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策略
【作者】 彭 荣
【机构】 重庆市渝北区长安锦尚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数学语言是学生认识数量关系的基本工具,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帮学生打通数学学习经脉的基础和根本。文本基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就如何积极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进行探索。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语言;培养策略
小学是对学生数量关系教育的启蒙和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也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时期。数学语言是学生认识数量关系的基本工具,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帮助学生打通数学学习经脉的基础和根本。
一、小学数学语言概述及其重要性
(一)数学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数学数量关系的抽象符号系统,具体可以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语言有: 文字语言,如乘积、和、差、商等;符号语言,如×、÷等;图形语言,如三角形、 正方形等。对数学语言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获取语言信息加以理解,进而做出转换, 从而加以应用和表达。
(二)小学数学语言的培养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后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小学数学语言的掌握要求认知和理解, 并掌握基础的数学语言, 达到基本应用和交流的水平。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数量关系认知教育, 一方面,有坚实的地基才能保障后期的良好发展,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音能力;另一方面,小学的中后期数学教育是由基础数学认知到较为高级数量关系的过渡时期,没有基础的数学语言能力,将在数学奠基的关键阶段缺失数学学习的基本工具。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具体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将数学语言以生动化的形象教给学生,同时加大联系和交流强度,深化记忆,提高应用能力。
(一)借助实物,从兴趣层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从兴趣出发,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陌生的数学语言,运用生动的表达方式进行解析,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深刻的认识和记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数学语言,应当利用学生已经熟悉的数学语言引出新的数学语言,勾起学生的兴趣。
以三年级数学为例,在度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比喻的形式,如将厘米比作小橡皮,分米比作尺子,米比作老师的教鞭,三者的互换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多少个橡皮和尺子一样长,多少个尺子和教鞭一样长。
(二)借助阅读题目,从逻辑层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原本就是抽象而困难的,所以很多学生在做题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题目的意思和一些数学的概念觉得似是而非、无法理解。所以,数学语言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既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于课堂活动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这一门抽象学科时,在针对于数学题数学之后,才能更加精准的理解数学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数学概念、符号以及数学专用术语。
我们还是用小学乘法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举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数学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这部分的数学知识。例如,当数学题目为“请写出所有可以改成乘法算式的式子”,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讲题的时候,可以有技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引导小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明确题目的要求。题目中有提到“乘法算式”,这就是题目的关键词,教师要教会学生抓住数学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就是题目中所出现的数学语言。学生在明白和理解题目关键词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选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精准的题目分析,以更快的效率完成题目的解答。而且数学语言的学习与应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在题目练习的过程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自身做题效率和做题质量的提升。
(三)借助教材,从阅读层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所有的教学教材都会根据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需求来制定,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充分地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将教材利用起来,应该首先从自身上课的语言做出改变,尽可能的使用教材中的数学语言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描述,辅以适当的日常话语帮助学生的理解。口头语要与数学语言有机的结合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数学语言,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分数的计算”这部分知识的授课时,针对问题的提问与回答,在描述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时要尽可能的使用数学语言,使用数学的专用术语,不要在上课时一直使用口头语教学。这样会导致学生越发的不重视数学语言,甚至轻视数学语言,这会或多或少的阻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让学生去阅读数学教材中一些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的数学概念、定义和公式,多读多看才能印象深刻,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能在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是专门现阶段广大的小学生制定的,具有着很强的教学指导意义,教师要学会充分的利用手头上的教材,物尽其用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语言的认知和运用。
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更坚实牢固的数学学习基础,更能实现小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数学语言这一教学策略,可以持续且长期的坚持下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康添辉.浅析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8(3).
[2]杜昕静.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语言的运用[J].中小学数学,2018(4).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语言;培养策略
小学是对学生数量关系教育的启蒙和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也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时期。数学语言是学生认识数量关系的基本工具,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帮助学生打通数学学习经脉的基础和根本。
一、小学数学语言概述及其重要性
(一)数学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数学数量关系的抽象符号系统,具体可以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语言有: 文字语言,如乘积、和、差、商等;符号语言,如×、÷等;图形语言,如三角形、 正方形等。对数学语言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获取语言信息加以理解,进而做出转换, 从而加以应用和表达。
(二)小学数学语言的培养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后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小学数学语言的掌握要求认知和理解, 并掌握基础的数学语言, 达到基本应用和交流的水平。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数量关系认知教育, 一方面,有坚实的地基才能保障后期的良好发展,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音能力;另一方面,小学的中后期数学教育是由基础数学认知到较为高级数量关系的过渡时期,没有基础的数学语言能力,将在数学奠基的关键阶段缺失数学学习的基本工具。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具体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将数学语言以生动化的形象教给学生,同时加大联系和交流强度,深化记忆,提高应用能力。
(一)借助实物,从兴趣层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从兴趣出发,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陌生的数学语言,运用生动的表达方式进行解析,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深刻的认识和记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数学语言,应当利用学生已经熟悉的数学语言引出新的数学语言,勾起学生的兴趣。
以三年级数学为例,在度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比喻的形式,如将厘米比作小橡皮,分米比作尺子,米比作老师的教鞭,三者的互换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多少个橡皮和尺子一样长,多少个尺子和教鞭一样长。
(二)借助阅读题目,从逻辑层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原本就是抽象而困难的,所以很多学生在做题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题目的意思和一些数学的概念觉得似是而非、无法理解。所以,数学语言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既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于课堂活动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这一门抽象学科时,在针对于数学题数学之后,才能更加精准的理解数学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数学概念、符号以及数学专用术语。
我们还是用小学乘法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举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数学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这部分的数学知识。例如,当数学题目为“请写出所有可以改成乘法算式的式子”,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讲题的时候,可以有技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引导小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明确题目的要求。题目中有提到“乘法算式”,这就是题目的关键词,教师要教会学生抓住数学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就是题目中所出现的数学语言。学生在明白和理解题目关键词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选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精准的题目分析,以更快的效率完成题目的解答。而且数学语言的学习与应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在题目练习的过程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自身做题效率和做题质量的提升。
(三)借助教材,从阅读层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所有的教学教材都会根据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需求来制定,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充分地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将教材利用起来,应该首先从自身上课的语言做出改变,尽可能的使用教材中的数学语言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描述,辅以适当的日常话语帮助学生的理解。口头语要与数学语言有机的结合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数学语言,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分数的计算”这部分知识的授课时,针对问题的提问与回答,在描述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时要尽可能的使用数学语言,使用数学的专用术语,不要在上课时一直使用口头语教学。这样会导致学生越发的不重视数学语言,甚至轻视数学语言,这会或多或少的阻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让学生去阅读数学教材中一些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的数学概念、定义和公式,多读多看才能印象深刻,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能在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是专门现阶段广大的小学生制定的,具有着很强的教学指导意义,教师要学会充分的利用手头上的教材,物尽其用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语言的认知和运用。
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更坚实牢固的数学学习基础,更能实现小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数学语言这一教学策略,可以持续且长期的坚持下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康添辉.浅析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8(3).
[2]杜昕静.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语言的运用[J].中小学数学,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