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注重阅读教学,强化写作指导

【作者】 骆常鸿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教学要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方见成效。
  【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教材;写作;能力

  如果把知识比做浩瀚的大海,语文就是这大海中的一叶轻舟,阅读与写作则是双桨。冰心说:“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文章”。我们只有读进去,才能写出来。可见,在阅读中体味写作技巧,在写作中融汇阅读知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阅读是对语言的理解,是内化语言的过程,写作是语言的表达,是运用语言的过程,二者休戚相关,需要并驾齐驱,注重阅读、强化写作,是语文教学的精髓。
  一、构建和谐课堂,培养阅读兴趣
  我们知道,爱就是教育。“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新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公正、自由、和谐、真诚的朋友关系,否则,你的教学仍然是陈旧的、原始的,教学效率低,学生也不喜欢。
  改革需要洗心革面,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教育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师要与学生敞开心扉,学会倾听接纳,学会坦诚相待,多一份理解、尊重,也多一分信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使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做法是: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著的节选,这些节选就是一把把开启名著阅读的钥匙。教师可以尝试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名著的阅读教学,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学习《狼》,去阅读《聊斋志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阅读《水浒传》;学习《热爱生命》,去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习《阿长与山海经》,去阅读《朝花夕拾》;学习《纸船》,去阅读冰心的诗集;学习《皇帝的新装》,去阅读安徒生童话集等等。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多了,词语自然会“顺流直下”,名言佳句也能信手拈来。因为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让学生自我锤炼语言,为写作添砖加瓦。告诉学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二、培养阅读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应根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要求,要有所区别,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有所侧重,小说与散文的阅读方法也不同。灵活教活学生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睿智,有条不紊地安排,灵活机动地驾驭,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见成效。
  课内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的重点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使课内范文为学生的写作服务。为此,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非常重要,只有教师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才能行之有效地实现阅读与写作两不误的双重目标。正常情况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加强对学生阅读的点拨;加强对课内、课外阅读积累的指导。学生则学会带着问题思考,与教师共同探究疑难,得出结论,掌握所学课文的一些成功的写作技巧,有效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好片段,将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为自己的写作储势。自主学习课文,养成阅读习惯:自读——质疑问题——教师点拨——重点阅读——解释疑难。教师的指导要轻车熟路,运用自如;学生的接受要勤学好问,积极探究。
  凡事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阅读能力的训练更是这样。对于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对于重点文章、精彩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读;对于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读;对于那些与自已实际语文水平相差甚远、过难或过易的文章以及没有什么意义,不能从中获取知识的文章可以略读,跳读,甚至干脆不读。这样,阅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读写结合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动笔。逐步养成这样的习惯:
  (1)制卡片。将文章中精彩语段、重点词句积累下来;
  (2)列提纲。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文章主次;
  (3)作批注。用不同符号对内容、字句、艺术特色、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进行必要的圈、点、沟、画;
  (4)写心得。对作者的观点给予适当的评价。
  对学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教材的乐趣,感悟语文学科的快乐,才能收“鱼”获“渔”。
  三、利用范文技巧,指导写作训练
  “课文”是“美文”,学生写作的典范;“课文”是“源泉”,学生写作的舞台;“课文”是“宝典”,学生写作的秘笈。课文中隐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是学生写作的标本。课文中的情境、课文中的“空白”、课文中的插图等等,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恰如其分地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均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的生命力极强,我们完全可以有效利用。相同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主旨。比如《隆重对》一文,从诸葛亮角度说,可以定位为责任,承诺;从刘备角度讲,应该说是礼贤下士,执着;从徐庶角度谈,可以说成伯乐善于发现千里马。关键在于善于引导,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教材里那么多范文的写作方法、技巧,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取法,敢于“拿来”,为我所用。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将教材中的那些写法、素材进行借鉴、进行模仿,开掘教材的源头活水,让语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统一,实现统筹兼顾,一举两得。例如:借助莫怀戚的《散步》,让学生学会“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立意;学习朱自清的《春》,赏析文章精妙的语言;学习《范进中举》中的细节描写,学会揭示人物性格的描写;学习《故乡》的景物描写,认识景物描写的作用。总而言之,作文教学应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从教材中挖掘写作训练资源,从教材中挖掘作文指导方法,从教材中挖掘作文写作内容,从教材中挖掘语言训练范例。语文教学的魅力就会显而易见。如学了《心声》后,让学生续写下课后,京京给爷爷写信,尽情地想象京京当时的心情和信的内容;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后,以“碰上百万富翁于勒”为题让学生想象家人的言行表现;学了《变色龙》,想像奥楚蔑洛夫走后又发生什么事……任由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想象,学生写起来肯定不错。从课文中寻找闪光点,进行想象、联想训练,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作文能力就会有效提高。
  教材就是写作范文。以现有文本为基础,在作文的拟题、立意、技法、语言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例,我们只有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合二为一,实现重读、重写,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感悟人生真谛,书写健康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把语文教材资源用于作文教学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关键。语文课本里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宝库,是传授章法的佳作,是揣摩写作的标本,是生活的桥梁,是激发思维的力量源泉,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万卷书,也是万花筒。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事物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雨果说:“比大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健康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健康的人格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在重视文本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美育的塑造,注重学生健康心灵的培养,让学生做人与写作双丰收。例如:学习《中国石拱桥》,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学习《风筝》、《我的母亲》培养亲人情怀;学习《<论语>十则》,培养为人处事方法;学习《爱莲说》,培养清正廉洁风格;学习《岳阳楼记》,培养奉献精神;学习《为学》,培养立志勤学等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总之,读是为了写,写是读的升华。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课内,又要重视课外;既要重视学习,又更重视应用;既要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要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既要强调读写,又要重视听说。时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因材施教,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读美文、学作文”系列.《中学生阅读》,2007(6);
  [2]张圣君. 情感,让语文教学绽开美丽之花[J].文教资料,2010;
  [3]吴国林.从课文中学写作.《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5(12);
  [4]沈逢桥《中考作文十年述评》.《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第二期);
  [5]王相武《半壁江山上的三道风景》《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四期);
  [6]薛贵亮《抒写生活作文的真性情》《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