兴伴奏)。其实音乐教师的水平更应该体现在教学艺术上,即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比如我们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不同风格的乐曲决定了不同的拍号,如果以此为切入点的话,那将拘泥于教材,本节课也会上成纯乐理课,结果定会非常枯燥且乏味,效果可想而知了,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了解——不同拍号可以改变同一乐曲的情绪,虽然这只是因果改变,但产生的效果却大不同。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新能力是须臾不可缺的,然而我们很多教学活动仍未能摆脱旧的巢臼,音乐教师的课堂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三、“奖惩评价”与“发展评价”的矛盾
  课堂音乐教学评价具有考查和激励的作用,能对音乐教师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某种意义上,它对音乐教学活动有促进作用。然而现在很多学校的课堂音乐教学评价主要是以奖惩为目的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弊端丛生,实际上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平衡和学校的考评,常常只能引起少数人的共鸣和响应,有的老师“一课成名”,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但平时的音乐课教学水平都不高。“评优课”上成“作秀课”以成愈演愈烈之势,课堂教学片面追求音乐基本功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但“发展评价”是对一个教师长期而综合的评价,由于评价周期长,有不易操作的特点,这种评价形式易流于形,而如何减少“奖惩评价”的功利性目的,增强“发展评价”的导向作用,让评价的结果为教学来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目标,将“奖惩评价”改变为“发展评价”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四、“教材要求”与“学生能力”的矛盾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进行中美两国音乐教育比较时称:“中国教育家相信教育应从基本功训练开始,创造力会随之发展,但是当他们达到一定能力以后,他们可能没有欲望和想象力来运用他们的能力创新”,这段话生动的道出里中国音乐教育的尴尬。在经过多年的读谱、视唱练耳,乐理等训练后,学生已经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后的音乐教育也只能强制性的,而非诱发性的。
  在能体会音乐的美妙之前,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这种现象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为了学会一首歌曲,必须先唱那令人头疼的小科蚪,还得搞清楚这个音符唱几拍,那个音符有多长……;明明非常好听的乐曲,非让我们搞清有几个乐段,还必须按照老师的思路想象每段描写了什么……;最可怕的是器乐课,学生不得不在老师的威逼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枯燥的技术性练习,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乐器。
  由于教学中存在大量针对音乐技能的训练,过多强调曲式、调性,和声等专业学院才应有的要求,造成学生想象力日益贫乏,以至于学生要借助情景才能进行欣赏。不使之具象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则是肤浅的摸不着门道的,老师也只得疲于奔命似地虚拟情感和场景来描摩音乐。事实上,用语言来描绘非语义性的音乐是可笑的,但老师为化解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日益突出的1矛盾而口干舌燥时,充其量也仅是教学技巧的堆砌,而无实际意义。
  事实上,要解决以上矛盾,只能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改“人”——革旧除新,摒弃传统旧模式,创造新模式,才能使处于矛盾漩涡中的“教师”,真正践行“新课改”。
  首先,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一支粉笔、一张CD、一台钢琴”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密切跟踪新科技对音乐艺术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把自己打造成“学者型”教师,乃根本之道。音乐教师有仅是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比如我们不能容忍“白声”唱歌,示范应该发声科学,基本功扎实;其次要能够自如的即兴伴奏等等),而且要教学艺术上吐故纳新。二者皆不能偏废,只有专业知识,无教学艺术,抑或只有教学艺术,而缺乏专业手段都会使课堂教学顾此失彼,因为两者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
  其次,音乐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音乐教学内容向真实生活转化,更多地联系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设计教学,增加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等内容,学会探索并处理现实音乐生活中的诸多实际问题。让音乐教学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让生活溶入音乐教学,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带领学生走出封闭教室,把大自然与社会作为音乐课堂,不拒绝社会,不脱离时代,在教学教程中设计出开放的、内容丰富的、贴近生活的音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音乐、在实践中感受音乐、在创造中理解音乐,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音乐教育生活化,必然使音乐教学充满活力。让音乐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使孩子们真真切切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不必顾及“五音不全”打开音响,就应当是享受音乐的开始。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而不应以牺牲学生的兴趣、创造探索精神乃至人的个性、人格的尊严为代价去实现某个确定目标。
  以上所述,仅是笔者个人观点,难免以偏概全之嫌,目的只为传递一些信息与广大同仁共商榷,以期共同发展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重视,偏见是能纠正的,矛盾是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