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设置与材料投放

【作者】 肖 娟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第五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区域游戏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
  【关键词】 区域游戏;活动设置;材料投放

  陈鹤琴先生曾这样叙述过游戏的作用:“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们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们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们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是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的个别性学习,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通过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可见,区域游戏活动是学前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一种特有的快乐活动,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和学习都是极具价值的。那么,在区域游戏活动的设置和材料投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设置 
  在那些刚刚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幼儿园里,我们时常发现有些班级的教师在设置活动区时比较茫然:一个班级应该设置几个区域,这些区域有着什么样的教育功能,教师们常常是心中没数,人云亦云。比如在一次区域观摩活动中,我发现有一个小班一共设有六个活动区域,乍一看很热闹,仔细一看孩子都不会玩,参与的热情也不高。后来我问小班的老师:你是依据什么创设这些区域的呢?老师就说:“我从网上看到,然后模仿制作的。我看人家的孩子玩得挺好,为什么我们班的孩子就不会玩呢?所以,为避免设置区域的盲目性,我们应该首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区域游戏功能,正确设置活动区域 
  在《幼儿园游戏指导》一书中提出:一个班级要设置几个区域,通常依班级幼儿人数来提供活动区,如30人左右的班级应设5~6个区域为宜,可以考虑有固定常设的区域,如角色游戏区、积木区、图书区等,又可有依计划或季节等情况变换调整的区域,如美工区、音乐区、玩沙玩水区。 
  教师可在认真分析各类游戏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实际,设置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活动区。例如“娃娃家”等角色游戏有益于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培养角色扮演能力和以物代物的能力,学习和实践社会交往技能;美工区、益智操作区等的活动可以训练手的小肌肉动作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和培养审美情趣;科学区的活动有益于促进幼儿的探索、尝试和发现能力,激发其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和学习能力;积木游戏区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建构技能,增进空间知觉和数、形意识,促进表现力、创新力的发展,同时有益于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等等。确定了活动区域以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设计。 
  (二)区域游戏活动内容的设计可因地制宜 
  区域游戏活动应该是有主题、有情节,有实物材料,有具体的活动和实际的动作,游戏的内容形式可以丰富多彩、灵活多变,也可以结合园本课程或者乡土特色进行设计。比如我园曾设计的一个区域游戏――“六安瓜片”,整个游戏以六安瓜片的制作过程为线索,教师们自制了四组玩具,分别让幼儿体验采茶、炒茶、烘茶、品茶的活动。通过这个游戏的开展,让幼儿进一步认识了我们家乡的特产六安瓜片,体会了茶叶的文化和内涵,初步学习了用茶的礼仪,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区域游戏的设置还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首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活动区,不同年龄班的活动区设置应该各不相同。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活动区设两个“娃娃家”,可以使幼儿感到非常亲切。或者设置一个“宠物区”,幼儿可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玩,以后随着幼儿对幼儿园环境和生活的逐步适应,还能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轮流从家中带来放在区内,让大家玩,学会分享。前文中提及的那个小班的六个活动区,幼儿为什么不会玩呢?因为小班的区域游戏的开展不适合全面铺开,而要有计划地开放各个活动区,比如:第一周先开放1至2个活动区,让幼儿认识该区的玩具材料、尝试玩法,学习收放、整理材料、建立初步规则;第二周在熟悉、巩固前一周的基础上,再增加新的活动,提供新经验。这样循序渐进地全面开展区域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皮亚杰曾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所以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材料,就能引发什么样的活动,达到什么样的活动目标。 
  (一)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层次性
  材料投放的过程也是教师研究孩子的过程,首先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例如小班的孩子情绪波动大、爱模仿、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们投放的材料就应该单一一些;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益智区的操作材料可以提供的复杂一些,如拼图及结构复杂的积塑、数字卡等;大班还可以根据幼儿逻辑性思维较活跃的特点,提供一些棋类等智力活动强度大的区域材料。其次,教师要观察和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需要。在“三八”妇女节期间,中班游戏区里有个“给妈妈穿项链”的活动,在练习用绳穿木珠时,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软绳穿入木珠中,能力弱的幼儿可选择硬绳穿入木珠中。班上有一位幼儿由于先天原因,动作发展特别缓慢,我们就在旁边放了一些塑料吸管,他可以用塑料管来穿入木珠中,这样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操作机会。 
  随着游戏的进行,教师要有计划地逐步投放材料或者更换材料,变换玩法,不断激发幼儿发展的新需要,并据此推动和及时调整游戏的进程,材料的投放也随之由易到难,不断保持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总有新鲜感,总有一点点挑战。
  (二)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要注意安全性 
  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幼儿园里我们为幼儿制作操作材料的原料要无毒、无味,玩具(包括零配件,例如娃娃的眼睛、鼻子、扣子、汽车的轮子等等)的体积不能过小,而且要不易脱落,以免幼儿在玩耍中不小心因吞食而窒息,或者把玩具塞入耳朵、鼻子里。投放的材料也不能带有长线,否则容易缠着脖子、绊倒而造成意外伤害。那些尖锐的东西更应该避免投放在活动区。笔者曾在我区一所民办园的区域“小巧手”中发现,这个活动区提供的材料除了扣子居然还有缝被子的大针和长约50厘米的纳鞋底线,教师丝毫没有意识到所提供材料的危险性。 
  (三)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不仅仅是老师的制作,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 
  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近年来,随着“幼儿主动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幼儿从最初的纯粹玩具使用者开始变成玩具的制作者。虽然他们的作品不如成人制作的精美,略显得有些简陋和粗糙,但是孩子们的劳动不仅可以节约老师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的热情,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幼儿参与制作活动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得成长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进一步认识幼儿区域游戏的特点,理解区域游戏的实质,进而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区域材料。真正让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