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生活中体验音乐的快乐

【作者】 姜文娟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第十二中学



【正文】  音乐教育的任务是提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通过寥寥数笔简单的勾勒,更能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影像,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欣赏为主,融合绘画:一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易于理解作品;二是发展了多种技能,充分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联想与表现能力。例如,在欣赏四年级上册《丰收欢乐而归》时我们让学生初步听乐曲后选择一种颜色来表示这首曲子的情绪。大多学生会说热烈奔放,用红色;有的同学说乐曲很嘹亮,有一种辉煌的感觉,可以用金黄色。
  在学习《摇篮曲》一课时,我以音乐为基点,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生活中的孝敬教育,一举两得。我还利用节假日在班级召开家校联欢会,邀请学生的家长参加,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表演节目、做游戏等。这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激发了兴趣,开拓的视野。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只是扮演了支持者、导演者的角色,将活动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家庭节目的准备过程,也充分地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关心父母、爱亲敬长。
  因此,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学生的自主活动,给学生创设更多思考、感悟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蹲下来看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审视教材,和孩子们一起品味幸福和快乐,用神奇的力量点化课堂的美丽。
  音乐里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处处有节奏。如在进行节奏训练时,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亲自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滴答滴答;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
  母鸡下蛋后:2 / 4  X X  X X  X | X X  X X  X ||
  咯咯 咯咯 答  咯咯 咯咯 答
  木鱼敲打声:2 / 4   X  X  X  X | X  X  X  X ||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会一直很高,多次反复的练习,一些复杂的节奏就不知不觉的掌握了。
  [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56个民族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特点,各民族内很多小地方也有自己特有的,令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音乐形式,你们有什么办法尽可能多的了解这些音乐呢?
  生:(异口同声)上网。
  师: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有没有现在就能行得通的办法呢?
  生:从我们班上的同学了解起,把不同地区的同学进行统计,记录他们家乡的特有音乐形式
  师:对,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开始吧你!
  (由于同学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是够多,活动中止)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谁能再想个办法?
  生:到学校外采访过往的行人。
  师:好,那我们就到校园外去了解一下吧!
  (学生到校园外活动20分钟后回到教室。)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我了解到河南的梆子是一种当地人很喜欢的音乐形式,还有《编花篮》、《赶嫁妆》等,是河南平舆一带的歌曲。
  生:东北人都很喜欢二人转,《小看戏》就是他们最喜欢的二人转之一,我采访的阿姨他们那里还喜欢唱《摇篮曲》。
  生:平时要多细心观察,让自己的生活经验更丰富。
  生:懂得了参加集体活动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又能增长知识。
  ……
  师:老师今天感触也很深,因为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最后,老师想送给你们一句话:参加集体活动能增强团结,增进友谊,增长知识,锻炼意志,我们要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活动中,多层次、多结构、多纬度上去理解音乐的内涵。例如欣赏《动物音乐会》时,我不仅让学生使用听觉、想象和联想,还加上视觉、触觉的活动去感受 、去把握、去创作一些动物形象,然后让学生随着乐曲的欣赏自由表演,当大象音乐出现后有的同学将两手交叉垂 地上,笨重的一步一摇,当小鹿出现地上,笨重的一步一摇,当小鹿出现时他们又会又蹦又跳,猴子音乐响起后,他们有的学猴子抓耳挠腮,有一同学海疆一腿翘到空中倒垂,说这只猴子在树上“倒挂金钟”大家表演的千姿百态,十分开心,同学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整个课堂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这样既注重了能力的培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他们投入到学习、表演、欣赏、创造的多角色活动中,理解了音乐的内涵。
  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教材是音乐课程中最重要的资源,《音乐》教科书主要是教师提高儿童音乐素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音乐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因为“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教材中怎么写就怎么教”,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选择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纳入课程,这样才不违背教材编写的意图,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教师只有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知识点、音乐表现手段、相关社会文化等内容,以音乐为主线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才能符合《音乐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
  如:在教学第一册《过新年》中,我带领学生参观石岛地方特色音乐形式——石岛大鼓,让孩子们感受过新年的气氛,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听着鼓点节奏,学着奶奶们的扭秧歌,学生们乐在其中。
  再如,《春天来到了》单元的教学,我把这一课改为《校园里的春天》,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到校园里寻找春天,他们自由组合成花坛组、草坪组、教室组,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校园的春光。实践证明,孩子们只有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在生活中体验感悟,情感才会转化成心灵深处的震撼,才会在孩子们心灵中深深留下我爱我校,我为学校添光彩的烙印。
  总之,新形式下的音乐课堂,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我们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和让学生喜欢的学科,就必须面对的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使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为“明天”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